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安监规划】静海县安全生产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完整)

时间:2023-05-25 13:45:05 来源:网友投稿

静海县安全生产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开发开放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科学编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对于贯彻落实安全第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监规划】静海县安全生产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完整),供大家参考。

【安监规划】静海县安全生产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完整)


静海县安全生产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开发开放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科学编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对于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提高经济社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安全监管局的指导下,全县安全生产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安全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状况明显好转。 

()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形势,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20032月,静海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并与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设在县工业经济委员会,其规格为县属副局级。20028月,全县18乡镇政府内设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其规格为正科级。其中:大邱庄、子牙、沿庄等3个乡镇政府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办公室,其他15个乡镇为兼职安监办。20056月,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被调整为县政府组成部门,规格为县属正局级。201010月,县委、县政府对静海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内设办公室、法规教育科、行政审批科、执法监察科、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科、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等6个职能科室,行政编制25名,强化了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管理和指导协调能力。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安全监管体制。 

()全面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领域 

静海县烟花爆竹的生产有300年历史,虽然存在的时间长,但始终处在家庭作坊式低水平加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产品也均为“三无”产品(无生产许可证、无商标注册、无操作标准),县政府虽进行了多次的规范和治理,但安全事故不断,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2002114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411日天津不再生产烟花爆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静海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清理整顿静海县烟花爆竹生产工作实施意见》,并报市政府同意。成立了县长挂帅的“退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干部、干警225人,组成12个工作组,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3125日,对缴获的9亿头非法鞭炮、4千箱烟花,实施了集中销毁,标志着全县全面“退出”烟花爆竹生产领域。 

()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依据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高危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监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砖瓦、烟花爆竹经营和非药品类易制毒生产、经营等安全许可工作。2003年全县开始实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工作,2004年实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2005年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砖瓦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工作,2006年实施非药品类易制毒生产、经营许可备案工作。截止到2010年,全县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企业49家,危化经营许可企业167家,危化使用企业31家,砖瓦生产许可企业18家,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1家,爆竹经营零售户86家,非药品类易制毒经营许可企业27家,共许可企业379家。 

()全力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2007年,随着全国危化品交通运输形势的变化,由过来的铁路、公路共同承运转变为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局面后,由于静海县地处南北交通要道,途经的危化品运输车辆急剧增加,相应事故发生率也显著增加,给全县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自2007年至2010年的4年期间,境内共发生危化品运输事故36起,主要是液氯、叔丁醇、甲醇、双氧水、液碱、丙稀、汽柴油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危化品泄漏事故。其中有创全国第一例的两车相撞后造成石油液化天然气罐体泄漏并当场爆燃的事故。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故,县安监局在县政府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在县公安交警、消防、环保、质监等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安监局及其专家组的大力帮助下,临危不惧,全力救援,确保了各类事故得到妥善处置。 

()依法坚决取缔非法土炼 

200612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静海县中旺镇非法土炼油情况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28日上午,县长陶润立主持召开取缔非法土炼油紧急会议,就打击取缔非法土炼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228日下午,县安监局、质检局、中旺镇、公安中旺镇派出所组成专门力量,对中旺镇非法土炼油点逐一进行检查,共查出非法土炼油设备(油罐)48(),并全部吊装至原大庄子乡粮库院内集中。鉴于大部分油罐剩有残留余油,销毁时极易发生爆炸的情况,经天津理工学院安全工程系教授和天津蓝星化工集团专家到销毁现场实际查看,研究确定了具体销毁方案,于11日至2日利用两天时间,将全部非法炼制设备用气割销毁。查封取缔非法土炼油和销毁炼油设备工作共动用机动车近30(其中吊车5部,消防车3),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50人次,使用干粉灭火器10个,保证了县委、县政府取缔非法土炼油工作的贯彻落实。 

()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鉴于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确定的重大举措,是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抓手。2007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知》,2008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再次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知》。县政府、县安委会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下发了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层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制定具体工作措施。2008年以来,县安监系统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对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各类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不间断的细致摸排。全县共排查治理隐患企业近2000家,排查隐患5350项,其中已整改4650,整改率87%;排查重大隐患30项,已整改30项,整改率100%,累计落实整改资金5000余万元。共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208份,下达《停产整顿强制措施决定书》43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6份。 

二、“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 

全县紧紧围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法治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总量,切实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促进全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总体目标 

2015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政策干预更加有效,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监管监察队伍走向职业化发展,安全监管监察与执法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标准、技术支撑、应急救援等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36%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25%以上,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治理。 

()主要任务 

1.建立建设强有力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体系 

(1)加强基层监管监察机构建设。到2011年乡镇、县级园区全部建立专职安全生产监管机构。2013年基本建立健全各级职业健康监管机构,理顺和落实职业健康监管职责,配备适合工作需要的监管人员;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乡镇、园区安全监管机构执法职责和程序,充分发挥一线监管机构的作用。 

(2)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人员选拔与培养机制,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实现监管监察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实施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工程,到2015年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分行业领域实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基于企业风险的分级监管监察机制,实现安全监管模式从传统被动反应型向现代主动应对型转变;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告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名单;建立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对安全信用度低的特种作业人员实行退出制度;推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政务公开,实行安全生产政策法规、项目审批、监管监察执法、安全检查、案件处理等政务公告公示制度。 

2.建立坚实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 

(1)建立安全生产支撑机构。整合现有的安全科技资源,努力形成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指挥、职业危害监测、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测等安全监管监察支撑机构。 

(2)推动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实施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对较大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援助与服务示范工程,协助中小企业建立起资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县级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加强高层次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对安全生产的智力支持。 

3.建设高效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推进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机构建设。加快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到2015年,县、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全部建成。建立健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县级救援队伍之间畅通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联合处置机制,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建立救援队伍社会性服务补偿机制,推动较小企业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2)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平台体系。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并做好各类应急预案有机衔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数据库,规范应急演练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实现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县政府应急办、有关部门及高危行业企业应急平台间互联互通;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预评估;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警机制及预警预报体系,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4.建立实施企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推动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制定完善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严格安全许可。建立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安全准入制度,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安全准入制度;加大对危险行业领域企业重组力度,进一步整合或淘汰浪费资源、安全保障低的落后产能,提高安全基础保障能力。 

(3)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与装备。坚决淘汰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 

(4)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优先推广应用安全监测监控、紧急避险、安全防护、特种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等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 

三、“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举措 

()面临的形势及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原有长期积累的安全问题也会逐步暴露出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给安全生产提出挑战。“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发展,一批工业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投产,在客观上发生事故的机率相应增大。 

2.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水平不高、能力不强、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在高危险行业和领域安全保障水平低的企业仍然存在,且短时间也难以根本消除。 

3.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基础建设滞后。装备不足,执法水平低,依靠行政管制、人盯死守的传统监管监察方式和手段,已不适应日益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任务。 

4.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短时间内也难以根本改变。经济结构转型中,化工、冶金、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将产生新的重大危险源。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拉动经济增长,能源原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交通运输量急速上升,企业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的愿望强烈,“三超”、“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总体水平不高,化工、冶金、建筑等传统产业和高危行业所占比例仍然过大。 

5.公众对自身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落后的安全保障能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的矛盾凸显。 

()采取的主要措施 

1.深化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制定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到2013年实施化工企业进园入区专项行动,新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园或工业园区中的化工集中区;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中的化工集中区必须施行安全评价制度;实施化工生产装置及储存设施自动化改造专项行动,到2012年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设施全部建立有效、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或安全仪表系统。 

2.强化冶金、机械、有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实施冶金、机械、有色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重点对煤气设施设备及检维修作业、重大危险源、受限空间作业等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自动报警与安全连锁改造专项行动,重点在煤气危险区域安装固定探头,实现连续监控检测,提高自动报警能力;推广使用安全连锁技术,提高自动化程度。 

3.改善工作环境和作业场所。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杜绝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职业中毒事故下降20%,职业病首诊报告10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放射性疾病;实施职业卫生申报制度,到2015年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85%以上;实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督促企业优先采用职业按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强化对职业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监督员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推动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产生严重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到2015年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5%以上;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到2015年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80%以上,粉尘、毒物等主要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4.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实施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全面推动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到2012年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到2015年建成县、乡镇、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数据库系统;建立隐患分级监管,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推行隐患登记、销号和查询管理;实施企业及班组安全培训工程,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到2015年达到100%;继续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将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职工技能等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乡镇政府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培训工程,到2015年乡镇政府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安全培训率达到100%。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5.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乡镇政府要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明确安全生产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在发展中落实安全,在安全中促进发展,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建立完善县、乡镇安全生产规划体系,以安全生产规划协调、统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安全发展。 

6.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进一步理顺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安全监管与行业管理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强化安全生产控制目标指标考核,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安全生产成效显著的乡镇和部门予以表彰或奖励;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加强乡镇、部门安全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管理考核监督机制;推行安全生产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在项目核准、工地审批、政权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予以限制和制裁。 

7.建立专项投入制度与长效投入机制。推进政策创新,把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法规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以经济政策调动市场资源,以宣传教育一道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的多方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建立与企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投入机制,逐步扩大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的覆盖范围;探索实行高危行业企业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加快推进矿山、化工、建筑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先行试点,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群防群治、风险共担机制。 

8.规范安全生产执法秩序。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有关配套规章制度,重点落实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从业人员资格准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加大安全投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问责、联合执法、执法绩效评估与奖惩等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建立完善事故伤亡赔付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大企业违法违规和事故成本。 

9.加强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单位和个人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和各种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对有效举报予以奖励;拓宽和畅通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社会公众的公开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舆论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整改。

推荐访问:静海县 规划 五年 【安监规划】静海县安全生产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