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宣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3-05-25 18:27:01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8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特别是面对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宣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宣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特别是面对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继续保持了近几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一)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完成生产总值411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2005年人均突破1000美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突破2000美元。财政总收入48亿元,增长28.6%,总量居全省第10位,增幅居全省第5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6亿元,增长26.4%,总量居全省第7位。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增长49%,总量超出“十五”时期的总和,居全省第4位,增幅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4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7,增幅位居全省第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增长22.4%,创撤地设市以来的最高增速。外贸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6,增长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5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5,增长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2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9,增长13.2%,比上年增加13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长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进出口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市本级实力继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全省发展县域经济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二)工业经济迈出新步伐。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8户,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14户,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23亿元,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个多百分点,当年的增量是存量的三分之一。规模以下企业发展势头也较好。强力推进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组织实施“百日会战”,全年完成征地6292亩、平整土地3000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0余家企业即将落地开工;遗留问题处理进展有序;工业项目到位资金5.24亿元,增长87.4%。各县市区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重点工业项目顺利实施。国投宣城电厂一期并网发电,宣州博瑞特节能装备制造、广德中广源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新鸿发汽车模具及零部件加工、郎溪鸿泰50万吨特种钢、中鼎2亿件高性能橡胶密封件等项目加快推进。江南化工成功上市,中鼎股份增发再融资已获批准。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44个,开发新产品27项,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省级名牌产品13个。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2.5%1%

(三)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坚持 “热心招商就是热爱宣城,服务客商就是服从大局”的理念,修订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请进来”,做到几乎每周安排一次来宣客商投资洽谈活动,每月一次主动“走出去”,开展招商推介活动。邀请北京福建商会和安徽商会、上海、宁波、合肥等地企业家来宣考察,全年接待客商53批;先后到厦门、上海、深圳、台州、北京等城市,组织大规模、高规格招商活动12次。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开展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引资总额和引进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到位省外资金221亿元,增长52%,总量居全省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增长20.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16亿美元,增长32.9%;新签省外投资项目870个,协议引资近294亿元。新引进投资超亿元较大项目38个、超5000万元项目122个,赛发迪庭院工具、德国西门子元器件、世纪生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宣城。

(四)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宣城至黄山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宁国至绩溪、宣城至宁国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芜雁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G205浙溪至榔桥段、S217旌德段大修等一批路网工程已经完工;G318宣南段灾后恢复、G205蔡家桥至谭家桥段和X018(老G318)改建等工程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2亿元,建成“村村通”1150公里。芜申运河宣城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水阳江下游近期治理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得到省政府批复,水阳江开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水利部研究通过。城市防洪工程殷村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城东联圩水阳江干流堤防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实施。国家电网重点工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宣城段开工建设。500千伏宁国输变电工程按期投运,220千伏南漪、110千伏版书等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宣州、宁川、绩溪三座220千伏集控站系统已经建成,“大集控”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化建设加快,所有乡镇全部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点),提前两年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目标。

(五)城市建设展示新形象。坚持“做规划、拉框架、补功能”,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已经省政府正式批准。新开工和续建城市建设项目30个,累计完成投资23.6亿元,市区面积扩大7平方公里。完成了鳌峰东路延伸、响山路、薰化路等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市区出口道路瓶颈制约有所缓解。昭亭广场、市三水厂一期工程等项目已经竣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广电中心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市妇儿中心及花鼓戏基地完成主体工程,水阳江大道、市污水处理厂和市特教中心等一批工程正在建设。鳄鱼湖景区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启动,安置区选址、征地基本完成,景区滨湖路即将开工建设。北门改造工程完成拆迁8万多平方米。开展了“禁违、拆违”和市区交通综合整治工作,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得到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争创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也进一步加快。

(六)农业产业化呈现新亮点。全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全省茧丝绸产业化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编制完成农业产业化五年提升行动规划和家禽产业集群2008-2012年发展规划。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4个、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40个。农产品加工产值165亿元,与农业产值比接近1.51。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农民28万人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耕地、林地、水面流转面积达到112万亩,规模经营大户1152户。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年”活动,“双百双十”农机化示范创建任务超额完成。“636”竹林丰产增效示范工程初见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新(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99个,新增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59个,“三品”认证总数已达225个。广德、宁国跻身全省“十佳农业产业化示范县”行列。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新增示范村73个、示范镇3个,三年建设104个示范村、10个示范镇的目标顺利实现。国省道沿线村镇“三清”工作基本结束,硬化通组、通户道路163公里,新建沼气池3700多口,新改厕13000多座等等,村容村貌有所好转。

(七)服务业得到新发展。旅游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40多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6.6亿元,增长45%,总量位于全省第6。新增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4A级景区总数达到8个,居全省第2位。成功举办第三届“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并申报被批准为省政府主办的节庆活动。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宣城分行、徽商银行宣城支行、广德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开业。金融业稳健运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4.3亿元,增长20.3%,比年初增加5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2.8亿元,增长14.5%,比年初增加27.9亿元。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投资增长60%左右,总量和增幅均位于全省前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了一批经营网点。通讯、保险、物流配送、中介咨询、交通运输等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八)面对金融危机积极探索新对策。坚持“动手早、出手快、下手重、联手干”的原则,抢抓国家和省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动手早,未雨绸缪。去年7月起,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扩散和放大,我们从运行调节、金融支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10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力度。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和调度会,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多次深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分类指导。二是出手快,反应迅捷。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出台后,我们认真研究并果断出台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坚持促进增长与增强后劲相结合,成立了全市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谋划工作组、项目争取工作组,加强项目谋划和争取工作,组织申报项目累计669个,总投资1277亿元。三是下手重,措施有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鼓励产品出口和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而“出重拳”。争取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9亿元。市级财政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保费补贴、贷款贴息、创新补助等。全年授信200多亿元,使企业融资困难有所缓解。按照“抓重点、解难题、不添乱”的原则,市直28个部门结对帮扶80户重点企业。取消或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了企业负担。四是联手干,多方联动。坚持市县联动、部门联动、内外联动,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以超常的力度抓项目争取工作。创造条件开展小额信贷公司和资金互助社试点,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上报省金融办批准成立。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启动了“返乡农民工就业援助百日帮扶”活动,新开辟工作岗位1万多个,并在降低城镇职工医保缴费费率、加快非公经济发展、节约集约用地、解除临时价格干预等方面制定了政策措施。通过努力,全市经济呈现出“迎难而进、逆势上扬”的发展势头。

(九)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累计投入7.1亿元,推进省市32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顺利完成,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6万个,下岗再就业1万多人,登记失业率为3.87%。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51个。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安置房竣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获省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3项,实施省以上科技项目23项。农村基础教育普及水平位居全省上游,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1.6%,位居全省第3,高于省政府考核指标11.6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区)职教中心布局。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随着新校区一期工程的竣工使用而掀开了新的一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位居第一。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居全省前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稳步推进。扎实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保持在正常范围,人口控制主要指标、计生工作主要质量指标、新工作机制建设和群众满意度处于全省先进水平。开展了残疾人摸底调查,较好地完成了残疾人复明工程。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民营企业开展国防动员暨武装工作观摩交流会在我市召开。组织开展了防空警报试鸣和人防专业队伍应急救援演练。完成冬季征兵任务。完成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五保户供养工作强力推进。20所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基本完工。乡镇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在全省率先启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妇女儿童、老龄事业进一步发展。统计、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烟草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十)社会稳定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下行接访和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活动,组织实施了万人进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百日会战”,一大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得到妥善处理。认真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加大。城乡社区警务室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公安“三基”工程通过验收。水东“天主教朝圣”活动平稳有序。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实现了刑事案件发案率稳中有降的目标。加强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应对三鹿奶粉事件工作到位,及时筛查救治患儿。手足口病防治积极有效。坚持依法监管,狠抓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活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任务光荣、责任重大的奥运火炬在我市的传递工作,全市各级精心部署,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火炬传递取得圆满成功;面对年初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全市上下不畏艰难,各行各业同心协力,在全省率先打通了高速公路,抗雪救灾取得重大胜利;面对举世震惊的汶川特大地震,全市人民心系灾区,迅速行动,累计捐赠款物近6500万元,并圆满完成所承担的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和对口援建任务等等。所有这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充分展示了宣城人民的崇高精神和良好形象。

(十一)行政效能有了新提高。扎实开展“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优化了发展环境。修订了市政府工作规则,建立了行政问责制度。继续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权“两集中、三到位”,推行首席代表制。推进政务公开,实现电子政务市、县、乡三级联网,并已向行政村延伸。重视督查督办,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积极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代会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集中开展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责任制,强化专项治理和执法监察、纠风治乱、“百姓热线”工作,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环境很不平常,发展的道路很不平坦,取得的成绩很不平凡。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倍感各项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宣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宣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市本级总体实力不够强,市开发区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下岗职工、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发展理念亟待转变,行政效能亟待提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9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展蔓延,对我市的不利影响仍在不断加深,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如何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既要清醒认识金融危机的现实冲击,更要充分预见危机深化的滞后影响,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主动应对而不被动应付,积极作为而不消极无为,把握困难之中的积极因素,抢抓挑战背后的潜在机遇,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保增长、调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因此,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围绕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目标,狠抓大项目,努力争取几项“顶天立地”的重大工程;狠抓市本级和县域经济,努力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狠抓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努力营造“欢天喜地”的良好氛围;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努力保持“蓝天绿地”的生态环境,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基于对形势的把握,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1.5%2%。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保持大力度,坚定不移抓工业。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得益于工业的长足发展。下一步,我市要实现跨越发展,同样要依靠工业的跨越发展。为此,要深入推进规模企业倍增、品牌战略、自主创新、企业上市“四项促进计划”,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000户。一是推进开发区建设。坚持一体联动、错位发展市、区开发区,支持和促进县市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启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扩工程。编制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在建区域主路网和水、电等管网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开发区健康快速发展。市开发区要确保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引进内资6亿元的任务,确保30户企业入区建设。二是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研究制定市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壮大计划,实行一个重点项目由一位市领导联系负责制度等,促进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在进一步壮大建材原材料、医药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的同时,着力抓好光电、汽车及零部件和卫生洁具等产业集群。积极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层次。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孵化器建设,争取完成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一期工程。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加强对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工作,着力引进一批体量大、拉动大、贡献大的项目。继续推进小分队招商,加强以商引商。强化跟踪对接和项目落实,提高招商推介活动实效。争取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240亿元的目标。四是强化企业帮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补充担保机构的国有资本金和降低担保费率,落实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加强银企对接合作,扩大信贷投放。继续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支持中鼎股份增发再融资,积极争取司尔特上市。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进行联合重组。加强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和指导,加大煤电油运协调力度。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加强对已落户企业的跟踪服务。继续清理整顿涉企收费项目,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五是加强节能减排。对能耗高、污染大的化工、造纸、建材等重点行业实行综合整治。突出抓好水泥、原材料、耐磨材料等行业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强电厂脱硫设施、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管。继续推进污染减排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市本级污水处理厂在6月底前竣工使用,各县市污水处理厂确保在年底前建成使用,对不按期使用的县市实行“一票否决”。

(二)坚持大突破,工业理念抓农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施好农业产业化五年提升行动发展规划和家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发展家禽产业集群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经济组织化水平。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区域农产品的开发与整合,加强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积极申报“三品”认证。在畜禽产品、优质稻米、森林食品、特种水产、烟叶等产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千方百计扩大地方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星火富民等工程和科技特派员专项试点行动,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组织开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年”活动。二是继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组建农民土地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加大建设用地的置换力度。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的规模经营。开展新农村土地综合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土地复垦、整地兴农工程,提高耕地保护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逐步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和林业融资担保、林业资源收储经营中心。加快“强镇扩权”改革试点。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做好农村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在整村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清洁等三项工程上有所突破。放大“百村十镇”示范工程效应,继续开展国省道沿线村镇环境整治。加强农民培训,加快农民市民化、职业化步伐。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全面落实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三)开展大建设,顺应民意抓城建。城市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自豪感,事关招商引资的吸引性和承载力。为此,各县市都要继续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城市建设。支持并协助宣州区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市本级要坚持在“五个起来”上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一是“通起来”,着手建设环城大道、向阳大道等,实施改造薰化路、九州大道和响山路延伸等,续建水阳江大道东南段和北段、阳德路等9条市政道路。着手规划中心市区公共停车场。二是“亮起来”,着手实施建成区“亮化”工程。三是“绿起来”,启动鳄鱼湖景区、梅溪公园建设。加快敬亭山风景名胜区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按照“谁开发建设、谁投资绿化”和“谁管理、谁投资绿化”原则,促进住宅小区绿化到位达标。开展院落、道路、房前屋后绿化。市污水处理厂竣工后,启动宛溪河综合整治。推进北门旧城改造。四是“活起来”,加快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生活,聚集更多人气,让市民和游客娱乐有场所、休闲有去处。建成市妇儿活动中心和花鼓戏基地,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做好文房四宝园及茶博园建设的前期工作。五是“雅起来”,城市建设要逐步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彰显“文房四宝之乡”特色,努力做到空间布局雅、建筑风格雅、单体设计雅。注重对城市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建筑的保护。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高城市居民综合素质。适时开展“大拆违”。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市容秩序专项整治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四)抢抓大机遇,非比寻常抓项目。今年必须继续加大人力、财力、精力的投入,认真谋划、积极争取项目。深入研究中央和省投资政策导向,编制、申报、储备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完善现有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强化项目工作的统筹协调,继续实行领导联系项目制度,推进项目快速有效落实。举全市之力,并成立专门机构,积极协助做好京福高速铁路宣城段、皖赣高速铁路宣城段开工建设的有关工作,以及商杭高速铁路宣城段的准备工作。抓好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高速公路、国投电厂二期、宣城海螺水泥二期、绩溪石煤综合利用和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的谋划和争取工作。加快汽车保养设备产业园、中鼎汽车柴油机及转向器、皖南高效电机产业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抓好现有项目。工业方面,着力抓好20个投资过亿元、30个投资过5000万元“专精特新”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市本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鸿发汽车模具及零部件加工、乾正光电产业园、吉翔汽车等在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三友科技石英晶体频率器、司尔特8万吨合成氨综合改造、宝诺亚生物科技等项目。进一步推进县域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广德通用汽车研发试验中心基地、宁国电子元器件基地、旌德全自动空心胶囊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基础设施方面,开工建设芜雁高速宣城段、宣黄高速宣城至宁国段和宁国至绩溪段、芜申运河宣城段、水阳江航道整治等工程,推进S322宣城至泾县段等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加快青弋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殷村水库、城东联圩应急除险加固以及交通路网、农村公路“村村通”、城乡电网等工程建设。

(五)采取大动作,打破常规抓服务业。一是提升商贸服务业。在多方面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开展更到位的服务,鼓励支持四星级以上宾馆和大卖场建设。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建设,发展新型业态,完善城乡现代流通网络。二是不断壮大旅游业。加快“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围绕“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以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加快恩龙世界木屋村、白马山庄、江村等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泾县宣纸文化园二期和龙川、查济古村落保护等项目建设。发展文化旅游,挖掘景区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加强对宣纸制作工艺、皖南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立足自驾游、自助游、短程游,有效整合旅游资源,设计精品线路,积极培育重点旅游企业。在央视等媒体上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三是加快发展金融业。成立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整合现有资源,组建宣城市投资集团公司,增强融资担保能力。积极争取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徽商银行向县市延伸,力争宁国、广德支行开业。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来宣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农村金融业、融资担保制度改革,加快组建宣州、宁国等农村合作银行,继续开展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扩大林权抵押、农民房屋产权抵押以及农村合作组织贷款,积极探索开展种禽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四是稳步健康发展房地产业。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各项政策,完善房地产产业体系和政府调控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使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面向投资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社区服务等面向消费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

(六)确保大投入,尽心竭力抓民生。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实施42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抓好再就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公共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援助服务,开展“再就业百日帮扶”等活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继续关注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配套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育“四个提升计划”,大力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启动建设标准化学校100所。推进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实施市区学校布点规划。启动宣中新校区建设。支持宣城二中、十二中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成市特教中心。继续推进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安置房15万平方米,年内竣工10万平方米。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药品安全预警、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加强县市人民医院建设。着手编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手市图书馆建设的准备工作。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室的管理。组织开展“家电下乡”活动。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继续实施“阳光体育”工程。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健全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着力抓好“法治宣城”建设,逐步实现全市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强化城乡警务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打击各类犯罪的能力。加强社区建设,对社区和乡村干部给予更多的关心。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宣城”建设。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切实完善土地收储运营机制。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全面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继续扎实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坚持安全发展,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严防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支持驻宣部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向民防转变工作,加强“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完善防震减灾、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启动市级应急平台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依法按政策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继续重视老龄事业以及残疾人和慈善福利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认真做好物价、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新闻出版、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全市的各项工作,我们面临的是一场迎难而上、闯关夺隘的硬仗。打赢这场硬仗,最强大的武器是科学发展观,最有效的办法是真抓实干,最需要的状态是昂扬向上。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开创宣城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提升精气神,坚持做到想干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历史过程中的一段,今天我们评价历史,历史将来也会评价我们。如果我们常常想到这个道理,那么还有什么责任不敢担当、什么工作不该努力、什么私利不可抛弃、什么恩怨不能了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只争朝夕、不甘落后,善谋实干、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认真做好每件事,绝不放松每一天,切实做到既在岗,又在行,更在干。

(二)进一步增强创造性,坚持做到会干事。坚持用好解放思想这个锐利武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打开新局面。遇到问题多想“怎么干”,少说“不能办”。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争当善于运用政策法规促进发展的“高手”,不做墨守成规陋习阻碍发展的“专家”。只要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加速崛起、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情,就不犹豫、不后悔、不埋怨地干、闯、试。坚决做发展的有心人、改革的促进派和创新的实践者。

(三)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坚持做到干成事。想干事是热情,会干事是能力,干成事才是本事。要干成事,就必须树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一抓到底、干就干好的作风。必须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完善评议工作机制,深化“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开展公共服务单位行风评议。必须加大行政审批权“两集中、三到位”的力度。必须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绩效考核、政务督查,坚决防止和纠正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四)进一步坚持守本分,坚持做到不出事。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和行政监察,加大对滥用职权和失职渎职行为的追究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巩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成果,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和管人。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新的一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历史经验表明,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也越能让人振奋。宣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景无限美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永远保持勇往直前的干劲、闯劲和韧劲,为建设一个实力不断增强、活力持续迸发、魅力充分展现的新宣城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宣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 宣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