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农业意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意见(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5 18:09:02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2015年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要义,是符合石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全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意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意见(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农业意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意见(精选文档)



关于2015年特色效益

农业发展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要义,是符合石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全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挖掘和发挥绿特经济优势,找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在保护中推动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提高特色效益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是新阶段全县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015年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总要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四大定位”总目标,坚持“科学布局、夯实基础、突出特色、高端引领、生态友好”,按照“一圈三带”产业布局,以“3+7”特色产业体系为基础,以“三百”工程和“一区五园”为载体,以生态、高效、精品为主攻方向,以农业科技科研、农业龙头培育、农业品牌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突出生态效益,稳定规模上精品,推进农业由发展基地向经营精品转型升级。

2015年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目标是: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巩固提升,产业集聚区(带)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加快应用,产业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5亿元,农业增加值2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万吨以上。

一、坚持生态效益导向,加快建设稳健的农业产业体系

(一)做实特色效益农业基地。着眼于适度规模经营,围绕3+7”特色产业体系,进一步调优产业布局、品种结构,稳定辣椒、黄连(中药材)、烤烟种植规模,适度扩大莼菜、生态林果种植,提振兔业,壮大畜禽规模,积极推进高效产业和乡村旅游。实现打造粮油万亩高产示范片4个,稳定粮油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扎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城乡蔬菜基地6万亩。继续实施“星火”工程,发展魔芋1万亩。全力推进种植专业村、规模养殖园建设,巩固发展50个专业村、40个养殖园,新创建20个专业村、20个养殖园。加快发展生态果林,努力实现新增5000亩。加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提升规模化养殖率,加快建成1000万头(只)养殖基地。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坚持“形态与功能、形象与效益、集聚与辐射”的原则,完善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科学配置园区建设资源要素,形成产业文化博览、休闲观光体验、科技研发与展示的功能布局。引进大业主,实施大项目,实行科技率先、服务优先、基础配套、产业扶持等多渠道投入,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扩大园区开放,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集中,全力推进“一区五园”建设。“一区”即重庆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在黄水、冷水、石家、枫木等乡镇重点发展旅游业和莼菜、黄连产业。“五园”即城郊休闲农业园,在南宾、下路、三河等乡镇重点发展城郊体验农业、设施精品种养业;沿江生态农业园,在西沱、王场、沿溪、黎场等乡镇重点发展设施种养业、生态果业;中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在悦崃、龙沙、大歇、桥头等乡镇重点发展辣椒、大宗蔬菜和养殖业;高山观光农业园,在沙子、六塘等乡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高山蔬菜、特色药材、现代烟业和畜牧业;特种水产养殖园,在马武、黄鹤等乡镇重点发展特色水产业。进一步丰富园区内容,提升园区功能,实现产业升级、产品提质、群众增收,示范引领全县特色效益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三)建立适应生态保护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立足县乡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开发“一心两带”乡村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景观景点,发展旅游接待示范户、特色村、特色“农家乐”“渔家乐”“开心农(牧)场”“森林人家”特色采摘园、休闲观光园,深度推进农旅融合,拓展农业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推行种养结合,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生物兽药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废弃物再利用和无害化排放,支持建设农田残膜、灌溉器材回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加快构建“畜—沼—果”“畜—沼—粮”“畜—沼—菜”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生态产业、粮药间作、果药间作,促进产业间的复合,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循环。

二、突出产品加工营销,推动特色精品农业建设

(四)加速打造310亿级产业链。加强主导产业链建设,重点培育龙头,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度开发辣椒、黄连、畜产品等绿特农产品集群,形成多层次加工、全植株综合利用的加工体系,深度打造辣椒、黄连、兔业等3个综合产值10亿级产业链。辣椒10亿级产业链要大力发展调味品加工,启动辣椒碱、辣红素加工生产,拓展辣椒市场和销售渠道,推进辣椒制品上市交易;黄连10亿级产业链要积极筹建石柱黄连产业集团,提升现有加工技术、加工生产能力,加大产品推介,重点推动“五黄养阴颗粒”新药批量生产,“石柱黄连”新包装营销,加速集成“黄连花茶”“黄连中兽药”等以黄连根须茎叶综合利用的产业集群;兔业10亿级产业链要重点指导培育标准化示范家庭养殖场,力促开展肉兔加工、提升纺毛工艺,研发毛、肉、皮综合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形成新项目,提高兔产品附加值。

(五)推动特色农产品“小商品化”。加强产地初加工技术的引进、研发、储备、筛选和示范推广,支持专业超市、合作社、种植专业户、专职经销户和家庭农场建设冷链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简易包装等设施装备,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销售,推动各类农产品由大宗、散装、煮食产品向包装、便携、即食产品转型,改卖初级农产品为卖加工产品,提升入市品级。力争在2015年实现3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自己的包装或商标或产品、产地论证。

(六)加快建设农产品营销体系。启动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建设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推进黄连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探索建设特色农业“小商品”互联网市场,加强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推进产销顺利对接,抢占市场先机。着力培育“石柱”系列绿特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努力创建万亩有机莼菜基地,千亩有机辣椒基地,巩固和扩大推行“石柱”已有品牌农产品贴标销售。支持“石柱”系列品牌“二维码”信息标识建设,畅通产地与消费信息查询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商品交易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绿特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黄水农业园区物联网,完善县乡村三级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12582”农信通、“12316”农业服务热线、石柱农业信息网及农村电视电讯建设,畅通“农业信息高速公路”。

三、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质量与效益

(七)加速打造“金种子”工程。建立健全特色产业良繁供应体系,加速自育新品种和优良种子种苗繁殖推广,提升种子种苗县内保供能力及市场投放能力。巩固扩大辣椒“南繁”“北繁”种子基地;建立“渝马铃薯7号”“渝马铃薯5号”种源基地1000亩,年产种薯1000吨;建立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繁殖网棚50亩,实现年产微型薯500万粒。加快莼菜良繁中心建设,确保莼菜品种提纯复壮面积达2000亩以上。提升建设黄连区域性良繁场和优质莼菜种苗场。继续加大良种肉兔、长毛兔以及土鸡种场建设,促进企业产业链条延伸。建立健全种子种苗可追溯管理体制,加强种子种苗育繁推全程监管,保障种子源头质量和安全保障。

(八)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和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深化县校(院)合作,大力实施121”辣椒科技示范工程,完善“3+7”特色产业生产标准,加快研究并吸收转化辣椒、马铃薯、兔业、中蜂、黄连、莼菜等重点产业的生产关键技术,建立科学严格的产加销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普及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种养生产、加工秩序,抓好标准化操作规程所需农业投入品、设施装备销售、技术培训等配套服务,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示范片(园)、家庭农场、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形成先进的生产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引导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自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站,开展日常监测。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确保农业全产业链条质量安全。

(九)积极发展精细设施。推进种养设施建设,提高持续均衡生产能力。以王场镇、龙沙镇、三河镇、下路镇、冷水镇、沙子镇、河嘴乡等乡镇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智能温室、标准化钢架大棚、简易避雨栽培设施等高效栽培设施;推广蔬菜设施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田喷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试验示范;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建立健全辣椒、黄连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以标准化示范养殖场为重点,推广应用自动化养殖设施和粪污无害化处置机械。探索开展数字化、精准化种养业技术应用,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四、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机械。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大农机具推广力度,实现大中型农机进基地,微小型农机进农户,农业综合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在主推辣椒和黄连机械化烘干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黄连、马铃薯、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中的起垄机械、牧草收割、沼渣沼液抽排机械和粪便干湿分离机械等实用型农机具,全方位提高农机科技水平。创新和完善农机经营体制,扶持农机耕种专业队发展,培育农业机械化跨区作业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业大户的农机技能培训。

(十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发展,以“三百”工程、农业示范园区、成片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产业基地生产作业道路、基地水源、田间水系,支持建设休闲观光农业观光路道、亭台设施。建立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机制和饮水安全运行维护机制,加快推进东方红、万胜坝渠系、曹家湾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建设、水土保持和防汛抗旱等工程建设,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以上。加快发展农村交通,确保行政村通畅率达95%。深入实施农村电气化、农村电网和移动、电信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响、户户通、无线通讯全覆盖。

(十二)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立足保护农村历史传统村落、古民居、古院、古老建筑及土家民俗民风,加强特色村庄和农民新村建设规划,改造农村危旧房,开展环境连片整治,强化养殖业在各功能区域发展分布的引导与规划,加快乡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农村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建设,强化后续服务,培育具有浓郁土家文化的乡村旅游名村。深入推进部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启动建设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加快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农村景观景点,积极培育打造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带,逐步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科普教育、生态环保、产品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牧、宜游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畜牧业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养殖区域。深入开展养殖场布局、场舍建设、饲料生产、饲喂方式、粪污处理、机械设备、农牧结合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创新,为畜禽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畜牧业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提高畜牧业污染的防治水平。

五、依法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十三)加快建立有利于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制。大力发展种养殖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探索组建以土(林)地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生物资产等多要素入股的新型股份合作社,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建设,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承包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种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年规范建设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新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发展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巩固12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新创建12个标准化示范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以上。加快建设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系统,探索建立符合市场化方向的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管理新途径。鼓励和引导农民树立土(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意识,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县乡农技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工作机制。扶持建立农业机械、病虫草害防控等服务组织和各种涉农服务机构,积极推行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技术服务工作。推行农业项目第三方验收。

(十四)深化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扎实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摸清农村集体“三资”详情底数;深入推进水利水电各项改革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配套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要素综合性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集体资产评估风险防控机制。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构建集体财务公开、乡镇代理以及监测预警“三位一体”的网络监管平台。探索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农业企业产权、农业设施租赁权及知识产权等交易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公开、公平、规范流转。

(十五)创新农村金融和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加强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合作,增加乡镇网点,扩大农业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在完善小额信贷机制(包括放宽贷款利率限制)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辣椒小企业之家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深入开展“三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资产。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融入农业,增加产业融资。建立农业风险应变保障机制,推进农业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建立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应急预案,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疫情常态监测,建立灾民生活救助和生产扶持建立基金,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六、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工作实效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特色产业部门职能职责,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职履责,落实具体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农服中心和兽医站作用,认真做好产业发展工作规划、目标落实和政策宣讲,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各乡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定期研究,扎实推动,形成工作合力,集中精力抓好抓实特色效益农业重点工作,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的工作实效,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十七)强化指导服务。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技术人员人才知识更新力度,充分发挥农技人员技能才干,创新技术指导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绩效考评机制,加强特色效益农业项目、示范场(户、片)技术指导,广泛开展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举办工作推动会、流动现场会、亮点展示会,交流学习、通报工作进展、总结工作经验,推进工作落实。

(十八)完善扶持政策。争取上级最大份额转移支付我县特色效益农业专项扶持。安排县级专项资金4000万元按“先项目后资金”的办法重点扶持“三百”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整合部门资金集中或拼盘建设农业项目。市级专项资金执行项目竞争立项,先建后补;完善制定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高补助门槛,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注重资金使用效益,重点用于扶持种植专业村、养殖园和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种养示范户(场、片)硬件基础、设施装备、种源体系建设,确保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特色产业专业村、规模养殖园当年创建达标的对乡镇给予以奖代补创建经费,对巩固建设达标的特色产业专业村、规模养殖园以奖代补成果巩固经费不超过2年。当年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经验收合格每个补助0.5万元。支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开展农业品牌宣传,凡在高速路和省市级以上电视台宣传石柱特色产业的广告费用,给予业主不超过实际支出费用一半的补助。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接受社会化服务机构有偿服务所产生的费用,县财政补助有偿服务费的50%,具体办法另行文。建立健全业主享受扶持政策不良信息记录制度,有不良信息的业主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创新农业项目管理模式,加强项目策划、包装、申报,积极争取市级特色效益农业项目;加强项目实施过程全程监管,严格落实项目实施责任追究,推行项目实施第三方责任验收,全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十九)严格督查考核。县政府督查室、县现代农业办要不定期对特色效益农业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到乡镇、部门,对工作进度慢的单位和业主要限期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县考核办要把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纳入乡镇和产业部门实绩考核。县现代农业办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特色效益农业实绩考核办法,力求科学合理。

推荐访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意见 农业发展 【农业意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