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全文)

时间:2022-07-01 15: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全文)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6篇

第1篇: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卢 立

  2005年11月中旬,苏州市委九届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出了“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本文试结合苏州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什么是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苏州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

  最近,国务院研究室一位领导来苏州调研。他在考察了我市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后,高兴地说:“什么是新农村?这就是新农村!”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按照小康目标,苏州许多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已经形成了新农村的雏形。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由农户在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里自我建房的阶段。当时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民收入的增加,许多农户纷纷要求新建或翻建住房。于是,一些镇村规划了一批农民新村(集中居住点),通过宅基地置换和新批宅基地,由农户自行出宅建造新的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老三靠”,即:靠农村自我发展、靠集体自我积累、靠农民自我投入,走的是一条“内生型”发展的道路。由于基本上没有得到财政扶持,单纯靠农村自我投入,这些农民新村的规划建设水平较低,配套设施十分落后,实际建设的都是一户接一户、一排连一排的“排房”,出现了“室内装修很豪华、室外环境脏乱差,进门可以穿拖鞋,出门却要穿雨鞋”的状况。目前,这些农民新村大多已经淘汰,有的已进行了“二次拆迁”。
  第二阶段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在政府主导和财政扶持下开展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阶段。九十年代中期,我市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当时明确规定,凡是财政实力较强的镇和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都要重新规划建设中心村;
而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和原有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都要进行老村改造。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康博村、蒋巷村等一批现代化新农村,涌现了和甸村、梦兰村等一批老村改造的典型。但是,在面上一些地方,由于新村建设的规划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相脱节,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二次拆迁;
再加上由于单纯依靠政府和集体投入,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大多数农民新村的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出现了“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象城镇;
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象农村”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近几年来,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推进农村城市化,以农村十项实事为抓手来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在规划上,不再就农村而农村,而是根据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按照城镇体系规划,在拆迁和预拆迁过程中,统一规划建设新型社区。这些社区定居的不仅是农民,也包括城镇居民和外来人员。因此,不再使用农民新村的名字,而是象城市社区一样,冠以“晟泰花园”、“大唐新村”的名称。二是在投入上,不再仅仅依靠“老三靠”,而是主要依靠“新三靠”,即:靠工业化推动、靠城市化带动、靠市场化拉动,走的是一条以“外生型”为主的道路。通过开展市场化运作,实行以房换房、“拆一还一”,做到了政府、集体、个人三个基本不出钱。至今全市已建成360多个以多层建筑为主、配套设施齐全、环境十分优美的类似于城市中高档居民小区的新型社区。三是在管理上,不再仅仅靠临时突击,而是建立了“三清”、“三绿”、“三改”等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三清”就是清洁河道、清洁村庄、清洁家园。到2004年底,全市共疏浚整治河道2255条、1536公里,完成土方1670万方。同时,每个村庄都建立了公共厕所、垃圾箱,配备了专职保洁队伍。“三绿”就是建立绿色基地、绿色通道、绿色家园。2004年新增绿色通道5.33万亩,绿色基地3.25万亩,绿色家园3.76万亩,合计新增绿化面积12.34万亩。“三改”就是改水、改厕、改路。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以县(区)为单位一市一厂的区域集中式供水。农村无害化改厕覆盖率已达到82%。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农村道路基本实现了刚性化、灰黑化。四是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初步建立了以“五有五无”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五个无:无农业税收、无乱收费、无摊派、无筹资筹劳、无拖欠工资。从2003年以来,全部取消了列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内的农民负担项目,不再实行“两工”制度,取消了“一事一议”,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合同内“零负担、零缴费”。五个有:人人有技能、人人有职业、人人有保障、家家有物业、户户有股份。在全市农村全面建立了就业登记和培训制度,年培训农民超过100万人次。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达到了194万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全面建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已连续多年达到90%以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去年共有18580户、40464人,领取低保金2916万元。至2005年6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62.4万人,参保率为81%;
全市农村老年居民按月享受基本养老待遇和社会养老补贴人数达到70.7万人,覆盖率为88%。到2005年9月底,全市已建立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163个,土地股份合作社86个,专业合作社211个,富民合作社177个,专业协会131个,累计入社农户17.09万户,41.03万人,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5.7%。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04年已达到7503元,比上年增长12.3%。2005年预计可达8300元,增长10%以上。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事业有了显著进步。

  回顾以上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1、苏州的新农村建设,不是就农村建农村,将旧的农村改造成新的农村,而是紧紧围绕城乡统筹、两个率先、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来进行的。因此,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必须与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相配套、相协调。否则就会造成重复建设、二次拆迁。
  2、苏州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新型社区建设上,不是单纯靠政府、集体和农户个人投入,而是将“老三靠”与“新三靠”结合起来,将“内生型”与“外生型”整合起来。对此,我市昆山、太仓已形成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引进市场机制,就可以实现“三赢”。
  3、苏州的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就村庄建设而搞村庄建设,而是将新村建设、环境整治、就业创业、身份转换、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整合起来,整体推进的。因此,已使绝大多数农民分享到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农民身份的含金量已经超过了普通城镇居民。

  我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困惑。

  1、新农村的含义问题。所谓农村,就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户为了生产和生活方便而自然散居的地区。主要有四个特征:以农业为主,依山傍水、紧靠耕地自然散居而形成村落,村落内部的居民具有密切的宗族关系、亲属关系,具有良好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然而,过去和现在我们苏州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围绕改造农村来进行的,是把农村城镇化。因此,在农业地区如何真正建设新的农村,至今尚未破题。
  2、新农村的规划问题。我市已经形成了工业布局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但是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农业区域规划。与此相适应,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在工业规划区、城镇规划区内,推行农村城镇化的规划,但是尚未形成真正的新的农村建设规划。也就是说,由于农业究竟放在哪里没有确定,新的农村建设在哪里、如何建设也就无从着手。
  3、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对于工业规划区、城镇规划区内的农户,通过拆迁和预拆迁而建设、安置到新型社区的资金投入问题,昆山、太仓已建立了市场化运作机制,较好地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但是,这一成功经验尚未在全市全面推广。尤其是对于农业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我们尚未找到解决办法。
  4、新农村建设的土地问题。对于通过拆迁和预拆迁建设新型社区的建设用地,我们主要是通过征地的办法来解决的。但是,目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省里下达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过紧,大多数地方无法安排新型社区建设用地。二是集体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滞后,该项政策至今尚未落实。三是宅基地置换政策规定只能先复耕后使用,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地从哪里来”,已成为制约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5、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体制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至今没有明确一个主管部门、责任部门,而是分属规划、建设、土地、房管、农办等多个部门、实行多头管理。于是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互相推诿、互相制约的问题。尤其是在地级市,有关部门考虑市区的多,考虑农村的少;
听从条线指挥的多,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的相对较少。这也是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苏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色

  2005年11月,苏州市委九届十次会议提出了“建设苏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苏州特色”这个词含意深刻、意味深长。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苏州特色,是在与全国各地横向比较中体现出来的,也是为了体现自身特点、解决自身不足而表现出来的。
  在横向比较中,新农村建设的苏州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背景相同,基础不同。全国各地的新农村是在我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处于两个趋向(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的第二个趋向大背景下进行的。苏州在总体上也是如此。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程度上,苏州已经处于从初步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发展的阶段。2004年,苏州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57992元,三次产业结构已发展为:2.2%:65.7%:32.1%。因此,苏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基础。
  2、目标相同,起点不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苏州也是如此。但是,在起点和目标值上,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是围绕小康目标来进行的。而苏州是在2005年基本完成省定高水平小康指标的基础上,围绕“两个率先”第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来进行的。例如,全国大多数地方的“生活宽裕”目标是指,到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而苏州的目标是,到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3000元。也就是说,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是“奔小康”,而苏州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基本实现高水平小康基础上“奔现代化”。
  3、道路相同,对策不同。就全国而言,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城乡统筹之路,坚持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苏州也是如此。但是,在具体对策选择上,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农村集体经济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已经具有较高水平,苏州的城乡统筹可以在村级内部统筹、镇级镇村统筹、县级城乡统筹、市级城乡统筹等多个层面上同时展开,同时要在原有基础上,坚持在工业规划区、城镇规划区内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农业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自身纵向角度来看,针对城乡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新农村建设的苏州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空间形态上要城乡有别--要使城市更象城市,农村更象农村,形成“城市群+新农村”的空间布局。过去,由于齐头并进式地发展农村工业,遍地开花式地发展小城镇,再加上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民的居住城镇化滞后于就业城镇化,导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出现了城镇集聚度低――城镇不象城镇,农村集聚度高――农村不象农村的格局。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根据城市化要求,把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上的农民集聚到小城镇,形成由一个中心城市(苏州)、五个副中心城市(县城)、若干个小城市(中心镇)构成的城市群,而在城市与城市的连接点、隔离带上星罗棋布地构筑一批以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为重点的新农村。
  2、经济形态上要城乡互动--农村为城市提供土地、劳力、人口、生态环境和休闲场所,城市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农产品市场和财政转移支付。过去一度时间有的地方单纯推进城镇化,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索取过多,结果小城镇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农村却出现了严重萎缩。而事实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双向互动的,是双向互补的。试图单纯以任何一方来带动另一方都是不足取的。因此,在强调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同时,必须增强农村为城市的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将新农村建设融入到城市化中来,促进农村的繁荣。
  3、社会形态上要城乡一体--硬件上:加强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软件上:加强农村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过去一度时间,一些地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空间形态上城乡一样化,例如在纯农业地区建造农民集中居住的、类似于城镇居民小区的农民新村,结果给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上增加了成本、增添了困难。而事实上,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在城乡社会形态上一体化。也就是说,要使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农村地区,既能保持农村田园风光,又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三、苏州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1、要科学地确定苏州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对象是行政村,也就是要对现有的行政村进行改革改造和促进发展,但发展结果并不是要把所有的行政村都建成新的农村,而在根据行政村的处所和发展方向,进行分类指导,要制定产业规划,实行地区分工,将现有的行政村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工业规划区和城镇规划区内的,要加快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新型社区和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二是在工业规划区、城镇规划区外,以工为主的行政村,要根据当地的规划重新定位,或者融入规划区,或者自我发展成为小集镇。三是在纯农业地区的行政村,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规模经营,逐步将与农业无关的工业企业和多余的农户搬迁出去,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自然资源,使这些地区真正成为既能保持农村田园风光,又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要科学地制定苏州新农村建设的布局规划。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一个以苏州为中心城市、五个县城为分中心城市、若干个小城市(中心镇)组成的城镇规划体系。但是,行政村的建设规划尚处于由各村根据本村情况自行制订的阶段。其中一些村庄规划,从局部来看是合理的,但是放到全局来看则往往是不合理、不协调的。为此,建议按照苏州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布局规划,重新自上而下地进行修订。其中,凡是地处工业规划区、城镇规划区的村,应由其所在城镇统一制订新型社区建设的规划,将其纳入城镇体系。这些地区不宜象过去那样划定一个区域,让农民自我建房。凡是地处纯农业地区的村,要根据建设农业保护区的规划和进度,逐步将与农业无关的工业企业和多余的农户搬迁出去,对此政府可以参照预拆迁的办法进行安置。这些地区也不适宜象过去那样划定一个区域,让农民自我建房。对于纯农地区农户因子女结婚、分家等原因确实需要建房的,可以在农户之间进行有偿调剂,或者由镇里将预拆迁安置出去的农户的住房,进行作价转让。必须指出,纯农地区不宜搞大拆大建的新村庄建设。这是因为,从需求来说,纯农地区并不需要过多的农民和农房,否则将固化兼业农户、影响规模经营。从投资来说,建设一个新村需要上亿资金,农民本可用于投资的积累资金将变成住房消费支出。从操作来说,第一二批可以实现,但最终难以真正撤消整个自然村,相反会增加土地占用。从环境来说,农村田园风光将荡然无存。因此,对于这些地区应分二步走,第一步搞好旧村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第二步逐步减少农户、减少农房,促进规模经营。
  3、要科学地选择苏州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对于农区和非农区两种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地方政府应选择不同的投入机制。对于地处工业规划区、城镇规划区内的新型社区建设,应该全面推广昆山、太仓的做法,在拆迁和预拆迁过程中,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以房换房、拆一还一。为此,要尽快出台《苏州市农村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对于地区纯农业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由政府投入为主,集体加以补贴,农户适当承担。其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应以政府投入为主。考虑到这些地区的农户将逐步搬迁,因此不宜再搞新村建设,而应着重搞好老村改造,加强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优化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
  4、要科学地展开苏州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一是要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出台农村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宅基地置换政策,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地从哪里来”的问题。二是要创新农村经营管理制度,加快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富民合作社。三是要完善农村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彻底非农化转移,加快失地农民保障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并轨。四是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体制,建议将该项工作纳入农村十项实事,由市农村十项实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第2篇: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特色社会主义救中国

摘要

国情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也就呈现出多样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检索词: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 经济 文化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平静地度过了它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但1840年以后,中国的境遇开始发生巨大的改变。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民不聊生。中华民族蒙受着巨大的屈辱和灾难,国家濒临灭亡的边缘。面对着存在“亡国灭种”实际危险的严峻局面,那些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有志之士把“振兴中华”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历史任务提了出来。

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力量,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实现国家的富强,提出并实践过各式各样冀求走向民族复兴的救国方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农民、封建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这些运动和变法在腐朽而保守的封建专制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很快败下阵来。;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由于领导这场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仍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一次次的失败表明, 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不可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社会主义独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的全新道路,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崭新发展阶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选择的救亡图存、发展复兴之路。然而,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明确了走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特色社会主义改变民主政治进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人民民主始终成为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革命形势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化,解放区革命政权性质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由参议会制度向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转变。在争取建立人民政权的斗争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政治主张,创造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参议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形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新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根据选举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广大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广泛权利和自由,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

我国的民主政治新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探索和逐步形成,其间充满艰辛。实践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万众一心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才能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珍惜中国人民争取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成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对历史和人民的尊重,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

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中国经济进程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正处于封闭的自己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状态 ,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初探,虽然当时经过洋务派的争取颁布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由于他只是对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没有触及政治上层建筑,所以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都对当时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原来的封建租佃关系使农民在名义上有了自己的当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而《资政新篇》的颁布充分代表了当时一部分先进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认识,并且尝试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而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但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也宣告了其经济改革的破产。

虽然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要求“民族独立,民权解放,民生发展”为中国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道路指出了正确道路,为1912年后中华民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中国经济的真正胜利还是要取决于改革开放的功劳。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发展始终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实现了由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城乡和区域结构逐步趋向协调,收入分配结构打破了平均主义的传统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党中央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空前增强,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中国文化进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把文艺事业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精心领导,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战略思想,做出新的决策部署,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一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文学艺术作为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强大武器,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确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积极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挥了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了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另一方面,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的基本结论,鲜明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样的路、朝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性阶又一转折段。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文化,最重要的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发展了的实际与时俱进,体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有益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中华儿女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全社会智慧力量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道路的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臆测,更不能割断。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道路的选择,是由中国近代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决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主动顺应历史趋势,并在承继下来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实践选择和开辟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第3篇: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JZ〗拉美所副所长、研究员〓江时学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我们应该了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HT3F〗1961年4月16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群众集会上宣布,古巴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这标志着古巴革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古巴领导人经常说,〖HT3H〗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应该符合古巴的国情,古巴可以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其模式。由此可见,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都可被视为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HT3H〗

  

一、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似之处

  

〖HT3K〗

  

1.古巴也强调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地位。〖HT3H〗卡斯特罗等革命家同样强调古巴共产党的领导地位。〖HT3F〗古巴共产党是由3个革命组织于1961年6月合并而成。与中国不同的是,古巴不允许除共产党以外的其他政党存在。古巴宪法规定,“由工人阶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锋队组成的古巴共产党,是国家和社会的最高领导力量,它组织和引导朝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前进的目标的共同努力。”卡斯特罗认为,古巴共产党“概括了一切,集中体现了我国历史上一切革命者的理想,具体体现了革命的思想、原则和力量”,“党是今天古巴的灵魂”。1997年召开的古共五大进一步强调了古巴不搞多党制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卡斯特罗曾对外国记者说:“如果古巴出现两个政党,那么一个是革命的党,另一个则是美国佬的党。”在谈到古巴的一党制时,卡斯特罗说,“在我们这个半球某些我不愿提名的国家里,那些美国式的竞选花费几千万美元,有时是几亿美元。形象顾问们教导候选人如何梳头、穿衣、面对大众,以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一切就象是一次狂欢节、一幕真正的闹剧、一场戏……”。



  

〖HT3K〗

  

2.古巴也把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手段。〖HT3F〗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对中国和古巴走上改革之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促使中国走上改革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处于次要地位。而在古巴,促使其走上改革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生的苏东剧变,是影响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在此前的几十年时间内,古巴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于以苏联为主的经互会的援助。苏东剧变后,古巴的外部援助不复存在,古巴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打击。在1991~1994年期间,古巴经济下降了35%,进口减少了75%,其中石油进口下降了50%;
古巴人的热摄入量从2800卡路里跌落到1735卡路里。



  



  

美国对古巴遭受的经济困难幸灾乐祸。一些美国人甚至认为,卡斯特罗领导的社会主义古巴立刻就会垮台。〖HT3H〗面对“特殊时期”的困难和美国的压力,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走上了改革之路。1991年召开的古巴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初步设想。199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在纪念攻打蒙卡达兵营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宣布了允许本国公民持有美元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因此,1993年被视为古巴改革开放的开始。卡斯特罗等古巴领导人曾在许多场合说过,只有改革才能使古巴渡过难关,才能粉碎美国的封锁。



  

〖HT3K〗

  

3.古巴同样坚持公有制。

  

〖HT3H〗在古巴,非公有制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非公有制部门的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已从1981年的8%提高到2000年的23%;
公有制部门中的就业人数比率相应地从91%下降到76%。〖HT3F〗当然,与中国相比,其发展速度还很缓慢。



  

〖HT3H〗

  

古巴领导人坚决反对私有化。卡斯特罗曾说过:“我们不想通过私有化在古巴建立一个富人阶级,因为这一阶级会获得巨大权力,会反对社会主义。”他认为,“一个国家用它的财产和自然资源的私有化换取外国投资是很大的犯罪,等于把第三世界人民的生活资料廉价地、几乎是无偿地交了出去,将把他们引向更为便利、更加自私的新式的再殖民化”。



  

〖HT3H〗

  

二、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差异

  

〖HT3K〗

  

1.古巴特色社会主义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HT3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中国不同的是,古巴似乎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古巴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97年10月召开的古共五大在其核心文件《团结、民主和捍卫人权的党》中称,古巴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马蒂学说和卡斯特罗思想为指导的政党。这是古巴共产党的文件第一次使用“卡斯特罗思想”的提法。然而,至于什么是卡斯特罗思想,古巴共产党似乎没有给出答案。这或许与卡斯特罗等领导人不够重视理论有关。例如,卡斯特罗在与法国记者格纳西奥·拉莫内进行著名的“100小时访谈”时说:“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待发展,……理论并不总能解决问题。”

  

〖HT3K〗

  

2.古巴不搞市场经济。

  

〖HT3F〗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而古巴不搞市场经济。卡斯特罗说,“有人想,市场应该解决一切问题,但市场是一只发了疯的、野蛮的畜生,谁也控制不了它。人不能让非理性支配,也不能让盲目的规律支配”。“我们不能将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寄托在市场盲目的规律上”。他认为,“在我们搞社会主义的时候,经常用资本主义的那些方式。这是我们最大的忧虑之一。因为,如果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以资本主义方式为手段,就会迫使所有的企业相互竞争,就会出现到处收买财物的强盗企业、海盗企业”。2008年2月27日,古巴驻华大使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说,〖HT3H〗古巴“是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提法不重要,采取更多措施打开国门、吸引更多外资并做出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重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不会改变”。〖HT3K〗

  



  

3.两国改革的成效不尽相同。〖HT3H〗古巴的改革开放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古巴成功地克服了“特殊时期”的各种困难,保住了社会主义江山。其次,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古巴经济开始复苏。〖HT3F〗1999年和2000年,古巴经济增长率均在6%以上。此后几年虽有下降,但在2004年又达到了4.5%。〖HT3H〗第三,国民经济多样化程度在不断提高。〖HT3F〗除传统的蔗糖业以外,旅游业、渔业、矿业以及与生物技术、制药和医疗设备生产相关的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HT3H〗第四,对外经济关系多元化正在形成。〖HT3F〗除美国以外,古巴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经贸往来。



  



  

在中国,看病难和上学难等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但〖HT3H〗在古巴,全民义务教育和全民免费教育早已惠及每一个人。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数值为0.838,跻身于“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居世界第51位,在拉美排名第7位。〖HT3F〗中国为0.777,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排名居第81位。从中国与古巴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看,出生时预期寿命(岁)1970~1975年和2000~2005年中国分别为63.2和72.0,古巴分别为70.7和77.2;
成人识字率(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百分比)1995~2005年中国为90.9,古巴为99.8;
小学、中学和大学入学率2005年两国分别为69.1和87.6;
医生(每10万人拥有量)2000~2004年两国分别为106和591。可见,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古巴的成就优于中国。



  



  

但是,与中国相比,古巴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在中国,大大小小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在古巴,许多商品(包括食品)却依然实行定量供应。据美国美联社2007年5月31日报道,在古巴,每人每月得到的定量供应是:6镑大米、10盎司干豆(1盎司=28克)、3镑白糖、2镑红糖、4盎司咖啡、2杯菜油、10个鸡蛋、12盎司盐、1块肥皂、1条牙膏、8盎司意大利面条、1镑饼干、10盎司鱼、8盎司可可粉、8盎司鸡肉、1镑其他肉、30个小面包、4盎司土豆、1瓶洗衣液。



  

〖HT3F〗

  

古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欠协调问题。有人说,“在古巴,做一个心脏移植手术比得到一片阿司匹林容易,得到一个大学文凭比得到一支圆珠笔容易”。这既反映了古巴社会发展领域的成就,也表明了古巴“短缺经济”的严重性。〖HT3H〗当然,古巴人民生活尚未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之一就是美国对古巴实施的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封锁。



  

〖HT3K〗

  

4.两国改革的步伐有明显的差异。〖HT3F〗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的“经济自由度指数”称,古巴经济的“自由度”仅为27.5%,是世界上管制最“严厉”的经济体之一(排名第156位,仅在朝鲜之前)。中国经济的“自由度”为52.8%,在世界上排名第126位。这一指数专门衡量企业经营、贸易、财政、政府规模、货币与金融、投资、财产权、劳动力等领域中的经济自由度。由于美国传统基金会持右翼立场,对社会主义国家有很深的偏见,因此,国际上对“经济自由度指数”的公正性有不同的看法。但从该基金会对中国和古巴的“经济自由度”的评判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经济自由度”高于古巴。换言之,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方面,古巴不及中国。



  



  

古巴领导人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似乎过多地强调稳定,因此,在许多领域中的改革步伐很慢。例如,直到最近,古巴才允许商店销售微波炉、DVD、手机、电脑和电动脚踏车等商品。而这些商品在中国极为普通。中国的住房和工资改革早已完成,而古巴直到最近才颁布了关于住房和工资改革的新条例,使古巴民众能转让房屋的使用权,政府对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将不设限制。



  

〖HT3K〗

  

5.古巴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HT3F〗尽管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越来越严重,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改革。而古巴领导人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最担忧的就是收入分配不公。因此,古巴不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结果是,私人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活动仍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据报道,在古巴的私人餐馆内座位不得超过12人,而且店主不能雇佣家庭成员以外的劳动力。



  



  

古巴稳步推进改革开放步伐的意图情有可原。〖HT3H〗首先,美国“亡古之心”不死。这是一个非常不利于古巴改革开放的外部因素。其次,数十年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全盘抛弃。第三,古巴领导人深刻地认识到,过快的改革步伐容易造成两极分化,从而使社会稳定得不到保障。〖HT3F〗卡斯特罗曾报怨:“有些个体户向国民收费太高,他们一个月的收入是我们一个医生的几倍。”

  

〖HT3K〗

  

6.两国与美国的关系大不相同。〖HT3F〗

  

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视社会主义古巴为肉中钉、眼中刺的美国却不仅没有在经济上帮助古巴,反而长期实施经济封锁政策,从而使古巴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迄今为止,联合国大会已连续15次通过决议,要求美国停止对古巴进行经济封锁,但美国依然我行我素。美国对古巴的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封锁,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制裁。古巴外长罗克在2007年9月26日的联合国大会上说,这一制裁使古巴人民蒙受了890亿美元的巨大损失。



  

〖HT3K〗

  

7.两国的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不同。

  

〖HT3F〗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会出现腐败。敌视古巴的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认为,古巴的腐败问题也较为严重。但是,相比之下,古巴的反腐倡廉工作较为出色。古巴的官员之所以较为清廉,是因为古巴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HT3H〗加强思想教育;
制定有利于整饬吏治的规章制度;
党和政府的高级官员以身作则;
对违法违纪的党政官员给予严厉的处罚。



  

〖HT3H〗

  

三、几点结论

  

〖HT3H〗

  

1.理论是实践的指南。〖HT3F〗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古巴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应该为古巴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HT3H〗

  

2.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HT3F〗中国共产党和古巴共产党分别是两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两国人民和两国民族的先锋队。两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3.社会主义国家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HT3F〗古巴应该借鉴中国的经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加快社会发展方面,中国应该向古巴学习,使和谐社会具有真正的内涵。此外,在反腐倡廉方面,中国也应该努力向古巴学习。



  

〖HT3H〗

  

4.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市场经济。〖HT3F〗古巴将市场经济拒之门外,而邓小平同志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


5.“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改革初期中国的国情,并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HT3F〗古巴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此其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并不突出。中国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缩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

第4篇: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社会主义: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之内涵

摘要: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共同点是都具有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在哪些方面有“特色”。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理论;
实践;
社会主义;
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各种建设理念的统一;
也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

一、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对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对其他文化思想批判的吸收

1.理论体系的承续性和渐进性

(1)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其次,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足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承续性特征。

(2)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性表征的概括。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和不断完善的,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2.理论体系的本土性和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土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统一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都来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择优性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68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这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理论体系自身在不断接受和丰富新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吐故纳新,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质。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一)科学性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符合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色,离开国情特色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把握时代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方针。理论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与时代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最后,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二)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三)群众性特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一化三改造、到后来的农村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建设等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充分说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在理论和实践上呈现出了明显的中国“特色”。正是这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才能不断推进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第5篇: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起源
作者:陈术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起源着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从萌芽到确立的过程以及原始意义与衍生意义的差异性,追溯产生差异性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

        关键词: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起源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概念内涵的认知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到1950年代中期,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势,在总结“一五”计划经验和吸取“以苏为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

        (1)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要求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毛泽东在提到“商品生产”时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虽然毛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被限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中,但其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论,为邓小平日后突破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束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积极作用。

        (2)在政治建设方面,建立和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重大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经历几度修订并沿用至今,现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框架。这个政治制度的建构,反映出毛泽东具有远见的政治意识和超强的政治导向把控能力。

        (3)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共八大前后中共中央提出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和任务,1956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这时候的毛泽东,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力量,看重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及其发挥的社会作用。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中国文化的恢弘气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6篇: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机电工程学院


读书笔记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




学 号:XXX
专 业:机械工程

学生姓名:xxx




2012年11月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
XXX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召开,站在这个时间去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会让人就得振奋、感激、感慨。从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 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所在。放眼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每次的回顾,会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窒息般的疼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奋斗。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侵入使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才鼓起亿万人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勇气,才有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社会变革,都是在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与教训奠定了我们重要翻身的基础,我们对新的社会力量的渴望,对建设新社会的寻求,迫使我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使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的进步,在我们内心中国是世界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时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我眼中的祖国是如何?
一、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道路上接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们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了: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
二、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关乎祖国发展的一大关。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最新提出的,还要同时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同步稳定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这些的种种结果都证明了祖国的力量。
三、近几年来更多关注了文化建设,文化对于中国而言是毫不逊色与任何一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个国家,相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推动祖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着价值核心体系的提出,更加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世界来理解学习中国特色文化。
文化建设包含了价值核心体系、公民的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文化的发展与冲击是不可小觑的,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我们遵循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应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各个祖国的一份子都应当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而这种的文化学习要形成常态化,学习精神文化的同时,要把它带到基层、带到群众中去,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有发扬文化的继承与传承的责任,网络的普及也要加强 健康的网络建设,从而提高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祖国的文化推向全世界,展示给全世界,让我们的文化也成为竞争力的一种,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四、基层的群众更关注的也莫过于民生,中国近几年的建设也在证明为群众所做的,同时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几句短小精湛的话,包含所有。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劳动者转变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制度、慈善体系,为更多的人实现养老保险,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健全人民医保体系,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让人民群众摆脱了看病难、治 病难的问题。这种实事是深入人心的,也让每个人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祖国的温暖。
五、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我们一直面临着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所以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也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是最原始的,蓝天绿地这都是我们的资源,他们的有效利用也成为我们思考的主题,这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我们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
祖国的发展与建设我们有目共睹,我们热爱和平、渴望发展,希望一起努力为这个可爱而伟大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永远立于世界之巅。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推荐访问:特色 心得 读书 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 特色社会主义的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