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30 16:4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5篇

【篇1】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兴则百业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首要任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当前,乡村产业面临再度振兴繁荣、兴旺发达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对提升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一、深刻把握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的科学内涵

我国在乡村产业发展上进行了长期的不懈探索,从计划经济时期崭露头角的社队企业,到20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再到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探索和实践在特定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表现虽各有差异,本质上则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外部矛盾在于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交换不平等,农业农村难以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内部矛盾在于乡村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农村产权制度不完善、经营机制不灵活、资源优势难体现、集聚效应难形成。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改善,大众消费需求提挡升级,乡村产业发展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粮食产量稳上1.2万亿斤台阶,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超过10%。各类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呈现方兴未艾之势,2017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万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到6200亿元,农村电商实现营业额1.25万亿元,返乡下乡“双创”人员达740多万人。此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培育壮大,大大激发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改善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新动能。

乡村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巨大潜力。实现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四化同步”发展要求,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和农村经济比较优势,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乡村人口承载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方向,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支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纽带,强化改革驱动,突出双创引领,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构建产业门类合理布局、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内生动力充分激发、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的产业体系,形成与城镇产业科学分工、优势互补、结构优化、合作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特色乡村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在发展中要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坚持以农为本,这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乡村产业发展必须扎根于农村、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民,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人文条件、生态风光,将农村作为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坚持协调带动,这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本质要求。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上来,在保持乡村生态环境、乡土风情、公序良俗的基础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三是坚持融合发展,这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四是坚持充满活力,这是乡村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产业发展的好或不好,关键是看产业是否具有活力。要不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入推进创业创新,引领乡村产业参与市场竞争,塑造核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任务(弘利遴选)

乡村产业振兴任务艰巨,不同产业的功能定位不尽相同,要准确把握发展目标和方向,突出四个重点任务。

一是保障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第一要义。要巩固提升粮食等重要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立足农村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等精神产品需求。

【篇2】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的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唐兴德

近期通过系统学习,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小平同志于一九八四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当时,我们国家刚刚经过拨乱反正和经过开展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百废待兴,人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疑惑,诸如: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下一步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国家、人民都期待着回答。小平同志真知灼见地告诉全国人民,“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历史的经验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指出,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他还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为我们国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本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一个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此,中国人民只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才能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大潮中使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就会实现。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力求为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是我们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和分水岭。社会主义国家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虽然在社会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起来的少数人有带动后富起来的多数人共同富裕的任务。国家在发展生产力,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问题时会不断地制定出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我们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就会越来越少,而达到和超过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我国的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就会不断地彻底地得到解决。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理想就会明确地由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光荣地承担起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模式,是人类最进步、最文明、最高级的理想境界,但是,它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的集体的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极大地高尚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坚定而有效地以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出多少倍地去发展社会生产力。相信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今后一百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的步骤,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纳入了正轨,是我们今后前进的一面旗帜。他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要有点闯的精神,要勇于探索,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邓小平南巡后,我国人民的思想再次得到了巨大解放,经济建设再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我们党没有照搬照套资本主义解决通货膨胀的那一套理论,而是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制定了利用财政手段,紧缩银根,发展经济等多项政策,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软着陆。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而起时,我们党再次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不仅摆脱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困境,而且使国内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过一次次的洗礼后,更加显现出它的真理性、正确性、指导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高度, 进一步提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我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增强针对性,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通过学习,本人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共31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共31篇)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当好实践者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有三点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丰富发展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从事的事业与毛泽东同志的关系时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显然,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夺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当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集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继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覆盖全面,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深学透入脑入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国际战略、领导理论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深透入脑入心,不懂就要继续学习,直到真懂真用。这就是党性和党性修养的体现。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立足于本职岗位,学以致用指导工作,当好实践者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nbsp;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作了进一步系统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清晰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发展战略是立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三步走”战略,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是坚持改革开放,始终把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深刻理解这个论断,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制度。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是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实践和理论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

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段话是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准确定位。为新形势下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通过第三阶段系统的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使我增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信念、从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密切联系了群众,转变了工作作风,坚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践行者,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学习已经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十几天的学习使我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结合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在职业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握好学校发展的主题,明确定位和目标,积极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国际化的趋势,满足适应性、多样性、选择性的新要求,努力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文明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次要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树立具有新时期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调动、利用、发挥学校各种教育与管理服务资源,正确处理好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关系,最广泛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给学生以全面的教育。正如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指出的那样:“职业教育的目的除了‘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准备’外,还有谋个性之发展”。切不可以“知识够用为度”为借口,偏面强调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忽略对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知识,特别对学生的社

点;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这些基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之中,内容博大、思想精深,需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深入钻研,需要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领会得更加深透。

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始终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才能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加强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培养和教育,是共产党员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特点和优势。在当前形势下,共产党员面临着新的考验,在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坚持以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影响,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

党性修养是对党的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内化,是把党的先进性内化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修养,同唯心主义的“修身养性”根本不同,更不是什么“左”的东西。加强党性修养,必须要下功夫学好科学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在运用中国加以理解,从而达到不断增强党性的目的。

习近平同志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三、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提高政治辨别力

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当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向前推进,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也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辨别力。

政治上的坚定是以理论上的坚定为前提的,而要做到理论上的坚定,就必须学习,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提高政治水平,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既要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总体价值目标,又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时代精神。现阶段,党的总体价值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一个共产党员在不断完善自己价值观的进程中,只有具备了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兴利除弊,防止和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第三单元学习心得体会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重点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课后的自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谈谈体会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探索和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中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深邃的思考,科学地概括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
既为我们坚持公有制为基础,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

方向,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使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最大的理论成果,这一成果已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再加上中国共产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2000年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起来,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者有机衔接,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煤矿安全监察员,必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篇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园艺园林学院专业:风景园林学姓名:王晓亚学号:112015325001732

在我们刚步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之时,学校为我们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和以往的政治课感觉不同,老师并不是一言堂地讲各种我们不大理解的理论,而是就我们当下面临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让我们展开互动讨论、让同学自主发言,这充分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之后老师对问题看法的总结及对我们的建议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若说心得体会,这便是第一个,即唐老师采用的生动有趣的上课方式所带来的,让我们以后更加关注我们的身边事,并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学习,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则是学习之后产生的心得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正确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思想和实践中的严重错误,其原因在于我们在探索中过于注重社会主义原则,追求不切实际的生产关系,而忽略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有中国自身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探索和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回答了“实现怎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它们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程度的科学定位。虽然计划经济曾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选择,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惟一正确的伟大道路。

我国地域大、人口多,要因地制宜客观地发展,所以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定了自身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决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

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现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回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不仅指明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阐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一般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多方面建设

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实现我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
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

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大学生应该勇于担当

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中华民族的这一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大学生要勇敢的去担当。第一,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我们应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把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视为己任;
第三,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这是我们服务社会、建设家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资本;
第四,保持对国家、国际发展趋势的关注度,使自己的思想走在前列,这是我们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同时也是保证我国与国际良好接轨的必须;
第五,保持政治敏感性,坚决与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以上便是我经过这一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后的心得,从此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由她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也使我认识到作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所应该有的担当。自己今后定当继续保持努力奋斗的姿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努力迎接生活、工作的挑战,为中国特色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再次感谢唐老师带给我们如此充实有趣的课堂,以及对我们调研过程的耐心指导,这些都将使我们在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受益。

【篇3】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有了更

进一步的认识, 对我们现行的理论、 道路、制度更加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然而

很多人认为我们现在搞的就是资本主义,我们的现行体制也不够民主,下面我就对几个人们不管私底下或者台面上讨论比较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对人们谈论的姓 “资 ”还是姓 “社 ”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

度,谈到资本主义我们会跟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等内容联系起来,而社会主义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资本主义是关于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的主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财团政党政治;
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主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全民政党政治。因此,我们的制度跟资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优越性体现在为全民谋求利益,释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围绕这个本质、服务于这个本质的改革和制度建设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而不等同于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一般路线,不照搬照抄理论界社会主义建设的教条,探寻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允许一定程

度的私有制存在,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 ”,并鼓励他们兴业增收,从而 “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不可否认,我们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些好的东西,在物品没有极大丰富和生产力还有待发展的时候,为了刺激人们的积极性,我们允许和鼓

励私有制存在。我们秉承 “拿来主义 ”,允许私有制存在不代表我们的制度就成了资本主义制度,我们的根本宗旨没变,我们仍然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权有了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求的就是党的领导。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需要一个先进有代表性的群体来带领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一是从我国的国民性格来看,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先进

的、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体来领导和管理偌大的中国。中

国历来就是一个讲求 “兼容并包 ”的国度,儒家思想如此,汉

民族亦是在与周边民族、国家相互征伐中整合、吸纳其他民

族而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又提倡 “百家争鸣,百家齐放 ”,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个民族或者说多重民族个性集聚

的,对内允许提不同意见,对外要求 “和衷共济 ”、 “大一统 ” 思想的一个民族。

古语说 “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那么内在的 “百家争鸣 ”突破了外在的 “大一统 ”很大可能导致分裂,如果有强大的主张 “大一统 ”的人群处在主导地位,那


么将很快实现统一。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历史告诉我们,中

国版图最大,经济最强盛时期,无不是中央领导力最突出和

集中的时期。我们常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体现了国人的一种内

在的利己主义, 个人如此, 利益团体如此 .... 兄“弟阋于墙而御

辱于外 ”,中国人虽然内在利己, 但是生死存亡关头总能团结一致,这也就是我们民族优秀之处。

二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来看,共产党的领导让我国摆脱了贫穷积弱、军阀混战、多国蹂躏的屈辱历史。我们今天的祖国是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中流砥柱,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就会重新陷人四分五裂、贫弱不堪的境地,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先进、最伟大的政治集团。只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的航船才有了正确的方向。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

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建国 60 多年来,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国家经济建设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泰民安。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赢得世界人民尊敬的新中国。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国人民从切身体验中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最忠实代表者,是最杰出、最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新中国的奠基者,也是推动祖国朝着繁荣富强方向前进的开拓者。

最后,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点认识。

古语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历来就有民主政治的土壤,因此 “民主 ”并非舶来品,只是同西方的 “民主 ” 有所不同。

说起西方的 “民主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什么 “多党

制”、“议会制 ”等特征, 前面提到过其本质特征是财团政党政治,西方所谓的普选多是大财团用金钱铺就的政治主张营销

道路,一方面哪种主张迎合多数人, 另一方面财团砸钱越多,宣传越到位,越容易赢得选民,因此部分人主导的财团容易

占据主导地位。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选举制度也体现了部分民意。而我国的民主更体现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民本主义,不光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还是而今由习、李掀起的反腐浪潮,都是权力运行体现人民意志的表现,我国从人民中间选举代表,由人民代表参与国家政策的讨论和制定,体现的意志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一言以蔽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任何国家制度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民主,东西方的民主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对一国而言,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西方如此,中国亦然,我们选择的是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的理论和道路。

【篇4】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陈 龙

近期在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小平同志于一九八四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当时,我们国家刚刚经过拨乱反正和经过开展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百废待兴,人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疑惑,诸如: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下一步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国家、人民都期待着回答。小平同志真知灼见地告诉全国人民,“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历史的经验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指出,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他还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为我们国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本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一个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此,中国人民只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才能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大潮中使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就会实现。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力求为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是我们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和分水岭。社会主义国家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虽然在社会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起来的少数人有带动后富起来的多数人共同富裕的任务。国家在发展生产力,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问题时会不断地制定出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我们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就会越来越少,而达到和超过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我国的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就会不断地彻底地得到解决。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理想就会明确地由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光荣地承担起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模式,是人类最进步、最文明、最高级的理想境界,但是,它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的集体的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极大地高尚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坚定而有效地以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出多少倍地去发展社会生产力。相信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今后一百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的步骤,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纳入了正轨,是我们今后前进的一面旗帜。他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要有点闯的精神,要勇于探索,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邓小平南巡后,我国人民的思想再次得到了巨大解放,经济建设再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我们党没有照搬照套资本主义解决通货膨胀的那一套理论,而是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制定了利用财政手段,紧缩银根,发展经济等多项政策,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软着陆。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而起时,我们党再次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不仅摆脱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困境,而且使国内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过一次次的洗礼后,更加显现出它的真理性、正确性、指导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高度, 进一步提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我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增强针对性,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通过学习,本人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篇5】中国特色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推荐阅读:古人云:"一日当三省吾身",通过"三省"而思过往、观如今、知将行。我觉得,作为革命军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常发忧患之感、常怀进取之心、常抱创新之志,坚定信念,奋发有为,不辱使命,做到"经常四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古人云:"一日当三省吾身",通过"三省"而思过往、观如今、知将行。我觉得,作为革命军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常发忧患之感、常怀进取之心、常抱创新之志,坚定信念,奋发有为,不辱使命,做到"经常四问"。一问任务是否完成。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是军人的职责、军人的誓言、军人的荣誉。凡是具有强烈使命意识和事业心责任感的军人,都会经常自问自查任务完成情况,始终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局在胸。对目标任务要随时了如指掌。尤其对本单位的基本任务、年度重大任务和临时性突击任务的标准要求、时间节点、保障要素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统筹规划、有的放矢。对工作进展要经常总结反思。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掌握任务特点和工作规律,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提高工作效益。不善于总结反思的领导,不仅难以圆满完成任务,而且难以提高自己。对重点难点要及时攻关破局。要善于补"短板"、突"瓶颈",勇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及时制订和落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出色完成。二问职责是否履行。作为医务人员,"肩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其履职尽责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医院全面建设的推进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因此,必须履行好条令规定的职责。条令条例是军人必须遵守的"法",对每一级别的干部职责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要忠诚使命,牢记职责,时常对照条令规定的职责要求,满腔热情干事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履行好党章要求的职责。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章,遵守拥护党章,带头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叫响"向我看齐"、"跟我上",廉洁自律,遵守章纪,为大家立好标杆、做好表率。必须履行好岗位所需的职责。三问能力是否提高。能力素质是一名医务人员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单位作战能力强弱的内在尺度。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常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应当通过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扩展基础知识,强化业务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当今知识极度爆炸、极速更新的时代,一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性要求,努力把单位建设成为团结和谐、风清气正、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火车头"。要不断提高科室作战能力。这是提高能力素质的最高体现和最高目的。四问安全是否保证。高度纯洁、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是科室全面建设的根本要求,是部队科学发展的保底工程,是军人的政治责任。无论执行何种任务、进行何种工作、开展何种活动,每名军人时刻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始终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时常要问有没有问题隐患。做到见微知著,落叶知秋,不因表面平静而麻痹大意,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及时组织隐患排查,及早发现存在问题和苗头隐患。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维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难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年轻军人们是满怀理想,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而我们要做的,是牢记"八荣八耻",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得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工作,"不抛弃、不放弃",坚定信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医院争光,为党旗添彩!

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