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铁东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时间:2023-05-20 12:27:02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铁东区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五年来主要成就及2007年工作回顾区第十五届人民政府任期从2002年12月至今届满。五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东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铁东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铁东区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五年来主要成就及2007年工作回顾

区第十五届人民政府任期从2002年12月至今届满。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城区经济保持强势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圆满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谱写了强区富民的新篇章。

——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07年,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是2002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4%;预计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是2002年的3倍,年均增长24%;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是2002年的9.6倍,年均增长53.7%;预计引进域外资金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是2002年的9.3倍,年均增长56.2%;预计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0.8%,是2002年的4倍,年均增长31.9%;预计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7%,是2002年的5.9倍,年均增长42.8%,经济总量在2002年基础上再造了“两个铁东”。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工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引进24个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市政府已把铁东区紧固件集群作为鞍山市八大产业集群之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建设重大商业项目45个,大德家世界、景子街、香港新世界百货竣工开业,家乐福、大福源、新玛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铁东,精品名店发展到600多家。2007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7%,是2002年的7.42倍,年均增长49.3%。新发展私营企业4318户,纳税超5000万元私营企业实现零突破,民营经济成为铁东发展的主力军。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实现创新。全面完成企业改制任务,五年累计筹集改制资金近2.6亿元,177户市转属企业和27户区属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科学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区荣获“辽宁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核准行政许可事项26项,认定非行政许可事项5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48.5%,软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撤并22家事业单位,24家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事业单位全员聘用率在全市率先达到100%。加强国有资产监管,103户行政事业单位纳入监管范围,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区面貌日新月异。高标准绿化烈士山公园和16个居民小区,改造84个旧小区,五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7.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3%,连续5年获得辽宁省“绿叶杯”竞赛先进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10处占道市场退路进厅,拆除违规广告牌匾1525块。清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环境卫生达到省一流标准。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取缔145台4吨以下燃煤锅炉,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绿色社区1个。

——社区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更加完善。五年共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扩建“一站四室”49处,75个社区“一站四室”平均面积由2002年的70平方米增加到462.6平方米;“一个中心、四大公司”社区服务体系得到国家民政部充分肯定,被誉为“铁东模式”在全国推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队伍发展到8133人,全天候治安防范网络基本形成;多渠道投资2360万元,全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2957个点位,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突出,五年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15.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的5.5%降到4.6%。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低保人员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教育跨越式发展,五年多元化投入1.8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10所,高标准建设操场18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华育中学小学从公办民助学校恢复公办学校并实现平稳过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中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市第一。实行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五年共引进各类人才620人。文体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五年新建163处健身场所,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成功举办全国“红双喜·万科杯”少儿乒乓球赛,我区成为辽宁省乒乓球训练基地,山南小学成为全国乒乓球重点小学。计划生育工作成果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五年保持负增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较好地应对非典、禽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扎实推进“10分钟健康服务圈”工程,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正在形成,居民健康水平有新提高,已进入辽宁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行列。高质量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机关办公条件有新提高,投资近1亿元,新建区机关、检察院、法院办公楼,增加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了优质、快捷的服务。此外,审计、交通、档案、物价、人防、兵役、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全国就业规范化管理工作示范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等24项国家级荣誉和59项省级荣誉,并连续四年荣获市政府综合工作指标考核城区组第一名。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全区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突破的五年;是全区人民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励精图治的五年;是铁东区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特别是即将过去的2007年,我们坚持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良好态势。

(一)全区经济高速发展,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一是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大关,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二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比上年新增收入1.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8,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新开工项目65个,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1.25,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四是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两年增幅高于100%,引进域外资金连续两年增幅高于25%,继续居全市城区首位,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二)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发展空间,初步破解制约铁东发展的瓶颈问题。坚持“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民居进小区”的发展方向,在2006年拓展有效空间112万平方米基础上,2007年又拓展城内外空间200多万平方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一是以鞍海工业走廊为承载地,新入驻达道湾工业产业区项目20项,入驻四达物流产业区项目2项,总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二是以城区和村屯改造为契机,拆迁危旧房等12片,改造3个村,可开发土地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三是推进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完成9户企业谈迁,腾出土地4.7万平方米。四是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国贸大厦、物贸宾馆等闲置资产有效启动,盘活资产总额5.6亿元,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

(三)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招商引资上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坚持以项目为核心,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年”,成立区项目综合服务中心和工业、商业两个招商局,先后组团29个,赴日韩、港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洽谈项目100余个,并成功承办了第十六届全国紧固件经济贸易和技术洽谈会。一是项目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区“四个一批”项目滚动发展到237个,比上年增长41%;总投资额186.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4个,比上年增长106%。二是工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引进年产3000吨耐磨耐冲击球磨机衬板等20个工业项目,是2006年的5倍,总投资额11.34亿元。三是物流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南京中豪威尔投资20亿元的东北化工建材城等2个物流项目落户我区。四是现代服务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引进23个亿元商业项目,开辟世界500强企业入驻铁东的先河。五是房地产项目实现新突破。44个房地产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凯圣凡尔赛等19个亿元以上地产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四)深化市转属企业改革,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一是规范企业改制取得新进展。10户改制企业已履行协议,职工“三险”全部接续,补偿金和内欠全部偿还;30户未完全履约的改制企业,已责令其限期整改。二是多渠道筹集企业改革成本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相关政策,通过企业搬迁、土地置换、级差收入等措施,共筹措争取改制资金1.7亿元,基本解决市转属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取得新进展。成立区企业离退休职工托管中心,4633名离退休职工全部与原企业脱钩,实行统一的社会化管理。

(五)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规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绿色铁东建设进一步加强。争取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栽植树木2.87万株,绿篱、花卉356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1.48万平方米,高标准绿化3个居民小区。二是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取缔非法占道经营182处和店外经营86户,依法取缔了烈士山夜市,7处暂保留占道市场实行限时限界限位经营。三是城市社会功能不断完善。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烈士山公园山体和英泽湖周边进行亮化改造。结合危旧房改造,千方百计争取市政府支持,新建11个农贸大厅、12个社区“一站四室”、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会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资产价值1.8亿元,是全区前20年的总和。

(六)打造精品社区取得可喜成果,社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一是社区硬件建设有新提高。瞄准全国先进,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精品社区。投入1000万元,改造9个社区硬件设施,5个社区达到国家级标准,5个社区达到省级标准,我区被评为辽宁省和谐文明社区建设示范区。二是社区服务有新成效。新兴街道“错时工作法”在全省推广。站前街道社区共建公众参与项目全面启动,成为承担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和亚洲基金会合作项目任务的试点单位。三是养老服务社会化有新进展。积极构建区、街、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新建1处老年公寓、2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12处社区养老服务站,成为辽宁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

(七)民本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谐铁东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群众安居有新进展。全力推进第二批危旧房改造,拆扒84栋危旧居民楼,涉及动迁居民3505户。筹措1700多万元,对危旧房改造中特困、大病、孤寡、残疾等四个方面弱势群体实施全方位救助。13个回迁安置小区全面开工建设,6个安置小区回迁楼已封顶,二一九小区、正义小区动迁居民年内将实现回迁。二是就业再就业工作有新突破。在全市率先实行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3.3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新成效。预计完成社保基金征收6800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4%。88户困难企业3628名职工参加城市合作医疗。深入推行以劳代赈的低保救助援助模式,全区低保对象比上年减少12650人。四是着力解决冬季居民供暖问题。投入200多万元,改造弃管房和区房产局所属自管房的供暖管网,为居民群众冬季供暖提供保证。

(八)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取得新进展。按照创城标准,涉及我区的223条标准已达标206条,达标率为92%。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投入科技资金430万元,列入市、区重点科技项目17项,继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区荣誉。三是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圆满完成“六三”学制转换,初中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成功承办“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暨成果交流会”,荣获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75个社区与31所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社区教育工作荣获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教研、德育全面加强,中小学健康工程深入开展,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成功转型,正在向全国教育先进区迈进。四是文化体育事业有新进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铁东区基层中心投入使用,购置高标准广场文化活动舞台,并发挥面向社区、服务居民的文化平台作用。在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上,我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共获金牌1枚、银牌8枚、铜牌5枚。五是医疗专科特色服务有新进步。投入245万元,重点推广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顺利通过“辽宁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特色示范区”评审验收。六是平安铁东建设取得新成果。加大对各类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刑事案件比上年减少307件,发案率下降16%。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工作受到国家公安部、省公安厅的充分肯定。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治理行动,积极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信访事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217项。我区获得省平安区三连冠,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平安城区”。七是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区第四次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省双拥模范区。

(九)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2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56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见面率和满意率达100%。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面开展“五五”普法宣传。二是政府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出租及转让等经济活动,全部按制度和程序规范操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逐步完善。领导干部离任全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三是政府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增强。政府班子及成员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执行中纪委的“八个禁止”,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很多机关干部只争朝夕,忘我工作,“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成为政府工作的真实写照,政府工作运转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我们有效破解了制约铁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全区已经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铁东区十五届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级老领导,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驻区各单位和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铁东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与沈阳、大连中心城区比还有一定差距,新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工业经济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和拉动作用的骨干龙头企业还不多;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在一些领域还没有彻底解决,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社会和谐任务还比较繁重。三是社会基础设施还需逐步完善,承载社会功能的设施还不够多。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工作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铁东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时期。新一届政府特别是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与强者为伍,向发达看齐,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以新的思路谋划发展,以新的举措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活跃、文明、和谐的新铁东,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率先隆起、构建和谐铁东”为主题,围绕建设“经济异常活跃的先锋区、城市形象的品牌区、平安和谐的首善区和文化旅游强区”的发展目标,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总量倍增,率先实现经济隆起。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区经济布局更趋合理,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又好又快,为全市经济隆起做出更大贡献。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07年翻一番。五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引进域外资金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

——产业结构优化,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传统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到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亿元,年均增长15%,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00家,培育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5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20家,打造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紧固件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贡献份额明显提高。

——城区功能完善,建设鞍山宜居城区。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城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到2012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8平方米,进入全国园林城区行列;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成为鞍山最适宜居住的城区。

——社会建设加强,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打造全国基础教育强区,素质教育深入扎实,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教育进一步强化,公共教育均衡发展。到2012年,优质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基本形成。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协调发展,进入全国健康城区行列。

——构建和谐铁东,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社会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率不断巩固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争创全国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先进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基本民生需求全覆盖。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程度。建设精品社区,全区所有社区都达到市级以上先进标准,其中三分之一的社区达到省级先进标准,三分之一的社区达到国家级先进标准。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共安全状况良好,城区居民安居乐业,创建全国平安城区。

2008年政府主要工作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实现经济率先隆起、构建和谐铁东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46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2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37.5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20%。

2008年,区政府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发展主导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商贸发达的产业优势,适应消费需求,着力提升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调整完善商业业态,提升商业档次,拉动经济增长,加快鞍山建设辽宁中南部地区商贸中心进程。

立足提高产业层次促进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先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支持企业、公共事业机构的服务外包,提高现代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充分发挥我区寸土寸金的区位优势,发展先进、淘汰落后,推进服务项目、产品、方式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站前近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建设,进一步做好在建的四隆大厦、财富中心、卓展百货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北辰酒店周边等地块开发改造,推动高档商务楼宇建设,完善商业设施,力争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入驻中央商务区。

立足完善产业布局促进发展。强化功能优势,壮大发展规模,逐步形成与“四区”功能定位相协调的产业发展布局。依托胜利南路已形成的商业优势,推动品牌发展,确保家乐福、苏宁电器铁东店、国际前沿、天兴百盛等项目竣工开业,积极推进大商新玛特、香格里拉五星级酒店等一批旗舰店建设,打造胜利南路商业精品带。依托恒治新东方、凯圣凡尔赛、向阳家园等商居楼宇建设,引进大福源超市和商业名品名店,发展图书音像、广告设计、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打造解放东路商业文化产业带。利用建国南路的改造契机,借助火车站货场和辽南市场开发改造,推进新加坡政府海外投资集团投资20亿元的二十一世纪广场项目,打造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商业步行街。利用新华街拆迁改造契机,引进国内外知名风味食品企业,打造现代时尚餐饮与传统风味小吃并存的休闲美食街。利用现有和即将改造的较大地块,在市体育场、营城子分区、后峪师范学院等区域,规划引进和建设知名大型连锁超市,以此完善服务功能,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形成点、线、面、网纵横交错的商业网络。

立足优化服务环境促进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在企业市场准入、市场经济秩序、生产经营活动、生活服务配套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服务,切实打造服务周全、竞争有序的区域发展环境。帮助民营企业用足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用好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民营企业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创造自主品牌,形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民营企业集团,促进民营经济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发挥区、街科技创业中心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充分利用金融服务平台和风险投资服务平台,及时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融资担保和技术服务。继续坚持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企业座谈会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企业上门走访、专题问题协商等“零距离”服务,随时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实施空间和项目一体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强化招商引资实效,力促新空间对接大项目,积蓄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注重载体建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缓解瓶颈约束,努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仍是我区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积极有效推进城区开发改造,抓好新华街、五交化等拆迁地块收尾,做好建国南路地块、后峪村、营城子分区的拆迁工作;积极承接长大社区、基建社区、湖南街社区等3片地块、占地7.6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拆迁任务。推进矿工路两侧23户企业、占地18万平方米的谈迁工作,使其尽早搬迁改造;加快北辰大厦、银座大厦等闲置资产存量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嫁接,盘活资产存量,启动区域内30.5万平方米闲置资产。以鞍海工业走廊为载体,充分利用城区外发展空间,加快南京中豪威尔投资20亿元的东北化工建材城建设,继续引进物流项目,抢占四达物流产业区空间。借助鞍钢线材技术改造、原材料供应充足便捷的优势,引进更多的紧固件企业,打造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紧固件集群。同时,围绕鞍钢上下游产业链,积极发展新型工业,争取再引进10家工业企业,抢占达道湾工业产业区空间。

继续实施项目攻坚年活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招商激励机制,健全项目评估、储备、推进机制,推动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达产。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调动全区上下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并充分借助国内外大型经贸活动,做好点对点招商、以商招商、优势招商和代理招商,不断提高铁东知名度和招商吸引力,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围绕全区五大支柱产业,洽谈谋划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全区“四个一批”项目力争达到280个,其中谋划招商40个,洽谈推进60个,开工建设80个,竣工投产100个。全年引进域外资金15.6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2300万美元,比上年计划增长41.5%。

三、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树立中心城区新形象

抓住鞍山市创建文明城市重要机遇,致力高水平建设和高效能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的绿色铁东。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注重城市功能与形象的提升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和多方投入,整体改造烈士山公园,加强12个新建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造10条街巷路;进一步完善铁东区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4000平方米铁东区档案馆,确保“三馆一中心”年内投入使用。

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环卫设施建设,提高环卫装备水平。强化日常管理和检查评比,推广“黄马夹”进社区环卫专业一体化保洁方式,落实门前“四包”,建立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主干道和街巷路保洁水平,努力为居民群众创造洁净的生活环境。大力整治违章占道、店外经营,严格规范临时占道市场经营时限,确保全区主次干道秩序良好、环境整洁。继续推进全区主次干道房屋立面、广告牌匾整治,完成胜利路、二一九路、园林路等道路两侧居民楼窗罩整治工作,推广胜利街道整治楼道环境经验,提高城市环境品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集中供热,拆扒城区内6吨以下燃煤锅炉。30家大中型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器,200家中小饭店实现高空排放。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40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20吨以内,烟尘排放总量控制在80吨以内,努力实现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81%以上天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推进园林城区建设,栽植树木2万株,栽植绿篱2.5万株、花卉 150万株,新植和补植行道树15条,新建绿地8处,高标准绿化小区3个,并完善绿化养护措施,实行责任制,确保栽植树木成活率。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安静小区创建活动,新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省级安静小区3个。

四、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格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完善义务教育法定投入增长保障机制,设立薄弱学校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承办好全国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队伍和名校工程,打造全国知名学校,培养全国知名教师,努力创建全国教育先进区。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治理“三乱”。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在营城子分区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建、改建二一九小学、二十六中学等教学楼,新建100间多媒体视听室。发挥社区教育专职干部作用,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巩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成果。

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卫生四大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扩面达标工作,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国家级标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六位一体”功能,稳步推进首诊制、双向转诊制,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医院公共服务职能,支持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植专科特色,打造城区医疗品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争创全国健康城区。承办好全国部分城市城区卫生改革研讨会。推进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管理服务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促进文体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强基层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达标率100%,社区每万名居民建有500平方米活动场所。大力繁荣文体事业,积极推进文体体制改革,促进文体事业产业化发展。以迎奥运为契机,组织开展好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

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教育。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和公民文明旅游活动。大力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围绕鞍山市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广泛开展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五、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努力构建和谐铁东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铁东的重中之重,让群众安居乐业,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就业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开展充分就业社区、“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活动,加强就业指导与普惠制培训。加大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范围,加快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做好人口变动和劳动力就业状况统计调查工作,开展投资新上项目就业评估,着力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全年实名制就业35000人,实名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000人,实名制培训进城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300人,培训创业人员380人,争取更多“零就业家庭”实现双就业。

大力提高社会保障和扶贫帮困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困难企业职工城市合作医疗保险,抓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健全社保基金稽核制度和征缴管理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使参保人员缴费率达到90%以上,力争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10%,保险基金征缴额增长10%以上。全面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推进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探索建立失地有新房、失地有保障、失地有工作、失地有补偿的“四位一体”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巩固和完善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救济”制度,建立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生活救助应急机制,确保社会救助覆盖到每户困难家庭、每个困难居民。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不断增强区、街“扶贫超市”救济功能;积极争取增加廉租房数量,努力解决一批特困群众的住房问题;继续落实对困难家庭子女上学“两免一减”政策。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慈善意识,筹集社会资金用于社会慈善事业。

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认真落实《铁东区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通过新建、改造和置换等方式,使更多社区达到国家、省、市先进标准;广泛开展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社区服务,实现社保、就业、低保等“一站式”服务,社区服务设施全部向社区居民开放,确保70%以上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提升社区在增进社会和谐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总结社区建设新理念和新经验,推广站前街道“社会化经营社区”新模式和园林街道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全区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做好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扩大直选面,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

积极推进平安铁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完成社区公共部位治安视频系统建设。完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提高警务工作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以及暴力犯罪,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和“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积极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区。加强禁毒工作,创建辽宁省无毒区。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和非法传销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执法力度,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安全检查,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加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工作,抓好司法所建设,积极争创全国人民调解先进区。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首办责任、领导接访、信访督办等制度,建立起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努力把群众信访诉求解决在初始阶段、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以提高行政能力为核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建设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

努力建设以民为本的责任型政府。坚持执政为民,满怀深厚的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府的主要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作为政府的不懈追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在确保刚性支出的基础上,加大对义务教育、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力度,集中抓好回迁房建设、占道市场退路进厅、打造精品社区等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努力建设民主文明的法治型政府。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提高广大市民特别是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深入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做好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化政务公开,拓宽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主动接受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行政执法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政府公信力。

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努力使政府每一位成员都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善谋事、干成事的忠诚的人民勤务员。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国有资产有效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租、出借、出让,资产收益全部纳入非税收入管理,全额上缴财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服务承诺制度,逐步推行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努力营造文明、高效、优质的行政服务环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规定,进一步健全惩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政府公务人员勤政廉洁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活跃、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铁东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东区 政府工作报告 铁东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