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27 08:3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6篇

【篇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制度变迁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制度变迁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详尽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归纳与发掘了其中的历史背景、现实约束,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梳理和总结,将对未来农地非农化制度的创新产生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变迁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土地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随着土地法的施行,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全面实行,1952年底,土改工作基本完成。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被进行彻底废除是这次土改的显著特点,通过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很大地调动起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土地改革结束了土地封建地主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农民生产合作社

  土地改革后出现了新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为了应对这种现象,同时为了适应分散农户劳动的互助和生产资料交流的需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被提出来。这样,1951年底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和合作社被建立起来,1953年发布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设,农户在保留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小块自留地之外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遵循自愿互利的原则相互提供帮助,以社员投入土地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收益分配,社员拥有土地的处分权且可以自由退社,这是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它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随着农业合作化的推进,高级农业合作社建立起来,在高级社里,土地及其附属的水利设施为集体所有,生产队统一支配劳动力和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农民家庭的主体地位被生产队所取代。1956 年底,全国有96%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高级社。随着高级社的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土地私有制被废除,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

  (三)人民公社制度

  农村兴修农田水利设施需要劳力与财力,1957年冬到1958年春,这些劳力与财力被跨社、乡、县甚至省四界无偿调拨,这种现象被中央极大赞扬,同时毛泽东于1958年8月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部分农村视察时,“人民公社好”被其多次所强调,及后面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促使了人民公社制度被在全国普遍迅速推广开来。在短暂的几个月中,全国有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改成2.6万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是人民公社实行的原则,一乡一社为一般形态,但也有个别是一县一社。原来高级社的生产资料转为公社所有,由社员私养的牲畜也为公社所有,社员不再有私留地。土改时期,国家只是限制和干预农民土地产权的使用、收益和转让,合作社时期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被完全否定。对比合作社,人民公社是更大程度上的公有化,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管理农村中的所有生产资料,农户无退社权。这样农村就成为了一个在统一计划下为国家提供农产品的农业工厂。人民公社运动也是1959-1961 年间破坏性的农业危机的一个直接诱导因素。此后,为了应对这个危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作出改变,使得农地制度从初级社、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的公有化程度逐步提高的演变后,又回到生产大队、再到生产队,最终相当于初级社的合作化水平被在较长时期中停留住。

  (四)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1982年,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伴随着这个文件的出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地推广开来。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家庭责任承包制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确立。1998年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被写进宪法。1983年的农业一号文件从理论上对生产责任制进行了总结。到1985年时家庭责任承包制被进一步系统化。1984年的一号文件《关于 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对土地承包期限进行了确定,这个年限一般得在15年以上,紧接着1993年将规定在原有承包期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显著特征是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家庭自主经营的基础地位被重新确立起来。农民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集体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并驾齐驱的机制得以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排他性受到国家、集体经济组织等行为主体的限制而被逐渐削弱,家庭承包制中农民集体对土地的拥有权是法律意义上的,最终所有者是国家。土地收益是农村基层政府各种税费的重要来源,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其越发成为基层政府一项重要税费来源。各级政府有权将农村土地强制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从而取得相应收益,这会导致各级政府有动力对土地收益权分配进行干预,最终导致基层组织拥有的土地处置权越来越大。这也导致农业增速逐渐放慢的一个因素。

  (五)当前时期的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国情的变化不断而需要向前发展。我国20世纪 90 年代持续凸显的“三农”问题,农村土地制度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致了相应探索和实践的产生。只要坚持公有产权的这个根本原则不变,可以从公有产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上进行创新,这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根本方向。我国人多地少,缓解这种人地矛盾,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
我国各地的自然、经济及社会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决定着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非农化制度变迁

  (一)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土地征收的法律在我国还没有,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各项建设迅速开展起来,非农建设用地需求大增,因此我国于1953年通过了《政务院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土地征用行政法规,该法规对征地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规定。征地补偿以土地近3至5年内的总产值为标准,特殊情况应酌情处理。对农民的迁移补偿费、房屋与树木等附着物及种植的农作物,都应以公平合理的方式进行补偿。全国性的建设性用地由全国政务院批准,地方性的建设用地则根据用地数量多少分别由大行政区委员会、省(市、县)政府比准。1954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被宪法从国家根本法的层面得到肯定。这个起步阶段,以农民私有化土地为征地对象,我国各级政府分级限额审批征地,审批的权限比较宽松。比较充分的照顾农民的切身利益,强制性不强,以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征地补偿。

  (二)调整阶段

  “一五”时期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征地制度的审批和补偿比较宽松,但也造成了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等浪费土地的现象。同时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农村土地由农民私有变为集体所有,原有的法律法规不再适应新的变化,于是1958年国务院公布施行经修订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为了遏制土地的浪费,这一新办法对土地征收从法律上进行规范,因此相当一部分已征收的土地又转为农村集体土地。征地对象不仅包括农民的私有土地还包括农民合作社的集体土地。补偿以土地近2至4年的总产值为标准,意味着补偿标准的降低。土地补偿费的发放根据土地所有人分别发放给个人及农民合作社。这一时期国务院对征地实行了限制,通过上收、下放审批权以及禁止楼堂馆所建设等方式减少征地审批。

  (三)停滞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土地征用制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73年对审批权限作了规定,但还是以1964年的《国务院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审批权限适当下放的通知》的规定进行办理。

  (四)基本成型阶段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国家工作的中心由阶级斗争改为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出现全面复苏的苗头,相应地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地非农化与之前时期的情况又会有不同。1982年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列》,由原来的《办法》转为《条例》,增加了政策的广度与深度,更具有法律意义。提出节约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一次明确了征用土地的强制性。明确被征土地的权属,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用地单位只有使用权,所有权属于国家。以前征用土地时,没有对农业人口的安置费,首次提出了以安置补助费的形式进行安置,对安置的标准也进行了确立。征用土地补偿的内容包括有:土地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农业人口安置补助费,目前征地也是使用这个补偿的内容。补偿标准有所上升,当时为土地年产值的3至6倍,年产值以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量和国家规定的价值进行补偿计算。对征地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出了安置办法,比如留地安置、乡镇企业安置等。土地审批仍是各级政府分批的形式,但审批条件对比以前相对严格。这一时期企业征地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五)初步完善时期

  土地管理工作被我国政府所重视,1986年首次就土地管理发布了《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此通知要求各级政府严格履行征地申请和审批手续,乱批、滥用土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还规定为了加强土地的管理工作,需要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需设立土地管理机构,该通知对征地过程中的具体职责进行了确定,同时还指出为了控制非农用地数量,可以通过征收一定的土地税和土地使用费进行调控。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由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大量招商引资,征地补偿往往被地方政府压低,这导致了征地带来的矛盾逐渐加大。因此国家又对征地制度进行了相应改变。1998年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订,将过去分级限额审批制度更改为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实行以用途管制为核心内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审批制度,土地的计划管理被强调,增加了土地的预审程序,征地报批的程序更加细化,更为严格。为确保我国耕地的动态平衡,建设占用耕地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

  (六)进一步探索与改革阶段

  随着1999年国土资源部主导的征地制度的改革的继续进行,2001年国土资源部在广东佛山召开了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第一批9个城市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被启动,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开始了实质性的前进。这一时期,法律法规没有太大变化,但对现行征地制度作出改进。完善了土地补偿,进一步提高了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安置不仅要使被征地农民原有的生活水平得到保持,还要使其长远生计得到保障。对于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政策上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对于城市区域的征地,由于征地导致农民无地,政府要将这些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于非城市区域的征地,当地政府要为农民保留相应的耕地、提供就业岗位或者进行移民安置。补充了征地程序,尤其是报批前的程序,增加了告知、调查、确认、听证等程序,被征地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被强调出来。

  参考文献:

  1.陈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创新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5(3)

  2.张建,汪应宏,毛璐,胡贵.人口迁移、农地非农化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J].农村经济,2008(1)

  3.邓晰隆. 三权分离: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构想[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4)

  4.李冀,严汉平,刘世锦.中国农地转用制度的市场化进程:1949-2009[J].人文杂志,2012(1)

  5.王浩,刘荣利,白荣玉.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7)

  6.李瑾.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变迁与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07(7)

  7.李国敏,卢珂.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

  8.瞿商.新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与绩效[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4)

  9.董丽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王碧峰.我国农地非农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6)

------------最新【精品】范文

【篇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非农化

作者:顾海兵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北京,100872

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ISSN:1000-596X

年:2001

卷:000

期:001

页码:17-22

页数:6

中图分类:F123.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中国经济;市场化;非农化;测度;展望

摘要: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度可以用市场化水平描述,经济发展的进度可以用非农化水平描述.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目前仅为50%,10年后可达到65%,而目标值为80%;非农化水平目前为50%~55%,10年后可达到61%~62%,而目标值为90%以上.相对于市场化,中国经济的非农化更加滞后一些.

【篇三】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与非粮化风险及其规避
作者:黄 伟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08期

        [摘要]在加快农业经营体制转变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成为必然。但是,在当前农地流转中违背“三个不得”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以及虽然从事农业,但流转的土地却不是用来种粮的非粮化。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与非粮化,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风险。文章力图对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阐释其危害,进而从发展家庭农场、设置耕地保护金、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粮食直补和设置永久性农田基本保护区等方面进行规避风险。

        [关键词]农地流转;

非农化与非粮化;

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8-0039-05

        一、相关研究文献及本文的拓展

        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农地开始以代耕、转包和转让的方式流转。鉴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农地流转还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当时,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田不赚钱,于是出现了把田租给别人耕种还要倒贴的现象,也有些干脆不种,把田地撂荒。等到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开始摆脱了繁重的税费,又加上近些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使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也使农地流转呈现加快的趋势。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农地流转中出现了不同的流转模式,如成都“两放弃三保障”和重庆“农地入股”等。在农地流转开始加快的背景下,流转中的风险也开始显现。根据笔者对四川、安徽和河北等地流转农民的调查,把流转的土地用于非农产业,或者虽然用于农业,但用来搞农家乐、果树种植的时有发生。

        国内对农地流转中非农化与非粮化风险研究有代表性的包括:谭荣、曲福田(2006)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而现阶段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就是农地资源的非农化。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农地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地进行保护。将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由两难的境地转变为双赢的局面,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农地保护政策的执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从寻找合理农地非农化的数量出发,并将其与实际非农化过程结合起来,并从减少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加快完善国有土地市场体系,减少对土地价格的行政干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1]张合林(2008)认为农地非农化流转是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需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同时要求国家相关法规等制度的调整。[2]黎霆、赵阳、辛贤(2009)认为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基本上符合理性假设,在当前一系列新的政策条件下,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经济特征变得更加显著。另外,新形势下农地流转的“去粮化”现象值得关注。[3]杨瑞珍、陈印军、易小燕、方琳娜(2012)认为,种粮比较效益低、法律和政策规定对土地流转的用途不够明确、地方政府对种粮缺少应有的支持与鼓励、农地管理制度和监督缺乏、土地流转费用高以及对流转后耕地用途的片面理解等是“非粮化”种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4]陈伟、肖丽群、吴群(2012)从耕地非农流转进行管制区划分的角度,总结各管制区土地利用特点和管制方向,认为长三角地区可划分为4个级别管制区,不同管制区应实行差别的耕地非农流转管制措施,以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5]杨振、刘会敏、余斌(2013)从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过程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建立了价值损失估算方法,并以江汉平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认为土地非农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一个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减少和消亡的过程。土地非农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生态效益损失巨大,可能会导致总效益净减。这需要将生态价值纳入土地价值体系,计入征地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行土地价格体系的合理性,防止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减少生态价值损失。[6]

【篇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非粮化非农化趋势分析

朱 姗

【期刊名称】农村经营管理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3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土地流转过程中逐步出现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使用现象,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隐患,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掌握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非农化”、“非粮化”状况和成因,研究评价这一现象对甘肃省粮食安全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探索解决有效控制“非农化”、“非粮化”趋势的政策措施,我们采取统计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在兰州、天水、武威、金昌四市组织开展了一次农村土地流转中“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专项调研工作。

农村土地流转中“非农化”、“非粮化”状况

从调研情况看,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对象和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农村土地流转中“非农化”现象初露端倪,“非粮化”已成主导趋势。

“非农化”现象初露端倪。调查显示,2011年四个市的10个乡镇、28个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79.6万亩,流转土地面积5.6万亩,其中,“非农化”土地面积4037.8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21%。从“非农化”使用土地经营主体看,涉农企业“非农化”使用面积2128.8亩,占“非农化”使用土地总面积的53%;
非农企业“非农化”使用面积1909亩,占47%。从“非农化”土地的主要用途看,工业建设用地2042.2亩,占“非农化”土地总面积的51%;
农村旅游业经营场所建设用地1909亩,占47%;
教育用地86亩,占2%。

“非粮化”已成为农村流转土地使用的主导方向。调查显示,“非粮化”土地面积4.8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84.83%。从地域分布看,调查涉及的四个市中,除兰州市城关区外,其余三个市流转土地“非粮化”使用已成主导趋势,其中,金昌市2.3万亩,麦积区2.3万亩,凉州区2万亩,城关区0.02万亩,“非粮化”使用面积占当地土地流转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85%、100%、99%和4%。从“非粮化”土地用途看,经济作物生产面积3.4万亩,占“非粮化”使用总面积的70%;
畜牧养殖场所建设用地面积1.33万亩,占28%;
其他“非粮化”面积136.8亩,占2%。从流转土地“非粮化”使用主体看,生产大户1.5万亩,占“非粮化”使用土地总面积的31%;
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万亩,占23%;
涉农企业2.1万亩,占44%。天水市2011年流转土地总面积为2.3万亩,全部流转给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全部用于生产苹果、葡萄、核桃、大樱桃等果品产业和蔬菜、畜禽养殖等经济收益较高经济作物。

土地“非农化”、“非粮化”成因分析

粮食生产和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与农户相比,流入土地的经营主体要承担流转土地租金成本,所以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经营项目才能实现其流转土地生产经济效益。从目前农业生产效益情况看,粮食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比较经济效益最低的产品,因此,“非粮化”、“非农化”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动因和必然趋势。全省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农户种植一亩小麦利润仅为121.17元左右,一亩玉米利润为435.23元,而种植一亩苹果的利润可达3622.57元,是种植小麦利润的30多倍,种植玉米利润的8倍多。凉州区和平镇中庄村成立的和平庄园奶牛合作社,流转141亩土地用于建设养牛设施,现奶牛存栏量781头,亩均5.5头奶牛,按每头年收益2.8万元计算,每亩年收益可达15.4万元,是种植玉米亩均收益400元的385倍。兰州市城中村、城郊村租赁、转包户为追求效益,选择建造加工业的厂房、仓库等,城关区青白石、伏龙坪两个涉农街道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4121.6亩中,“非农化”土地用途3951.8亩,其中工业建设用地2042.8亩,占“非农化”流转面积的51.7%。

惠农补贴政策设计偏差。实施种粮补贴政策,是国家解决种粮比较效益低、鼓励农民种粮、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执行过程中,主要采取普惠制方式发放,农民种不种粮食,都能获得这项补贴。在土地流转中补贴基本上都发放给了原土地承包户,而流入土地的生产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种植粮食,基本上不能获得补贴,使粮食实际生产者无法获得激励,对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监管机制不健全。一是监管主体错位。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主\农业行政部门配合的农村土地用途监管体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能分工和具体措施,熟悉和掌握农村土地使用情况的农业行政部门基本无权参与监管政策制定、执行等工作,造成农村土地使用状况不明,监管措施不及时、不到位,基本处于事后监管状态。二是农村流转土地用途监管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监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土地管理法》,而土地管理法中仅对农村土地“非农化”使用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没有对“非粮化”使用的监管作出任何规定,导致实践中难以依法实施农村土地流转用途监管。三是法规政策执行不力。制止农村土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与城市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不愿意严肃查处“非农化”、“非粮化”行为。

地方政策导向。近年来,各地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出现了以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生产为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这一政策导向,必然造成农村土地向高效经济作物生产流转的趋势。

粮食生产规划缺失。甘肃省目前没有形成一个粮食集中生产的区域性规划,粮食生产规模主要依靠农民传统生产习惯调整,布局分散,导致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粮食安全生产规模底线,一方面造成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盲目扩大经济作物生产规模,另一方面造成种粮户与非种粮户难以区分,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难以有效实施。

农村土地非农化使用界定政策不清。目前,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用于农村旅游和畜牧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规模呈大幅上涨趋势,房屋、饲舍等工程建设已改变了土地的耕地性质,对粮食和农业生产实际上已造成隐患。但这类生产经营项目均属于大农业的范畴,按照现行法律和政策,无法将其占用土地列为非农化用途实施监管,而且一旦经营失败,土地复垦成本很大。

调研结论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粮食生产比较经济效益低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在没有解决种粮比较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的条件下,农村流转土地“非农化”、“非粮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消除比较经济效益过低的因素,是解决“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核心。

2. 受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战略制约,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仅仅依靠农民自我生产调整无法解决,必须依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措施。

3. 甘肃省农村流转土地“非农化”现象仅仅出现端倪,虽然农村流转土地“非粮化”规模趋势明显,但是由于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还很小,目前“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对甘肃省粮食安全生产尚未产生负面影响。

4. 由于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生产规模,是今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中央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了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战略定位政策,引导农村土地向“非粮化”特色农产品生产集中,是甘肃省今后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在目前“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尚未对粮食生产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建立粮食安全生产与特色农产品协调发展战略,引导农村土地向“非粮化”生产适度流转,已迫在眉睫。

政策建议

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提高从业者对土地流转非农化、非粮化使用的冲动,对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甘肃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比较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非农化现象刚刚出现,非粮化趋势虽已经形成但规模不大,都尚未对粮食安全生产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采取必要政策措施,有效制止农村土地非农化苗头,实现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工业化协调发展;
有效控制农村土地非粮化规模,实现粮食和非粮作物生产协调增长,统筹发展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进一步健全完善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格政策。实施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是保护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的基础性措施之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体系,参照农产品平均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粮食直接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以国家收购的粮食控制和稳定粮食消费市场价格。

改革和完善粮食直补政策。改革粮食直补普惠制补贴政策,实施以粮食实际生产者粮食播种面积为依据的粮食直补发放措施,加大对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补贴扶持力度,确保惠农政策直接兑现到种粮农民手中,缩小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较经济效益差距,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真正发挥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效应。

建立粮食规模化生产信贷、保险等扶持政策体系。建立粮食规模化生产信贷、保险等优先安排政策措施,切实解决粮食规模化生产贷款难、灾害多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粮食规模化生产。

建立粮食生产总体规划和区划。建议尽快建立粮食生产总体规划,确定全省粮食安全生产战略目标,以市州为单位确立粮食产量底线,为各地确保在实现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政策依据,优化政策环境,为各地大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提供前提。建议依托近年来形成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旱作农业技术优势,实施粮食直补区域集中战略,解决甘肃省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建立以中部干旱地区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区划,减轻西部及陇南等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区域粮食生产压力,加快推进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非粮化”、“非农化”使用政策法律监管体系。一是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加强农村土地非粮化使用监管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建立农村土地用途监管体系,明确国土资源和农业行政部门对农村土地监管的分工职责,进一步加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职责,由农业行政部门建立农村流转土地用途审批和监督体系,实施农村流转土地用途监管,加大农村流转土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查处力度。三是建立农村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使用目录,为有效认定农村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使用行为,加强农村流转土地用途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建议借鉴广东等地的做法,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和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经济效益,制止农村土地非农化苗头。

【篇五】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安徵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3):7860—7863 责任编辑刘月娟责任校对声瑶 
贵州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李红杰,赵翠薇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oo1) 
摘要选择耕地面积、GDP、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分析指标,分析1996~21307年责州省耕地面积、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耦合规律建立耕地面变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模型。研究表明,贵州省耕地面积与经济发展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
贵州省耕地面积递减率与GDP 递增率不同步;
耕地非农化与现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 关键词农地;
经济增长;
贵州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l(2011)13—07860—04 
。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LI Hong-jie et al (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Biologic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 
Abstract Cultivated land area,GDP,fixed asset inves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three main indicators for analyzingThe correlati0n of culti. vated land area,GDP an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growth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1996 to 2007 was studiedrnle coupling nodel of cuhivated 


land area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establish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of cultivation area and GDP were nega. rive.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decrease wasnI impacted directly by GDP ascending rate.The non—agriculturalization Was c0nsistent to cuITent e. 
conomic・development stage 
.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area;
Economic growth;
Guizhou 
耕地非农化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世界的建设用地(建 成区和基础设施面积)大致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改 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土地 利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耕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 农业部门。这一方面支撑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造 成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即所谓的耕地非农化趋势 。区域 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 。特定经济发展 
表1贵州省1996—2007年耕地和人均耕地变化趋势 
Table 1 Variation trend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and per capita culti- 
vated land area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1996—20O7 hm2 
耕地面积
年份 …m. 停 h 2Y ear 
Culti va【甜 
land area 
人均耕地面积
/APehm2
it 
r c
停 
耕地面积 
耕 萼积 人均h2/X
C hm lnd a


Year ulti ed vatrcapita
er 
’ 0.138 0.136 
cull
’ 0.122 0.118 
l996 4 903 499.41 I997 4 890 525.47 
2o02 4 699 522.91 20o3 4 567 856.97 
阶段耕地非农化存在其内在合理性。我国区域发展非均衡 
性明显。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 
土地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使得耕地保护政策的效力与预期目 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耕地非农化进程不断加快 。目前, 我国耕地减少途径主要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 非农化)、生态退耕和灾毁。相对于其他途径来说,耕地非农 化过程一般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对耕作层的破坏难以恢复, 随之而来的生态和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因此,研究欠发达地 
1998 4 883 885.19 1999 4 785 469.99 2O00 4 770 413.11 2ool 4 734 968.O1 
0.134 0.129 0.127 0.125 
2004 4 514 387.95 20o5 4 5o4 987.69 2006 4 493 929.67 2O07 4 487 455.25 
O.116 0.121 O.12o 0.119 
注: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1997~2008年)。 
Note:Data come from Guizhou Statistical Yearbook(1997—2008). 
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从图1可以看出,1996~2004年, 
贵州省人均耕地面积处于持续下降态势,人均拥有耕地面积 
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非农化规律及其演变机制,预测耕地 非农化态势,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避免重蹈 发达地区过度非农化的覆辙,对区域牛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0.138 hrn2/人降低到0.116 hm /人,年均降低0.275%;
 
2004~2005年短暂回升阶段,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0.121 hm /人,2005年以后又开始下降,到2007年人均耕地面积只 
有0.119 hrn2/人,下降幅度较缓慢,年均降低0.1%。 
1 1996—2OO7年贵州耕地面积的变化 
1.1耕地面积变化特征1996~2007年,贵州省耕地总面 
≤ 
积呈减少的趋势,共减少耕地416 044.16 hm2,占1996年面 积的8.5%,1998~1999、2002~2003年是2个耕地减少的高 
峰期,递减率分别达到2.02%和2.80%。耕地减少的原因主 要是各地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城市建设等基 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1998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丁程,> 25。的坡耕地退耕(表1)。 
莲 
羹 
1.2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耕地面积变化直接关系到我 
鳓rear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厅社发项目(黔科合sz[2009]3034);
贵州师范 图1 1996~2007年以来贵州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 Fig.1 Changes of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Guizhou 
作者简介李红杰(1985一),男,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since 1996—2007 
土地评价与土地规划。 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 师,从事土地利用及区域开发研究,E—mail:zhaocuiwei@SO— 2经济发展与耕地非农化的耦合规律 
hu.com。 
收稿日期201l-03-14 
2.1经济发展与耕地非农化的相关分析耕地非农化是土 

【篇六】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编号:2014032
项目名称 成都耕地“非粮化”问题调研与分析 项目性质 社会调查 项目来源 教师指导选题 申请经费 5000.0 姓名 程博阳 项目组成学号 20124864 院系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单位 XX 时间 联系电话 XX 所属学院 起止时间 公共管理学院 2014年 5月至 2015 年4 月 E-mail 812010360@qq.com 江惠 20124901 魏雅雯 XX 475780769@qq.com 20124892 XX 241361406@qq.com 员 郭超 20124896 XX 1784114057@qq.com 杨渠 20124870 XX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E_mail 授课名称 1171134843@qq.com 姓名 电话 导主要师 教学李杰 职务/职称 教授 jiepear@163.com 授课对象 制度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概论1986年至今 工作等 简历
主要时间 项目名称 本科生、研究生等高校学生 获奖情况
科研工作2008年 专著《投资结构论》 四川省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简历 2012年 《统筹公平效率与建设西部和谐社会研究》 一、申请理由(包括项目背景及自身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和已参加过SRTP等科研项目的条件) (一)背景:
据中国粮食局报导,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增长。而我国粮食质量有所下降,同时我国粮食自给率已跌破90%。更严重的是流转后的耕地只有7%与粮食生产相关,这种耕地“非粮化”现象已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现有的关于耕地“非粮化”数据指标和关注度远远不够,我们希望能通过实地调研得到该问题的详尽数据资料,为该问题的研究尽一己之力。
1、 各地耕地“非粮化”忧患呈现加剧态势。

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产粮大省耕地“非粮化”现象已十分严重。如河北省179个农户的耕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的面积比重分别为21.2%和78.8%;
浙江省所调查农户的全部耕地中,用于种植粮食和非粮食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4.8%和75.2%;
河南全省流转耕地898.8 万亩,其中非粮食生产的占38.5% ;
以上省份均是我国经济发达省区和粮食主产区,其中严重的耕地“非粮化”比率说明该现象已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及经济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2、成都市耕地“非粮化”现象突出,其数据具有典型性。
农业部发布一份报告显示,成都市只有不到20%的流转土地在种植粮食和油料。与上述全国产粮大省耕地“非粮化”数据相比,成都耕地“非粮化”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大部分粮食注产区的耕地“非粮化”比例,由此我们初步得出成都市耕地“非粮化”现象比全国更为突出的结论。且成都市离我们的生活区近,项目研究具有地理优势。因此我们选定成都市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其调研数据更具有代表性,调研工作更容易开展。
3、耕地流转“非粮化”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解决该问题迫在眉睫。

首先,耕地“非粮化”问题导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其次,粮食安全问题引起我国大力依赖粮食进口,如2011年我国进口粮食约达9100万吨,比2004年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2.77倍之多,该问题威胁着国家的政治社会稳定。第三,如果将耕地用于发展花卉、养殖业,田间的水利灌溉系统将随之改变,土壤层也遭到破坏,进一步危机粮食安全。第四,耕地流转后得不到粮食补贴,挫伤了经营者种粮的积极性,降低了我国粮食产量,这将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解决该问题迫在眉睫。
4、相关研究稀少,我们希望本次研究能为问题的解决贡献绵薄之力
在CNKI上搜索关键词耕地“非粮化”,只有19篇相关文献,从2008年的3篇到2013年的19篇,且其中大多以非粮化的原因、影响为研究内容,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国家对非粮化现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性的课题。
(二)小组成员自身具备的专业素质

通过查阅资料,本项目可能涉及农村经济、产业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项目成员都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专业与项目研究对口,我们从农村经济角度研究我国以及成都耕地“非粮化”现状;
我们可从产业层面分析粮食产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我们熟练掌握统计学知识,擅于运用Excel、MATLAB数学建模软件,能够精确的处理研究所得数据,使项目结论更加真实可靠。
(三)小组成员相关科研经历
我组负责人曾经参加第八期SRTP关于《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与改革》的科研项目。成员参加过“关于高中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现状调研实践”课题,都拥有一定的调研实践经验。并且小组成员有建立数学模型的经验,有利于成都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同时我们参加过暑期三下乡自贡农村规模经营调研,可以借鉴有关的调研考察的方法。项目成员间一直建立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此项调研项目现实意义大,贴近民生,可操作性强,理论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
二、项目简介(500字左右) 议

该项目出发点和重点在于成都耕地“非粮化”的实地调研。我们将会在成都市选择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村进行实地调研,应用数学统计知识来分析成都耕地的“非粮化”数据走势,提出导向性政策。



1.界定调研分析范畴:我们首先会对广义上国际粮农组织对粮食的定义以及狭义上我国粮食的定义进行文献调研。并界定粮食范畴,即麦类、粗粮类和稻谷类三大类。为中期的成都市的实地调研做准备。



2.通过分层次调研获取数据,制成图表形式研究其走势:我们调研成都市的耕地“非粮化”数据,并将全国和其他粮食主产区的文献数据资料作为参考,用数学统计软件将调研数据制成图表,分析数据走势并以点带面地解释成都耕地“非粮化”问题与成因。



3.汇总实地调研数据并与历史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都耕地“非粮化”数据的演变轨迹:我运用数学SPSS和MATLAB统计软件,分析成都耕地“非粮化”实地调研数据的演变轨迹。以此来(二)项目研究主要内容 (一)项目研究思路:实地调研→ 统计数据→ 分析数据走势→ 危机及成因→ 导向性政策建
比较调研数据与历史文献数据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其历史总走势与实时演变情况、数据波动阶段性特征,综合分析演变过程。



4.分析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并得出有效结论:根据数据波动的不同阶段,来研究其主导原因,立足于调研数据,分析其阶段性成因与根本原因。



5.提出导向性对策:通过成都耕地“非粮化”现状数据调研与分析,希望能引起相关组织与政府机构对该现象的重视。我们基于这些数据提出导向性政策,为今后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贡献绵薄之力。



本项目的调研对象分为以下3个层次:乡镇村管理机构;
规模经营主体(农业公司、农业大户、家庭农场);
小农经济。本项目3种调研方法:文献调研;
数据调研;
实地考察调研。



(四)、选点进行实地调研 (三)、本项目调研对象和研究方法相结合
选点实地调研我们会考虑该乡镇的典型性、历史因素、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耕种某种作物为代表等因素。因此我们将选择成都市边缘4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分别为成都青白江区向阳镇、龙泉驿区大面镇、郫县花牌村、温江永宁镇。为了调研数据的采集分析,我们将对以上地区做反复3次以上的调研,以弥补调研信息的不充分性。






三、特色与创新点(200字以内)

本项目相较于其他论文文献叙述,更注重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走访数据制成图表进一步分析非粮化现状,不仅在文献理论上实证分析,更将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结果相结合,侧重实际数据的考察。



本项目应用3种调研方法:文献调研、数据调研、实地考察调研。成都实地调研将走访乡镇村管理机构、小农经济、规模经营主体(农业公司、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加以分析。本项目注重实地考察与理论分析的结合,横向纵向的比较相借鉴。


2、本项目研究方法上突破固有方式。

1、本项目关键在于实地调研数据的充分与客观。

3、 本项目注重数据的对比分析,重点研究成都耕地“非粮化”数据演变轨迹。



根据实地调研数据,我们运用数学SPSS和MATLAB统计软件,以此来比较调研数据与历史文献数据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其历史总走势与实时演变情况、数据波动阶段性特征,综合分析演变过程。并根据数据波动的不同阶段,分析其阶段性成因与根本成因。

四、项目进度安排(查阅资料、选题、自主设计项目研究方案、实验研究、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研制开发、填写结题表、撰写研究论文和总结报告、参加结题答辩和成果推广等) 起止时间 开展内容
科学系统地对我国以及成都耕地的“非粮化”现象文献进行初步筛选、汇2014年4月中——5月中 总,同时与其他粮食主产区进行对比,对中国耕地非粮化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调研方案。

2014年5月中——7月 2014年7月中——8月中 通过走访调研成都青白江区向阳镇、龙泉驿区大面镇、郫县花牌村、温江永宁镇充分了解成都市耕地“非粮化”状况,获得基本的数据资料。

将所获数据进行研究,找出数据间关系,计划下一步的研究方案 再次走访当地农户、乡镇村管理机构、规模经营主体等,实地调研耕地“非2014年8月中——9月中 粮化”的现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查缺补全;
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加工,以实现资料条理化、系统化、精炼化、规范化。

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数据汇总情况,于分析耕地“非粮化”2014年9月中——11月中 的演变轨迹,运用数学SPSS和MATLAB统计软件,将数据通过图示清晰展现,以此来比较调研数据与历史文献数据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2014年11月中——2015年3月 2015年4月 对整理的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 将调查成果结题验收,送交评审

五、拟利用资源(实验室、研究所、实训基地、仪器设备、资料等)

各高校图书馆、档案馆书籍等文字资料、CNKI等文献电子资料、各大报刊、杂志资料、走访政府部门和当地居民所得的数据、文字等资料、CSMA数据库。, 六、所需经费及使用计划(购置实验材料、试剂、药品、加工测试、资料、复印、调研、交通等经费开支) 支出科目 实地调研交通费 复印、打印费用 论文文献等搜寻获取和所需软件的序列号获取费用 论文版面费用 图书资料费用 通讯费用(包括网络连接费用) 金额预算 1000 300 500 2000 600 600
七、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及申请经费:
文献资料综述 设计 八、项目诚信承诺 调查报告 硬件研制 研究论文 申请专利 开发软件 其他 本项目全体成员慎重承诺,本项目研究将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他人成果,不弄虚作假,先诚实做人,再诚信做学门和研究,按项目研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如有违规行为,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项目组成员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意见:(从项目学术性、创新性、可行性、研究性、可操作性和成效性加以评价)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学校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耕地 调研报告 情况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非粮化情况汇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