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乡镇实施乡村振兴发言材料2022【精选推荐】

时间:2022-11-16 10:4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实施乡村振兴发言材料2022【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乡镇实施乡村振兴发言材料2022【精选推荐】

 

 乡镇实施 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5 5 篇

 乡镇实施乡村 振兴发言材料 (一)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从产业兴旺方面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经济建设的核心,乡村产业落后,造成一二三产业均不发达,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不能只考虑单一环节或单一线路,而应构建起全链条共赢机制和互惠互补模式;不能只设定一个产业计划,而是要进行整体产业生态规划;不能人为地切割产业属性,而应切实融合产业价值。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依托涉农企业,以生产、加工或营销为关键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依托第二产业的加工,向前延伸种植这块,一二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率。向后延伸是将农产品加工与储藏、物流和销售链接起来,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一二三产的三个链条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得到升值,也让农民能够在二、三产业中分享更多的收益。充分发掘我镇隆晔食品、贸发食品这些食品加工企业的潜力,做深做强,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的农业多功能开发型融合。农业除了生产人们所需的农产品功能外,还有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和民族文

 化传承功能等,看得见绿水,望得见青山,记得住乡愁,是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新型农业的期盼。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当地主导产业和人文景观为载体,农业与生态、文化、教育、旅游等元素结合,开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事体验、农耕文化教育等活动,从而大大拓展了农业固有的单一的生产功能,并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提升。我镇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可以将刘家庄纪念馆、斗鸡台、扳倒井以及咱们的农业产业园整合成一条旅游线路。要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初加工,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提供便利食品,同时也可以在产业园内进行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等活动。

 (3)多元复合型田园综合体融合。打造出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生态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化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例如我镇的华龄生态农业休闲养生项目,规划的就是以“功能食品+观光旅游+健康养生”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期规划建设以 200 亩浅水藕生态种养为主题的示范基地,同时配套建设有机葡萄、大樱桃、沙澧特金果梨等高端果品采摘区和集休闲、观光、生产于一体的玫瑰园、牡丹园。二期规划建设现代化生态循环养殖区及设施农业有机果蔬区。三期规划建设航天育种试验区及休闲养生区。

 (4)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模式。随着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的逐步提高,向一村一品的发展,产业发展呈现集聚态势,产业、产品品牌

 和价值不断壮大,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石桥子的韭菜、大姜等已基本形成集聚态势,在形成集聚态势的基础上,注册商标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5)以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农村新业态融合。培育“互联网+农业”新主体,拓宽产业链条融合渠道。推动农超对接、农市对接,联合良茂、利群等大型商业企业在乡村、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收销网点;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综合电商服务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服务进行信息发布,指导我镇的特色产品产销,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指导农产品网上销售。

 休闲+旅游”创新经济发展新载体着力引进旅游业大项目。按照全镇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党委书记牵头,带领班子成员主动出击,以莱西湖区位优势为依托,大力引进了乐享自然中医药、富景农业西湖农园、青岛环湖农业观光园等一批休闲观光、创意文化、生态养生旅游项目;

 充分发挥重点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利用水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及果蔬种植优势,对沟东、沟西、车格庄、后李、玉池、前山珍、付庄、西埠 8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品、连片发展”,鼓励、支持、引导村庄将 692 间、1388 平闲置房屋修缮整合,积极构

 筑“一村一养,一艺两部”旅游格局,打造以民俗养老、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和文化康体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新模式。

 积极发挥节会带动作用。镇党委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全面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精品高端旅游节会。连续举办了莱西市环湖葡萄节、梨花节、蓝莓采摘节等大型旅游节会 10 余次,累计吸引游客 100 余万人次,旅游业年收入达 800 余万元。通过举办旅游节会,建立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域,搭建起农户与经销商合作的桥梁,累计吸引经销商 200 余户,帮助群众销售无核葡萄、丰水梨等特色农产品 3000 余吨。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 30 余家,其中贫困户 12 家,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旅游节会被央视经济频道、省农科频道、大众日报及青岛、莱西市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网络+农业”开拓产业融合新局面培育“互联网+农业”新主体,拓宽产业链条融合渠道。推动农超对接、农市对接,联合良茂、利群等大型商业企业在乡村、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收销网点;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综合电商服务中心 1 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服务进行信息发布,指导日庄火烧、堤上大梨、沟东葡萄、西埠甜瓜、付庄芹菜等 10 余种特色产品产销,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支持富景农业、乐享自然中医药等 10 余家农业企业,堤上大梨、西埠甜瓜等 20 余家蔬菜瓜果合作社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旗舰店、专卖店并开展网络直销、网上订货等批发零售业务,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

 推动“淘宝村”加快发展,支持商务、农业、供销、邮政以及大型龙头流通企业建设改造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及配送网络,提供线下代购、网上缴费、普惠金融等附加服务。

 推行“互联网+合作社”模式,打造堤上大梨网络合作社、西埠甜瓜网络合作社等 10 余个网络合作社,与北京、南京等地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公司长期合作,销售额达 800 余万元;

 推进“互联网+农业”智慧平台建设,建设试验性大棚 5 处,如沟东葡萄大棚、西埠甜瓜大棚,可实现农业大棚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质量可追溯管理;

 推动网络、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创建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持续调整优化全省农业产业布局,增加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实施品牌战略。无论是粮食产品还是畜牧产品、水果产品及其他经济作物产品,都要力求做成优质产品、精致产品,在优质小麦、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色养殖等方面狠下功夫,创建名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第二产业上挖潜力,做强做深。农产品加工一头连着原料生产,一头连着产品市场销售,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不仅处在前延后伸的关联位置,而且具有三产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是陕西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要鼓励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初加工,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提供便利食品,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主产区、扶贫攻坚重点区聚集,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布局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发挥杨凌、渭南两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引领效应,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在第三产业上要效益,做大做活。近几年,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陕西省悄然兴起,且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我们要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扩大规模、规范有序地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业态,通过农旅结合、农教结合、农文结合,将农业功能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拓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节庆农业、会展农业和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业庄园、特色旅游小镇等,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知名村镇和特色园区,打造旅游集聚区,做大规模,做活产业,做实效益,避免同质化。

 (三)培育主体,注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活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要精心培育、不断壮大,使其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要通过提供信息

 服务,加强组织化程度等方式,引导他们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促进生产与市场连接,发展初加工、地产地销等产业形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对农民合作社,在扩张数量规模的基础上,要注重规范化建设,规范运行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大对示范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合作社的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降低交易成本,让合作社成员获得更大的效益。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发挥其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产业化发展机制,带动其他融合主体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和财税、金融等配套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还要通过与农户相互参股、领办创办合作社等方式,与各类主体深度融合并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供销社、农垦、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加强协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農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创新制度,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是保障农民和经营组织能够公平分享延伸产业链和产业功能拓展带来的“红利”,建立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在全省大力推广榆阳区赵家峁村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研究出台《陕西省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指导意见》,以土地“三权分置”和集体资产权能改革为重点,推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村集体、经营主体和农民个人的

 利益紧紧连在一起。具体形式可以采取“保底收益+二次分红”,也可采取“农户以土地等要素入股企业、企业以设施设备入股农户”双向入股等方式,以保障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完善订单农业,进一步规范合同内容,严格合同管理,互相守信。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民签订保护价合同,并按农产品收购量进行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三是鼓励产业链各环节联结的模式创新,推进产学研多元化的利益机制,打造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产业联盟纳入项目计划,从信息平台、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带动农户增收。四是鼓励农商双向合作,强化“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形成新的商业促销模式。

 (五)强化服务,筑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县”、“陕西名镇”、“最美休闲乡村”等活动的开展,整合资源,增加投资,在农村道路、水、电、气、绿化尤其是光纤、宽带和电子商务设施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实施免费无线联网工程。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全省全面启动“星创天地”工作,实现农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为载体建设“星创天地”平台,支持和鼓励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入驻创业,加快科技成果向农村转移转化,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农业,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学研推紧密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三是加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完善技能

 培训机制,解决培训与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依托农业院校、广播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和各级党校等资源优势,开展对领导干部、乡村干部、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带头人以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职业农民进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专题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夯实农村人才基础。鼓励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支持中高等学校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科技特派员、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等创办和领办农村一二三产业实体。

 (六)创设政策,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一是财税扶持政策。一方面扩大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基金总量并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加强整合各级财政分散在一二三产业各个环节的涉农资金,采取贴息、补贴、奖励、配套等方式,重点对农产品加工、冷藏、物流、农贸市场、电子商务和休闲农业等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以及主体培育、品牌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创建给予扶持,增强引导和激励效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在税收方面,落实对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二是金融支持政策。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为辅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体系。面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信贷需求多样化、大额化、长期化的新趋势,各类金融机构应创新机制、创设产品、主动灵活、热情服务,在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关键领域,在

 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产粮大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重点区域,以及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加工和流通的其他新型主体给予重点扶持;

 增加投放用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贷款规...

推荐访问:振兴 乡镇 乡村 乡镇实施乡村振兴发言材料5篇 乡镇实施乡村振兴发言材料5篇文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