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X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年)【精选推荐】

时间:2022-11-16 09:1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X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年)【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X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年)【精选推荐】

 

  — 1 — 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 X 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 年)

 为贯彻落实《XX 省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 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行动计划(2021—2025 年)》(X 政发〔2021〕39 号),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XX 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计划目标,按照“扛旗争先、崛起 X 中”总要求,聚焦传统产业促提升、主导产业补短板、特色产业走前列,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突出强产、强链、强技、强机、强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安全体系,打造农业高质高效、农民持续增收的 X 中样板,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建设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示范的 X 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示范区,打造全国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农机创新应用高地,培育走出 XX、扬名全国的 XX 两头乌地方猪种优势产业、中药材特色产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34 家,100 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占比达 66%上,

  — 2 — 农业亩均产出率 12500 元/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86%,每千名农业从业人员拥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 4.1 名,农业劳动生产率力争达到 6.5 万元/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45000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71%,新增重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 10 项以上,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 7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科技强农行动。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主体提升、产业壮大等环节,实施“十大”科技强农工程。

 1.实施科创平台能级提升工程。提升 XX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创功能,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做优农科院长三角现代农业科技中心。依托 XX 市农科院的综合科研实力和 XX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基础,高标准建设 X中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双龙实验室),建成农业综合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全国一流地市级农科院。推进农业科技“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支持婺城区、东阳市、浦江县等地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企业研究院)5 家以上,省级以上农业研发机构达到 120 家以上,深入推进金东花卉苗木、武义食(药)用菌、磐安中药材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新建集科技示范、创业孵化、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星创天地等创新载体 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 3 — 2.实施现代种业跃升工程。以 X 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示范区项目为抓手,创建国际种业合作创新园、X 中作物科学公园。实施 XX 两头乌猪产业振兴行动,保护开发利用走在全国地方猪前列。加强全市地方特色优势种质资源品种保护开发利用,落实水稻、旱粮、茶树、蔬菜、水生植物、萱草等 6 个省级品种保护任务,建成 XX 两头乌猪、XX 佛手、中药材等地方优势品种种质资源库(场、区、圃)10 个以上,形成“6+N”种质资源圃总布局。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育成新品种(配套系)20 个以上。加大农业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新建市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 10 个以上,引进选育新品种 100 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 98%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3.实施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工程。围绕我市生物种业、食品健康、中药材、特色养殖等产业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00 项以上。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协同机制,每年实施成果转化项目 30个以上、建成省高品质科技基地 20 个以上、创建市农业“双强”示范基地 10 个以上。省市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 1000人次以上,创建农业双创(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 40 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

 4.实施科技企业倍增工程。推动农业科技企业扩面提质,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梯队培育机制,培育新型农业创新主体,打造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70 家以上、省农业科技型

  — 4 — 中小企业 300 家以上,数量保持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5.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实施“户转场、场入社、社提升”行动,新培育、提升家庭农场 1100 家以上,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稳定在 550 家以上,力争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100 家。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组建产业化农合联 50 家以上。开展“十百千万”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引育引领型农业企业家 11 名以上、乡村产业经营领军人才 110 名以上,培养乡村技能人才 5000 人以上。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30000 人次以上,培育青创农场 100 家以上,培育农创客 10000 名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团市委、市妇联)

 6.实施产业补链强链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 10 个十亿级农业全产业链、1 个百亿级标志性全产业链,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打造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每个乡镇至少布局 1 个生鲜冷冻食品零售点,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节点。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力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和“进城最后一公里”的堵点。拓展畅通产业链、市场链,促进产业融合,建设 X 中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创新园。(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7.实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护93.89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每年新(补)建 6 万亩高标准

  — 5 — 农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23.8 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 9.3 亿斤基础上,自给率逐年提高 2 个百分点。加大油料作物种植,打响 XX 特色木本油料“茶叶籽油”品牌,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确保达到 26.5 万亩,产量 0.7 亿斤。打造“田保姆”升级版,设置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实施绿色农田示范项目,建设千亩方、万亩方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 100 片以上。推进“一县一平台”建设,打造 10 个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分别比周边高 25%以上。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96 万亩以上,有效灌溉覆盖率和田间道路通达度达到 100%。健全生猪稳产稳供稳价机制,落实全市生猪产能调控方案,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 9.6 万头左右。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奶牛正常存栏稳定在 1.5 万头以上。稳定保障性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 77 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资规局、市商务局、市水利局)

 8.实施绿色农业推进工程。实施土壤健康行动,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创新农作制度,推广应用间种、套种、轮作等方式。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应用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兽用抗生素减量和饲料环保化等技术,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 90%以上。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和绿色防控技术。健全秸秆综合利用、肥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机制,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 90%以上。集成应用种养环节碳减排和节能低碳农产品加工技术,促进

  — 6 — 生态碳汇资源培育开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资规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

 9.实施特色品牌建设工程。实施“一县一品一策”,促进品牌强农,每年获评“品字标 XX 农产”品牌企业 2 家以上。持续擦亮“金农好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品牌授权企业销售额突破 130 亿元,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 30 个以上、绿色食品达 300 个以上,打造 20 个以上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

 10.实施数字农业工厂培育工程。加强现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广动植物生长感知、生产环境和病虫害监测等智能装备,推动农业设施、畜禽、水产养殖数字化管理、实时化监控预警和动植物检疫防疫数字化监管。对接省农业产业大脑,推进“X里有机茶”“梅好兰溪”“萄怡浦江”“X 中药”等四个省级试点应用建设;建成“金地惠农”“两头乌地标管理系统”等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建成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数字农业工厂 40 个以上,创建未来农场 10 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市科技局)

 (二)大力推进机械强农行动。针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聚力需求端、供给端、推广端攻关,实施“十大”机械强农工程。

  — 7 — 1.实施农机需求动态梳理工程。聚焦粮油、蔬菜、茶叶、中药材、畜牧、水产等重点,兼顾特色优势产业,围绕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管护、烘干处理、冷藏保鲜等环节,突出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等领域,分区域、分作物、分品种、分环节调查摸底市场需求、产业需求、农民需求,每年滚动梳理编制适用农机装备需求清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2.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工程。整合农机领域技术研发力量,加快农机装备智造园建设。以争创省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为载体,创建 XX 省丘陵山地适用农机重点实验室,打造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带动 XX 的现代农机装备领域科创高地。以推进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建设为抓手,加大农林装备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在动力耕作机械和园林机械研发上领跑全国。实行重点需求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每年实施一批市级重点农机研发应用项目。加快研制农作物、畜牧、水产等产业全程机械化装备,提升高精、智能机械装备研发水平,力争拖拉机、插秧机、茶机等农机研发能力跃上新台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适用农机具制造工程。引导农机制造企业调整发展方向、产品结构,批次化生产适应性农机装备,率先补齐丘陵山地等重点领域适用小型农机研制短板。实施农机制造业提升行动,支持“小升规”,发展规上企业达到 150 家以

  — 8 — 上,农机生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助力农机“XX 制造”走向全国,适用农机制造水平达到省内领先、全国一流,提高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加快农机装备鉴定和检测机构建设,畅通创新产品和适用机械装备试验鉴定渠道,推动样品快速变成产品和商品。(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

 4.实施农机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做大以永康、武义等地为核心的农机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以点带面发展辐射型集群,构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规上企业为重点、农机行业中小型企业为成员的企业集群网络,形成 360 亿级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支持永康三锋、中坚科技、威力科技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链主型+中小微企业+专业组织+创新载体”融合发展产业链。在农机装备领域,大力培育技术工艺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创建国家、省专精特新企业 20 家以上,培育年产值 20 亿元以上企业 2 家以上,打造全国一流农机交易展示中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

 5.实施数字农机工厂建设工程。开展农机行业新智造试点,推进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改造,优化工艺流程,加强质量控制与追溯。加快农机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林草、耕作、插秧等农机智能装备水平,以永康四方、三锋、星莱和集团等龙头企业为试点,创建农机行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在履带拖拉机、园林机械等优势领域,鼓励制订

  — 9 —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行业话语权。支持农机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慧化运维,打造未来工厂 2 家以上,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8 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6.实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分产业推广先进机械装备,推广粮油机械化栽植(播种)机械、适用丘陵山地的耕作机械、收获机械和机收减损等装备,推进畜禽养殖洗消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装备应用,提升水产养殖水质监测、捕捞、储存保鲜和分选分级等装备应用水平,突破设施农业环境调控、精量播种、育苗嫁接、移栽收获等短板。建成农机创新试验基地 18 个以上,创建省级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 65 个以上,打造 X 中全程机械化应用示范样板,做优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示范点。(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7.实施农艺农机融合工程。健全农机农艺协作攻关机制,推进播期、行距、行向的标准化,形成与机械化相适应的农艺方式、作业规范、质量标准。改进品种选育、农作制度、栽培和养殖模式,优配适应性强、针对性好的农机装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成功模式的引进、试验和推广,率先在山区丘陵、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等领域建设成一批示范样板。推进“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建设,创建综合性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2 个、特色产业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6 个。(责任单位:

  — 10 — 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

 8.实施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聚焦...

推荐访问:农业 高质量 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