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发改规划】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

时间:2023-05-15 09:3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上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发改规划】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


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关于制定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杨浦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按照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全面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   老工业城区转型成效明显,新起点谋求新发展


“十一五”时期,杨浦区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和促转型,按照“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不断推动传统老工业城区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城区转型。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四个率先”的总体要求,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全力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01月,杨浦区被国家科技部正式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展望未来,杨浦将按照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在新起点上谋求新发展。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一五”期间,杨浦围绕“知识杨浦”的发展定位,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发展理念得到强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杨浦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城区知识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杨浦获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建立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创中心;引进硅谷银行代表处、联合国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等高端机构;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带动效应显现,建立投贷联盟运作机制;产学研互动的载体功能日益完善,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杨浦区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区”称号。

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转型

“十一五”期间,杨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深入贯彻“优先发展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提升都市型工业、稳定提升基础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方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11.7%2010年达到894.69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50.0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长12.4%2010年达到239.54亿元,其中五角场商圈和电视购物等新型业态对全区消费市场带动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2010年五角场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7.00亿元。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不含烟草业)从2005年的29.6:69.2调整到2010年的22.776.5,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7.3个百分点。以高校强势学科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27.7%上升到2010年的34.0%,现代设计产业形成了以大型设计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共生互补、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三、投资结构日益优化,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

“十一五”以来,杨浦按照“聚焦发展重点,聚焦核心项目”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投资结构日益优化,投资重点逐步向民生项目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倾斜,功能性房产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明显增加,从2005年的29.8%上升到2010年的56.7%

重点地区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五大功能区。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集聚效应明显,商业商务区初显形象,创智天地初具规模。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成效突出,总产出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总产出150亿元。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建设开端良好,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相继落户。杨浦滨江发展带进入规划开发建设阶段,重大项目全力推进,综合环境有所改善。新江湾城高起点开发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到位。

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杨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不断完善土地、项目、资金等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门式”服务有效开展,荣获“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有序推进所有制改革和国资监管全覆盖,启动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战略重组,完成670户区属中小企业的清理改制。稳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

国际化程度有所提升,实现了与美国旧金山湾区等地区的合作交流。区域联动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等地的合作交流更加紧密,在江苏大丰和海安等地建设了异地工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五年合同利用外资31.9亿美元。

五、建管并举稳步推进,城区功能不断完善

基本形成以“一桥、两环、三隧、四线”为主体框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和完善城区骨干道路网络,城区交通便捷化水平不断提高,防汛及排水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实现区政务外网、公务网与市级网络的对接。利用大学百年校庆、“特奥会”和“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契机,坚持综合治理与改造相结合,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者之间的衔接。逐步形成网格化管理网络,街道网格化管理分中心实现全覆盖。“满意物业”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六、节能减排成效初显,两型城区取得佳绩

通过强化目标责任、加大政策激励、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节能降耗工作向纵深推进。全面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及时启动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基本无燃煤区和扬尘污染控制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形成争创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民生工作常抓不懈,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市场导向的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就业总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各项就业指标每年均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坚持“拆、改、留”并举,加大旧区改造力度,基本完成平凉西块一期、二期等集中成片旧区改造。认真落实各类保障政策,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为老服务设施配置及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数占老年人口比重达到8%。社会发展稳定和谐,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三个中心”达标建设全面完成。社会安全管理成效明显,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完成规划目标。“一案三制”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和应急处置水平有效提高。

有力贯彻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教育组团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点覆盖全区,并实现基本药品零差率。区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有效。完成第二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第三轮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校园文化、军旅文化与区域文化和谐交融,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全国试点区工作全面推进。连续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创建成为全国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妇女儿童事业稳步发展。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侨务、民族、宗教事务成绩显著。

八、各项保障全面到位,世博任务圆满完成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圆满完成杨浦迎博、办博各项工作任务,为举办“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扎实推进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市民素质显著提高,城市管理和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有效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确保世博园区第四责任区安全运行;本区社会面平稳有序,城区运转高效可控。先后选调1481名干部参加世博工作,组织6万余人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2万余名市民参加试运行演练,发放世博大礼包41万余份,实现世博特许商品销售额11.50亿元。共接待美国湾区、联合国人居署等外宾团组36批次、676人次。同时,通过“知识创新、魅力杨浦”上海世博会杨浦专场文艺演出、“和禾之美、发现杨浦”国际参展方进杨浦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区的开放程度和杨浦的知名度。

“十一五”时期是杨浦极不平凡、极其重要的五年。回顾“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历程,杨浦初步实现了从老工业城区向知识创新型城区转型。主要体会是:赢在战略,努力将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和上海“四个中心”战略要求与区情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以“三区联动”的发展理念引领城区发展全局。贵在坚持,注重紧扣城区转型发展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杨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创新为本,不断进行突破机制、体制、观念束缚的探索实践,以创新驱动突破城区转型发展面临的瓶颈难题。“四敢”为魂,在城区转型发展实践中培养了具有“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敢担风险”精神的干部群众队伍,为全面实现杨浦“十一五”目标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同时也看到,杨浦在未来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体制机制存在瓶颈,高校、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尚未形成科教资源对社区、企业开放的良性机制;二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区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社会民生任务繁重,杨浦仍有165万平方米的成片旧区亟待改造,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就业、社会救助压力也仍然很大,特别是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突出;四是经济基础仍较薄弱,区级财政收入仍然处在中心城区中下水平,产业集聚有待进一步推进,大型骨干企业还比较缺乏;五是滨江转型受到制约,大量成片旧区和工业企业土地权属多元,协调推进难度大。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区人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

第二章 “十二五”杨浦转型发展处于攻坚阶段

“十二五”时期,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环境。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率先转型成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杨浦要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为契机,正确认识外部环境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敏锐洞察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准确把握杨浦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力争实现未来发展的新突破和新跨越。“十二五”时期,杨浦将呈现以下重要阶段特征。

——创新功能全面深化期。“十一五”杨浦在创新要素市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制度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将使城区的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功能提升、内涵深化是关键。

——产业结构转型突破期。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知识型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形成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

——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期。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将推动杨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加速阶段。通过资源、政策聚焦,经济总量实现稳健增长,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建设加快推进。

——城市形态明显提升期。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重大功能载体的建设,依托五大重点功能区打造,带动杨浦城区形态向生态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期。加快社会资源统筹布局,推进旧改、就业、救助等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进一步提高社会民生保障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主线

“十二五”期间,杨浦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发展主线,按照国家科技部“四个着力”和市政府“五个聚焦”的要求,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先行先试,推动创新创业集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充分发挥世博会后续效应,加快提高城区的社会管理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力争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走在上海和全国前列。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国家战略,是赋予杨浦的历史使命。“十二五”期间,杨浦要加快推动城区创新、转型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三区联动”,创新驱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立足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着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着力提升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加快构建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促使发展模式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产业聚焦发展,优化结构和布局。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整合,以加快发展知识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产业能级水平,着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民生持续改善,推进和谐城区建设。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推动旧区改造,抓好就业救助等民生工作,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具有杨浦特色的城区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坚持重点地区突破,凸现辐射带动作用。把重点地区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统筹建设五角场功能区、滨江发展带、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新江湾城等重点区域,优化城市设计研究,完善重点地区城区功能和配套功能,促进城区建设开发模式从局部优化向整体推进和融合发展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两型”城区建设。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资源高消耗向资源集约利用转变。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体制机制,积极融入长三角,提升城区国际化水平,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从偏重行政推动向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目标

根据《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规划纲要》,杨浦区将建成知识经济策源地与新兴产业引领区、创新创业集聚地与服务经济先行区、高端人才汇聚地与科教改革试验区、先进文化弘扬地与品质生活示范区。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环境、阶段特征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产业聚焦成效显著,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民生保障明显改善,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初步建成创新人才集聚、市场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服务完善、创新生态良好的国家创新型城区。具体是:

——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加快集聚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总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平台等创新要素,培育上市公司10家以上,达到上海科技小巨人(培育)标准的企业50家以上,形成若干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知名度的科技骨干企业。深化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大力吸引风险投资和要素市场集聚,努力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科技金融功能区”。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高端人才汇集地。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凸现,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知识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形成一定规模,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一定成绩,商贸、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五大功能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增长呈现新活力。

——城区品质明显提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区空间布局,促进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建设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区域道路外联内畅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导、全民参与的节能减排格局,不断优化绿化布局、改善城区水系状况、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渐趋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为老服务体系继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文化生活及体育休闲活动进一步丰富,社会氛围更加安定和谐。


第二篇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引领全局,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第五章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

围绕形成以科教创新为特色、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一个保持”的产业发展方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以现代设计、科技金融为主导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优先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提升转型都市型工业,实现年均增长10%左右;提升发展商旅文体服务业,实现年均增长10%左右;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年均增长8%左右。预计2015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实现3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实现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实现500亿元,都市型工业总产出突破1000亿元。

一、优先发展以现代设计、科技金融为主导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

现代设计业。现代设计业是区域内有发展基础、能实现快速增长的优势产业。依托国家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以现代设计为标志的“大设计集群”,以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设计、通信工程设计、汽车研发设计等为核心,拉长和延伸大设计产业链,在拓展产业空间和提升国际化程度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上海“设计之都”的核心功能区。依托国家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发展纺织产品研发设计、服装设计和时尚创意,打造研发、设计、营销、展示、品牌创建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科技金融功能区”为抓手,结合滨江发展带等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加快优化商务环境,大力引进知名金融机构和专注于早中期的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发挥财大科技园、创智天地等载体作用,集聚和培育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资产评估、典当、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依托联合国南南技术产权交易所、南南全球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平台,不断引导国内外高端要素市场向杨浦集聚。

教育服务业。依托高校品牌,重点发展企业高端人才培训和职业认证培训;以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功能完善为重点,发展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为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大力推动“学习广场”整体品牌建设,做实上海教育服务园区的平台功能,以教育培训为核心延伸拓展教育中介服务、教育信息咨询、教育软件开发、教育服务国际贸易等为教育提供支持与配套的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出版产业,推进数字出版与互联网、3G的融合,逐步形成包括内容、出版、发行、终端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专业服务业。发展专业服务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进技术、人才、创业资本、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共享。面向科技创新,大力引进各类研发服务中介机构,加快发展咨询服务、信用服务、会计税务服务、法律与仲裁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科技评估咨询服务、技术产权交易服务等专业服务业。

二、优先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升区域信息产业的竞争力。重点发展以数字内容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应用为重点,以软件及系统服务为依托的信息服务业。支持软件产品的服务化转型,显著提升软件业的自主化、产业化水平。以“三网融合”为基础,引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型业态,重点支持新兴媒体、数字化增值服务等,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打造创智天地、复旦软件园等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品牌,加强企业集聚能力。

电子信息业。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骨干企业,扶持一批示范性项目与核心企业,建立若干行业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加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充分发挥微电子、医疗电子等电子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快集聚和培育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电子信息企业。

云计算、智能电网、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科技企业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发挥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的作用,推动智能电网、物联网、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内的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和服务管理模式,推动产业集聚,着力培育、引进和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的科技领军企业。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建立开放式产业联盟、建设试验应用示范基地等方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提升转型都市型工业

支持烟草品牌建设、技术改造和行业技术链、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重点发展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数控机床、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智能精密仪器仪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等先进设备制造业,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要产品研制和产业化的新突破,积极支持高端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推广。发挥现代纺织、钟表等行业的传统品牌、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和时尚化方向发展。

四、提升发展商旅文体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提升商贸服务业能级,积极拓展商业发展空间,提高商业资源利用率,着力完善商务楼宇及功能区商业配套,促进商业、商务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五角场商圈的核心凝聚力,促进五角场商圈与周边餐饮、休闲、商务等特色街区双向互动、功能互补;依托地铁站点经济和商业地块开发,优化提升控江路区级商业中心的服务功能;推进社区购物中心、标准化菜场等建设,积极完善社区商业;优化发展大学校区、园区等特色商业,不断完善区域立体商业体系。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积极拓展汽车交易、钢材交易和国际水产中心等市场,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依托杨浦“三个百年”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培育旅游节庆品牌,逐步形成具有杨浦特色的旅游圈。加快推动旅游集散中心和高星级宾馆建设,鼓励区内酒店发展品牌连锁或与区外大型酒店集团联盟,大力扶持旅游企业,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旅游金融和旅游保险,完善区域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坚持商旅文体卫相结合的大旅游发展理念,努力把杨浦区打造成都市旅游休闲区。

体育产业。着力支持上海体育学院科技园建设发展,培育体质监测与健康管理、健身管理与培训、赛事策划与运营、体育表演等相关体育产业,扩大极限运动锦标赛等引进赛事的商业效应,提升体育服务业。发展健身休闲业、体育用品业与中介业,引导和鼓励市民体育消费。

五、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继续优化房地产结构,提高新建项目中商办楼宇的比重。在重点功能区,要做好规划引导,集中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引领主导产业发展的甲级写字楼。要加快商办楼宇周边环境配套建设,提高商办楼宇的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品质。坚持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并重,促进住宅建设健康发展,加快生态宜居、绿色环保的人文社区建设,不断优化公共空间。住宅与商办房产保持合理比重,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新增商办楼宇面积300万平方米左右,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2万套。

六、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发展的环境

加大科技创新财力投入。“十二五”期末,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新增设立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建设产学研体系、公共服务平台、重大创新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创新政府投入方式,注重采用贴息、担保、风险补助、股权投入、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等方式,放大政府科技投入对社会研发投入的杠杆效应。

不断优化政策体系。进一步细化落实国家、上海市科技发展配套政策,逐步形成针对重点发展产业、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等的政策体系,结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建设,先行先试。设立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研究谋划区产业发展方向,宣传区产业品牌,促进企业合作,优化产业环境。要通过创新开发机制,综合利用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完善与城市规划、旧区改造、土地出让、扩大就业等相衔接的产业项目评估流程,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后评估机制。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继续完善与功能定位、产业导向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有效利用中介机构推动招商引资,着力招大引强选优,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地区总部、投资公司和研发机构等落户杨浦。进一步提高安商、助商的水平,做好面向进驻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为企业提供优惠扶持政策,着力解决企业在经营场地、人才引进、投融资等方面的困难。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商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协同促进区域企业信息共享、项目共建、合作共赢。

第六章 聚焦“五大功能区”建设

坚持“聚焦重点、落实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继续聚焦五角场,推进滨江规划建设,加强南北呼应,充分发挥重点地区的集聚辐射作用,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

一、基本建成五角场功能区

以重大功能性项目为抓手,聚焦资源、提升能级,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教育服务、商务办公、商业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合理控制商业比重,基本建成科教特色明显、商业商务发达、交通配套完善的区域性商业商贸中心。

优化南部商业商务布局。充分挖掘五角场南部黄兴路、国定东路沿线商务楼宇、星级酒店、大卖场和沿街商铺较为集聚的优势,继续完善商业商务配套、提升商业服务水平和营造浓郁的商业氛围,推动布局的合理化、品质化、特色化。加快推动路网结构优化和城市形态提升。

提升中部环岛商业商务能级。加快推动商务楼宇项目的功能落地,努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继续完善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布局,着力提升环岛商业商务能级。重点加快合生广场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市级商务地标和国内一流的新型都市购物中心。

基本建成北部创智天地。加快创智天地二期、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教、人文资源,集聚高端要素,推动创智天地广场、创智坊、科技园的内涵深化和功能提升,打造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发挥“三区联动”的窗口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

二、高起点规划建设杨浦滨江发展带

以规划为引领,合作为基石,联动为原则,项目为抓手,逐步将滨江发展带打造成杨浦新的增长极。要通过市区联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江沿线。坚持历史保护与功能开发并重,继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沿江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积极探索杨树浦路两侧功能形态协调发展、符合规划定位的开发新机制,打造以创新创意、科技商务、观光休闲、会展论坛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带。特别是要实现滨江核心区和协调区的联动发展。

加快推进复兴岛以西地区的开发建设。推动以九棉创意经济城等重大项目为代表的黄浦江北岸创新创意产业基地建设,以沿江公共活动带为轴线,利用黄浦江岸线资源和临江便利的交通优势,以渔人码头、杨浦区1街坊地块整体开发为抓手,加快推进复兴岛以西地区的开发建设,使之成为服务经济集聚地和科技、知识、历史和文化的集中展示地。重点推进杨浦大桥近代工业遗址广场建设,建设滨江岸线公共绿地,塑造杨树浦路“近代工业第一街”沿线的整体城市新形象。

探索核心区北延伸段产业升级改造新机制。依托高校的教育研发创新的特色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及产业化,支持军工路沿线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转移结合开发,推动滨江北延伸段由传统工业制造区向工业现代设计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转型。

三、继续推进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建设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以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的品牌打造和能级提升,进一步发挥其区域知识经济增长极的作用。

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加快推动现代设计业、国际工程咨询服务业、节能环保业和高端培训业等产业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壮大。继续提升国家级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国际设计一场等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上海“设计之都”核心功能区,建设和完善环同济设计创意创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国际化战略,引进国际知名的现代设计企业和国际设计界领军人物,举办区域性国际设计论坛,推进中国—意大利设计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整体形象。

加快科技园区功能提升。以创新服务模式为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率为着力点,加强政策聚焦和环境优化,促进科技园区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重点推进复旦大学科技园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的金融创新应用,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光机电一体化,上海电力学院科技园的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研发,上海体育学院科技园的体育休闲产业建设,并加大对五角场高新技术产业园、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等科技园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其创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功能,使其成为知识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继续鼓励科研院所建立一批有行业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化科技园区,在云计算、特种电缆、传感器等领域先行先试,与科技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共建产学研合作中心。

四、加快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建设

依托西门子、大陆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形成高端资源、创新主体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使之成为联动浦东、对接长三角和全国、面向国际的总部研发集聚区。

加大规划建设力度。将战略定位、区位禀赋、产业规划和城市功能相结合,按照“融合”和“引领”的指导思想构建集聚区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品牌价值。加快宝地广场等产业载体建设和功能落地,推动平凉旧改地块等项目开发建设。以知名跨国公司相继落户大连路为契机,集聚一批世界500 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地区总部。主动承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商务需求外移辐射,形成总部研发机构数量明显增加、总部经济规模效应明显加强的发展态势。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对接联动,吸引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管理总部、研发总部和分销中心。

优化商务环境。围绕大连路绿地和市东教育小区,建设性保留和挖掘一批历史建筑,配套建设国际化社区,完善周边区域高端商务人士的居住、休闲、子女就学、家政服务等软硬件商业商务和居住配套环境,打造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创新创意创业、工作生活休闲的理想栖息地和高档商务休闲区。

五、打造新江湾城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社区

坚持高端发展原则,以“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为方向加快新江湾城建设。将生态理念渗透到整个城市设计过程中,优化国际化的公共环境建设,打造信息技术与城区发展全方位、深层次融合的智慧社区。新江湾城南部要打造成现代商业商务功能区,西北部建成科教与产业集聚区,中间为国际化品质生活区。

加快商业商务区建设。以规划建设地下空间为重点,全面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知识商务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将知识商务中心打造成集高档办公、高星级酒店、剧院、商业和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通过提升南部商业商务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与五角场功能区形成联动发展态势。

凸显国际科技产业园功能。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以国际科技产业园为载体,打造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知名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科技教育服务企业等入驻园区。依托新江湾城独特的环境资源,重点转移国内外成熟技术、孵化半成熟技术,着力打造研发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基地。

提升国际化社区品质。以品质生活示范区为引领,不断优化绿地、水系交融的生态网络系统,坚持低碳理念,倡导低碳消费,推进节能建筑、绿色交通。推动智能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千兆到楼、百兆进户,着力完善便捷医疗、智慧教育、和谐生态、数字化管理等公共服务,建设物联网、智能电网技术实验应用示范基地。按照国际化标准,优化区域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着力营造国际化人文环境和社区氛围。

第七章 着力推进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导的城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把杨浦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科技金融功能区”,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导的城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服务链建设。

一、推动科技与金融服务的结合

培育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功能。探索完善多层次创新投融资机制。深化投贷联盟运作,加快推动银行、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探索创新金融衍生品,建立以政府、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银行和评估机构等多方参与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依托科技园区,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一批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金融产品超市”。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加强风险投资等金融领域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培训。

推动金融为创业孵化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各级科技计划的研发活动。加强对科技创业扶持,探索建立创业科技人员补贴制度。依托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打造创业苗圃,落实创业苗圃项目的优惠政策,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加强孵化器拓展,鼓励孵化器开展增值服务、股权投资,滚动增加孵化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推动金融为企业服务。建立健全加速器扶持机制,鼓励孵化器毕业科技企业入驻,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加速器建设。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毕业后的扶持,构建“私募投资+专业顾问+市场加速”的新型服务模式。引导支持一批本土培育的企业到海外上市,继续推进企业通过债券发行等渠道直接融资,不断探索知识产权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和股权质押融资等新型间接融资方式,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二、推动科技与产业的结合

推动高校与区域联动发展。进一步打破资源分割的围墙,推进大学与社区合作,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的科研、教育以及图书、卫生、体育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积极支持高校探索建立“学科特区”等学科发展新机制,大力支持高校重要学科基地、重大项目建设和重要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高校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作用,鼓励高校与企业加强联合,共同搭建实验室、技术中心和教学实践基地等创新平台。

以科研院所带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推动区域内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开展区所共建,实现科研院所的大型仪器设备、研发平台、检测平台等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制订检测标准。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作用,鼓励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行业协会以及中小企业加强联合,组建一批科技园区和以技术支撑为纽带、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技术转移或技术开发。

进一步深化“三区联动”合作机制。主动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促进杨浦的各项规划、重大项目、工作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共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环境整治和城区氛围营造,进一步完善区校、区院干部挂职交流,打造人才共建、人才共享的平台。加强大学校区和社区的对接,构建统一协调的互动发展机制,推动高校为社区发展提供咨询,在社区创建互动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提供场所。促进社区与园区的融合,推动社区主动为园区内的企业服务,鼓励园区将专业化服务向社区扩展。

三、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塑造

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和完善研发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创新驿站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环同济现代设计、创智天地等专业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将创智天地建设成为集聚创新人才、高端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配套服务的平台。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和新兴行业协会,构建以科技咨询、成果评估、技术交易、专利代理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营造创新创业城区文化。策划各类创新创业主题活动,培育敢于创新、乐于创业的企业家精神,充分激发市民创新创业热情,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加强与区域内国际机构、跨国公司的文化交流,促进多种文化与三个“百年文明”的交融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创新成果标准和保护机制,发挥上海知识产权园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服务和推广作用,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经纪人和中介机构。

加快促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以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重点,深入实施杨浦“3310”计划,加强区校合作,引进一批在专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创办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等方式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大力度引进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争取更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得国家支持。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继续实施高端人才资助计划,建立创新人才奖励计划,探索高技能创新人才薪酬补贴机制,落实人才公寓、子女优先就学等各类人才政策和服务。“十二五”末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9.5万人,人才贡献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第八章 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建管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全面建设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充分总结世博期间城市管理经验,建立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提高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

一、改善综合交通环境

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健全综合交通网络,增强区域外联能力。完成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适时启动轨道交通18号线建设;确保周家嘴路隧道开工建设,争取再启动一条越江隧道的前期工作;争取启动中环增设上下匝道工程、军工路高架快速路建设。解决两区之间断头路问题,加快殷高路、殷行路、三门路等道路辟通。

优化对内骨干路网。建设以“四纵六横”为骨干的城区道路网络,提高城区交通便捷化水平。根据轨道交通、越江工程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适时实施江浦路(控江路—平凉路)、隆昌路(周家嘴路—滨江)等道路拓宽;完成长阳路(内江路—军工路)等道路辟通,改善重点地区交通条件,争取建成三门路下立交,辟通市光路、安波路等,建成长阳路杨树浦港桥、复兴岛运河桥,加固修复定海路桥,重建海安路桥。

提升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优化交通规划组织,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促进多种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衔接配合,编制轨道交通站点规划。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加强交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提高区域交通管理效能。

二、增强城区保障服务能力

加强公用事业设施建设。按照“保障供给、提高质量、增强公益”的要求,提高电力、水、天然气等重要资源供应和服务水平。加大供配电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虹杨50万伏等变电站建设。提高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做好旧小区居民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施天燃气发展规划,推进人工煤气向天燃气转换,全面改造老旧管道,实现区域清洁能源天然气用户全覆盖。

提高城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加强水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汛能力,加快大定海等排水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低标排水管道改造。加强消防安全,重点提高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的消防处置能力,建成江浦、淞沪2个消防站,启动营口、双阳、包头等3个消防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民防工程建设和管理,提升地下空间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民防应急指挥体系。

三、推进城区信息化建设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结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功能布局,实现“知识杨浦”信息化目标,建设智慧城区。与信息运营商加强合作,提升区域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完成政务网络升级改造,建设万兆级政务网、校园网和卫生网;推动网络融合,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实现网络结构优化和运行能级提升。以五大功能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城市光网”和“无线杨浦”建设计划,完成住宅小区光纤到户、商务楼宇光纤到楼改造,五角场商圈、科技园区和重点商务楼无线宽带全覆盖,全面提升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应用渗透,完善电子商务配套建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模式的电子商务高地。围绕网络研发和应用、软件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信息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软件外包等信息技术外包,以及与金融信息服务等相关的业务流程外包,大力提升专业信息服务能力。建成3个以上数字化科技园区。

提升城市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以地理数据库为基础,以整合各部门后台业务应用为目标,构建以公众服务为核心的数据资源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构筑社区智能信息化平台,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之间良性互动的管理与服务体系。聚焦五角场功能区、滨江发展带等重点地区,建设信息化地标,利用光纤接入、无线覆盖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监控、人性化服务的数字园区。深入推进电子政务灾难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和网络空间治理,完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把世博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障、属地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夯实社区城市管理基础,构建“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资源整合、社会公众参与”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机制。以建立“大联动”为抓手,强化联动管理,完善考评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平台联动、发现机制联动和执法工作联动。推进社会治理,营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共治氛围。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运营养护管理市场化机制,推动维护管理投入的稳定增长。加强建设工程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健全建设工程风险评估。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完善城市管理指挥体系,以提升管理效能为目标,提高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加大拆除违法建筑力度疏堵结合加强设摊管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确保城区市容环境面貌改善。健全完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公众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妥善处理交通秩序、市政养护、市容环境、城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方针,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探索建立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一、积极推动低碳发展

推进产业节能。工业节能和第三产业降碳并重,更加注重节能评估和用能管理,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工业内部结构,推动内涵式结构调整。严把高耗能建设项目准入关,严格实施强制性能耗标准和能效标识制度,逐步形成技术改造和系统优化相结合的低碳生产模式。

发展低碳产业。支持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低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构筑以项目为载体,集技术攻关、成果转让、市场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节能减排公共服务平台。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鼓励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集聚。培育能源服务市场,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打造绿色建筑。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节能审核,健全用能统计监测体系,确保新建建筑全部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遵循低碳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新建项目。推广节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使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探索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逐步实现从单项技术推广向综合性改造过渡。依托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动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实施低碳节能改造。

引导低碳生活。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网络等信息平台,提高公众对低碳理念的认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活文化。深化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构建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的途径和平台,实现节能减排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营造绿色交通环境,提倡零排放绿色出行。

二、着力促进循环经济

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依托新江湾城国际科技产业园等载体,鼓励园区企业开展废物交换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推进环境诚信企业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试点。基本建立适应末端处置方式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提高工业废物资源化水平。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循环经济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示范、推广力度。

创建循环经济社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促进源头减量,统筹规划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合理布局大件废弃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加强餐厨垃圾收集、监督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推广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在大型居住区新建改建中,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综合集成运用。鼓励和引导公众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三、不断提升生态环境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基本完成区内高污染燃料(煤、重油)的清洁能源替代及全区“无燃煤街道”创建工作。强化各类扬尘污染源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施工、道路扬尘对城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结合滨江开发,加快推进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或生产车间的结构调整转型和搬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

着力提高水环境质量。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纳管率,“十二五”期末城镇污水纳管率达到90%达到90%。加快推进河道整治,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显著改善河道水质。加快水系景观建设,建成虬江、东走马塘、杨树浦港等水系景观河段,基本形成“一环、一网、二廊”景观水系布局。

强化环境安全监管。有效治理道路、建筑、餐饮、娱乐等噪声污染源,缓解噪声污染扰民问题。健全危险废物监督管理网络,加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类废弃物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区内医疗机构、高校实验室的危险废物全部纳入市集中收集处置系统,实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及放射性废物安全无害化处置。完善提升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体系与能力建设,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加快生态绿化建设。按照“金环、绿廊、彩带、花园、生态岛”的区域绿地系统总体布局,重点推进浦江沿线绿地、新江湾城绿地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立体绿化,稳步提高生态用地比例。合理运用植物新优品种,推进行道树种植,实现城区立体绿化精品化、多样化。人均公共绿地达4.32平方米。实施“一街一景区,一路一树一景观”特色规划,形成丰富多采的城市景观。

第十章 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聚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动城区转型发展。

一、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推进区属企业开放性、市场化战略重组,提升区属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区属骨干企业,推进区属企业资本证券化进程。优化调整国资布局结构,促进国资向重点功能区、向区域主导产业集中,推动企业做强主业。完成中小企业改革改制和压缩企业管理层级的任务。健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监管方式,全面落实国资监管全覆盖,完善区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区属企业的投资行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和权责分明的运行机制,形成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营机制。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快培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的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领域和科技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等重点发展产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就业和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二、深入推进区域合作

加快区域联动发展。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全方位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提高上海东北部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张江等高科技园区的联动发展。抓住国家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城区与长三角地区的连接能力,加速和扩大长三角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动,推动资本、技术、人才、服务的交流合作,加快江苏大丰、海安等异地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区域发展互利共赢。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重要媒介,推进多领域、多层次的国内合作交流。进一步发展国内友好地区关系。

加大对口支援力度。积极做好新疆泽普县,云南西盟和墨江两县、西藏亚东县等对口地区对口支援帮扶工作。进一步健全对口支援资金、项目统筹机制,切实落实帮扶项目。积极组织与对口支援地区的互动合作,加大对口支援地区农村“双带”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对口地区当地干部、农民的科技知识、实用技术,促进对口支援地区科技致富。

三、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经济、科技为重点的国际合作交流,重点推进与国际风险创业投资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美国旧金山湾区、加拿大万锦市等海外地区的合作交流,吸引海外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到杨浦建立研发机构,推进在教育、科技、环保等领域实现更紧密的合作。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国际化社区建设,加快集聚国际化人才。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外向型经济能级,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与水平。鼓励外资参与资本市场、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并购重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加大产业链高端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和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国际创新资源和要素在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等重点功能区的集聚。利用外资带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鼓励企业开展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集成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实施“走出去”战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推动力和突破口,引导区域内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推动符合国外需求的行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以总承包等方式承接境外工程。推动区域重点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拓展国际化空间,特别要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清洁能源、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对企业的对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服务。

第三篇   加强社会建设,提高城区综合保障能力


第十一章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按照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注重内涵、激发活力的要求,优化设施布局,加快资源整合,加强体制创新,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入的示范引导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积极推进优质教育集聚区建设

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普及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包括早教、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社区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加强与远程教育集团合作,推进网络教育资源进社区,构建市民终身教育和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制定本区教改纲要,不断创新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发展对外教育。鼓励发展民办非学历教育,建设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职业教育平台,开发面向长三角的教育培训市场。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贯彻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总体水平。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广小学教育组团化发展模式,推进学前教育园际联盟和初中教育联组教研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校际联动。关注教育连贯性,加强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相衔接,推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结合出生人口变动趋势和城市开发改造计划,优化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整体布局,积极应对入园、入学高峰。积极推进新江湾城C6地块幼儿园、市东教育小区等项目建设,规划并落实保障性住房的教育配套等设施建设。

积极创建国家科普示范城区。广泛开展新科技、低碳、后世博、社会热点、公共突发事件等科普教育,办好杨浦科技节和科普品牌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拓展完善杨浦科普传播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科学资源和科技成果的科普化。改造提升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十二五”期末,市级科普教育基地达21家。

二、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滚动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健康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以健康管理为重点,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抓手,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区精神卫生中心迁建、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等项目。完善应急管理和保障机制,积极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加强对传染病和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加快完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有效降低就医成本。加强老年护理、康复等短缺医疗资源的配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构建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需求的供给格局。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布局,巩固完善覆盖全区的基本医疗服务网络。以继承创新为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施住院医师培养制,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加强卫生监督和医疗质量管理,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贯彻实施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创建国家卫生区,切实推进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医疗资源横向、纵向整合,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支持区中心医院筹建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完善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管理、运行、价格、监督及补偿机制,提高医疗资源服务效率,鼓励二级医院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三、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

完善体育设施网络。加强社区、公园、公共绿地等的体育健身器材配置,方便群众就近健身与锻炼。鼓励在社区、园区内设置经营性体育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场馆建设,加快推进区体育活动中心整体改建等项目。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力度,健全学校体育场地等公共运动场所向社区开放的长效机制,形成功能较完备、布局较合理的体育设施网络,以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广“体育生活化社区”试点工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普及市民体质监测网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长。争取全国“游泳之乡”称号九连冠。鼓励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培育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

提升竞技体育发展后劲。大力开展体教结合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区、校体育竞赛机制。推进业余训练规范化建设,探索多元化训练新模式。支持杨浦少体校、游泳学校开展新一轮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申报工作,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名列前茅。

第十二章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以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区管理为重点,逐步构建完善的现代社区治理体系、积极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有效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和广泛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人口综合管理服务,保障社会安定和谐。

一、加强和谐社区建设

深入推进社区建设管理。更新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社区治理结构。积极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委会、业委会等自治组织、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民主组织形式和利益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以居民满意度和社情民意知晓度为导向的居委会考核评议机制。加强居委会软硬件建设,开展减负试点提升自治能力。除二级旧里以下的居委外,确保实现居委会办公用房全面达标。

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将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向社会管理领域延伸,提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问题。加强“三个中心”档案管理,探索民生档案查阅新模式。健全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信息咨询、基本医疗、为老服务、残疾人康复等社区服务功能。

积极推进“三社互动”。大力推进政社分开,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逐步拓展政府购买服务的种类和规模,鼓励其向社区提供济困助残、安老扶幼、社区公益等事务性、服务性项目。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社工、社区“三社互动”机制,探索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的“两工联动”机制。

二、积极推进平安建设

提升矛盾预防和化解水平。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建立健全协商求同对话机制,完善公共政策意见征集制度,切实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反映群众诉求上的积极作用。坚持“减少存量、控制增量、防止变量”的原则,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引入各类专业力量进行事前评估论证、事中有效监督和事后评估总结,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风险稳定评估机制,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的基层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员工作模式,把调解工作落实到居委会楼组中。切实改进信访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努力使各类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社会安全管理,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协调机制。

维护公共安全。进一步完善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和城区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地下空间等安全管理,健全治安防控网络,完善社区安全监督机制,形成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的服务和管理长效机制。按照社会化、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社会动员机制的运作效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建立社区安全员队伍,进一步完善街道(镇)综治工作中心和居委综治工作的建设,加强平安城区、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创建工作。强化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坚持安全发展,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进一步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依法加强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安全事故。加强职业危害监管,保障职工健康。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深化全民国防教育。

三、积极推进人口综合管理

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按市统一部署,实施以居住地为立足点的属地化管理模式,就近提供就业、就医、入学以及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管理。坚持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保持与城区承载能力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实现与区域功能和城市规划相吻合的人口分布,提升与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相促进的人口素质。健全人口管理协调机制,探索人口信息“归口管理,集中共享”模式,努力构建来沪人员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至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预计在135万左右,常住人口出生率7‰左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深化“牵手夕阳”品牌内涵,推进“养老无忧工程”,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丰富社区活动,发展老年教育,完善老年维权三级网络,深化“银龄行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多样化需求。完善老年活动室、助餐点等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比重。加大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率,探索异地养老新模式。“十二五”期末全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8000张(约占老年人口的2.5%)。

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全面进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基本原则,促进妇女政治和社会参与,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对儿童近视眼的预防干预工作和加大对困难妇女、儿童患大病的救助工作。推进“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十三章 持续改善社会民生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政府责任,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改善群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营造安居就业的良好环境。

一、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集中成片为主的旧区改造。坚持和完善“数砖头”加保障的政策,采取“拆、改、留、建”并举等方式;坚持积极的旧改目标;坚持创新工业用地和周边成片旧区联动开发的工作机制;坚持动迁与综合改造相结合,破解房源、资金等瓶颈。以集中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改造为重点,以市、区联合土地储备的方式为主,积极探索联动开发机制。努力推进90万平方米的旧区改造。全面完成平凉西块旧改拆迁,基本完成定海东块拆迁,滚动实施杨浦大桥两侧地块拆迁,完成一批停滞动迁基地。积极开展旧住房成套改造和旧小区综合整治,多渠道、多途径改善居民群众住房条件和环境质量。

努力解决居民住房困难。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构筑以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努力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完成河间路107112街坊、十九棉154街坊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大力促进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多种形式就业,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以培训促进就业,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对接机制,大力发展“订单教育”、“委托培训”模式。结合产业发展方向汇集企业需求,实现劳动力与岗位对接。积极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跨区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发适合本区劳动力特点的就业岗位。完善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就业托底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健全救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制定分类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完善市场化创业服务体系,发展以市场、财务、法律、管理咨询为主的中介咨询业,加强创业融资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化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健全以政策扶持、创业辅导、创业孵化服务为核心的创业支持体系,打造为创业者服务的高地,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三、完善社会保障网络

扩大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向常住人口拓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网络。加强企业公民责任宣传与国际交流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福利事业,扩大现有慈善组织的影响力与作用。发挥工会代表作用,继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完善分类救助政策,落实综合帮扶措施。成立居民经济核对中心,有效减少“支出型”贫困现象发生。完善残疾人服务设施,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水平,推进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培养和输送残疾人运动员。深化“阳光系列”品牌建设,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继续扩大来沪务工人员综合保险覆盖面,逐步解决来沪务工人员及其同住子女在教育培训、住房、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促进来沪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区发展。

第十四章 积极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增强城区文化软实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普及为核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建设,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形成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深化“蒲公英”行动等市民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市民学习、实践文明礼仪,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守信用,自觉提高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稳步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形成精神文明长效机制为重点,以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标准体系为契机,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管理能力、综合能力和发展能力,积极开展新一轮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水平再上新台阶。继续创建新一轮的“全国双拥模范城”。

持续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结合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依托社区平台,面向社区居民,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教学手段,继续完善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区学校为骨干、居委会办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全体居民做到“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初步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区建设目标。

弘扬世博志愿服务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志愿者活动的意见》,借鉴世博志愿服务经验,积极探索形成有杨浦特点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健全由区、街道(镇)志愿者协会和各行业、各条线志愿者服务总队构成的组织网络。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推动区域内文化资源的共享融合,加快推进杨浦图书馆改建等项目建设。提高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信息化水平,创建门类齐全、服务多元、使用便捷的综合网络互动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便捷率。统筹利用区域内文化资源,继续推动各类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展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深化“百姓艺苑—院团结对”活动,普及优秀文艺作品,推进市级演艺团体与社区居民互动。完善文化配送机制,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内容,鼓励举办公益性、普及性文化艺术讲座和活动,推动文艺指导员进社区、进学校,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长白、四平、沪东电影院和东方评弹团的转企改制。

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培育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团队,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激发群众创作热情,鼓励优秀群文作品创作。结合各类节庆活动,利用五角场下沉式广场、创智天地等杨浦时尚新地标开展有区域特色的群众文艺演出,形成以广场文化为重点,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旅文化共同融合的文化格局。依托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坚持巩固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挖掘区域特色和资源,创新文化品牌项目。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档案工作,完成杨浦区第三次文物普查,修缮和开放一批历史建筑,发掘和整理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市场化保护和开发模式。深入挖掘杨浦“三个百年”文化内涵,拓展江湾历史风貌保护区辐射范围,探索利用滨江发展带、新江湾城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长海路“历史文化名街”等品牌,大力开发历史文化之旅、工业博览之旅、名校人文之旅等展现杨浦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杨浦文化名片。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引导文化企业规范、守法、诚信经营,推动区域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监督,发挥社会监督志愿者、社会舆论和媒体的作用,形成社会监督合力。支持文化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文化市场自我管理水平。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重点领域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文化娱乐和出版印刷等行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较快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一批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增强在新媒体、动漫设计、网络游戏等行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推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围绕区域各级商业中心,做大文化娱乐业,丰富多层次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娱乐消费能级。发挥区内影院集聚效应,积极参与上海电影节的各项活动,不断丰富电影推广渠道,进一步提高杨浦区票房占全市比重。做强出版印刷业,依托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引进国际出版机构和各类出版策划工作室,发展以版权制作、发行、贸易等为主要内容的版权中心。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九棉创意经济城等载体建设,打造若干有辐射力的文化产业基地,提升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设计创意型、文化艺术型企业入驻。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对符合区域功能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集聚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形式,实现出版印刷、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转型。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着力引进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第四篇   转变政府职能,保障规划落实


第十五章 建设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两高一少”行政区的要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政府运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努力打造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再取消、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有效减少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加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现企业设立“一口受理”、投资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全程监管。进一步扩大告知承诺制和备案制实施范围,大力提高审批效率。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物价稳定、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整顿、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增强执法合力,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推进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投入。坚持管理重心下移,合理划分区和街道(镇)、条和块的管理权限,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街道财力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综合管理、协同管理和属地管理,通过体制机制变革、队伍资源整合、“一门式”实体平台以及信息化平台共联并享,构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大联动”格局,提升行政执行力、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推进行政决策规范化。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强化决策监督,实施重大决策意见征询、集体讨论、后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公共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

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争议协调机制,开展行政执法年度检查,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强化行政行为监督,推进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落实,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强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认真督促整改,不断提高政府内部的监督实效。继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和完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和旁听制度,妥善解决行政争议。

三、加快推进政府运作公开透明

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全面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推动公共服务类信息、依法履职类信息公开,加快推进政府预算、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开。加大重大事项决策、评估及执行情况公开力度,实现公共权力透明行使、公共资金透明运行、公共资源透明分配、公共服务透明供给。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完成政务网络升级改造,构建电子政务处理和政府信息公开“一体化”平台,实现门户网站集群管理。加大跨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政府部门间的信息整合和集约化开发利用。

四、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一步扩大公务员选拔录用视野,扩大面向基层和企事业单位招录比例。健全青年专业管理人才储备机制,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探索特殊岗位聘任制。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考核制度,激发公务员活力。

提升公务员队伍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继续推进公务员核心执行力轮训。加强公务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精神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落实各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制度规范,强化教育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勤政廉洁、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

第十六章 加强规划实施与保障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调整和评价机制,切实发挥规划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作用。

一、完善规划体系

强化规划引导。不断完善由规划纲要、专项规划、重点地区规划共同组成的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切实发挥“十二五”规划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将其作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通过规划的战略指引,加强对市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引导。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国家的宏观政策,及时修订和优化规划内容,保持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操作性。

加强衔接平衡。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加强区域规划与国家、市相关规划、城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高校及大学科技园区规划等衔接,促进专项规划、重点地区规划、高校及园区规划的相互协调。

二、建立健全规划落实和保障机制

确保规划落实。滚动编制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各类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和重大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推动加快发展的相应政策措施,为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整合区域资源。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市场需求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创新潜能,完善联动开放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府整合公共资源、社会资源的能力,推动区域各类资源集聚共享,聚焦规划重点发展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部队等布局调整相结合,整合现有传统工业仓储资源,强化土地规划利用,调整土地使用结构,重点向具有功能带动作用的项目倾斜,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有针对性地配置土地资源。五大功能区范围内项目在土地储备、出让阶段要做到“关口前移”,将土地的功能定位、规划参数、投资强度、建筑标准、节能环保要求等落实到土地出让条件中,充分考察和评估开发商的综合实力,确保项目的开发品质和功能落地。

分类推进重大项目。围绕创新、民生、绿色发展和城乡统筹等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导向,通过项目推进规划落实,依据项目重要性进行分类排序,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对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项目优先推进。

完善政策支撑。完善政策导向机制,健全和完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制订和实施包括完善技术供需体系、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培育创新主导产业、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财政政策扶持、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引进和集聚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滨江开发、土地开发利用、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组织体制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坚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强化区级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实施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并为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不断提高公众参与规划意识和政府透明度,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三、建立和完善规划指标体系实施和评价制度

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共分为四大类、23项,其中预期性指标13项,约束性指标10项。在实施过程中,对预期性指标将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环境,努力争取目标实现;对约束性指标,政府将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政府采购等多种手段,确保指标完成。同时,建立和完善指标评价制度,每年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规划期过半后开展中期评估,并在规划期结束后进行后评价。

推荐访问:杨浦区 五年 上海市 【发改规划】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