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正文

【财政报告】关于鸡西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

时间:2023-05-22 13:27:01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鸡西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受市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和市本级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一、2007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报告】关于鸡西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供大家参考。

【财政报告】关于鸡西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


关于鸡西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
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和市本级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7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市委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改革谋求发展、以创新抢抓机遇、以勤奋增创价值,知难而进、不懈奋斗,圆满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

2007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含基金,下同)256,147万元,扣除基金收入,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3.45%。其中:上划收入125,85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30,28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中,基金收入20,639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09,650万元,为预算的109.31%,增长13.89%。

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含基金,下同)295,052万元,增长22.60%。其中:基金支出20,267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74,785万元,为预算的115.36%,增长23.28%。

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3,842万元,扣除基金收入,增长13.18%。其中:上划收入90,74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93,1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中,基金收入15,492万元,一般预算收入77,608万元,为预算的108.72%,增长14.12%。

市本级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58,354万元,增长25.72%。其中:基金支出15,312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43,042万元,为预算的115.34%,增长21.73%。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地方预算收支加减同省的结算后,一般预算收支净结余683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净结余301万元。市本级地方预算收支加减同省的结算后,一般预算收支净结余10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净结余82万元。

2007年,全市预算外资金收入(快报统计数,下同)完成38,362万元,增长13.85%;预算外资金支出完成37,243万元,增长13.7%,滚存结余3,172万元。

市本级预算外资金收入完成29,462万元,增长2.55%;预算外资金支出完成29,344万元,增长10.08%,滚存结余2,190万元。

2007年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克服巨大困难保证了持续增长。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攻坚奋战,全面完成了年初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二是财政支出进一步倾向于民生。集中财力、挤出资金把事情办到百姓心坎上,彻底解决了拉齐教师工资等体制遗留问题,深入解决了改制企业职工债务、破产矿改造、沉陷区居民搬迁等热点问题,精心解决了提高机关事业医保标准、归并津补贴等焦点问题,认真解决了“三无”企业的医保、工伤残人员保险、遗属生活补助等盲点问题,积极着手解决全民医保、农民医疗、廉租房等历史性难题。三是对上争取创历史最好水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省专项资金、各项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163,826万元,投入我市各项社会建设。四是预算执行质量得到提高。财政收入困中取胜,根本上得益于税收监控、非税改革等收入领域积极领先的举措,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资金节约,取决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等支出领域精细有效的管理,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使预算执行的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2007年,全市各级政府坚持科学理财观,努力建设公共财政,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一)更加紧密地贴近民意民生

积极保障“学有所教”。综合投入9,927万元,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12万名农村小学和初中学生轻松地走进课堂。3.82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费入学,同时领取到了免费的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费补助。我市率先在全省免除了近9,000名住宿生住宿费,率先在全省为3,352名贫困住宿生补助了伙食费和通勤费,为1.07万名大、中专和高中生发放了助学金,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改善了17所中小学办学条件。

积极保障“劳有所得”。努力筹集11,623万元,实现了矿业集团移交地方28所学校、破产矿学校等5,798名企办学校教师与地方教师“同工同酬”的心愿,年人均增加12,100元。积极筹集19,718万元,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积极兑现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调资政策,年人均增加3,600元。拨付再就业资金1.38亿元,1.27万名40-50年龄段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得以就业安置,5.7万名灵活就业人员领取了社保补贴资金,筹集4,134万元,1.29万名改制企业职工补发了陈欠的工资、社会保险和各项企业欠职工款项。

积极保障“病有所医”。面向农村居民,各级财政筹集1,608万元,吸引40.7万农民参加,率先在省内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向城镇职工,拨付医疗保险基金7,784万元,同比增长42%,为参保职工充实了个人帐户和报销了医药费支出。面向城镇非就业的广大居民,争取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政策,筹资标准为参保居民每人每年190元,其中政府为一般居民补助60元,占32%,为低保、重度残疾等特困居民补助152元,占80%。从而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包括老人、儿童在内的非从业居民从此开始享有“生病可以报销”的医疗保障机会。同时,投入765万元,补助了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方便、快捷、便宜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送到百姓身边。筹集4,33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工资总额的4%提高到6%,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及时报销。

积极保障“老有所养”。拨付职工养老保险6.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新标准年人均多得960元,7.9万名退休职工晚年生活得以保障。拨付454万元,3,100名无生产经营能力集体企业的未参保退休人员获得了生活费。投入513万元,农村老年福利中心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413名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年人均5,075元,实现省内最高水平。善待人民功臣,346名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城镇老党员生活得到补贴。

积极保障“住有所居” 。筹集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资金5,607万元,4.5万平方米动迁户住宅楼投入建设。安排廉租房补贴,1,400户城镇低保家庭无房户住上了用政府补贴款租到的房子。投入“安居工程”,为农村重点优抚对象新建或购买了住房,60户残疾军人和退伍军人喜迁新居。

(二)千方百计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向支农惠农倾斜。面向农民,为19.23万户农民发放了1.65亿元的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资金,受益面积511万亩。为16.5万户水稻种植户发放良种补贴2,726万元,调动了种粮积极性。投入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345万元,提高了2.35万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率先在全省建设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促进了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的提高。面向农村,筹集村路和乡路建设资金4,855万元,加快了区、乡、村镇之间连接畅通。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979万元,建设了农村休闲广场、桥涵、机井和农业基地,培训了新农村建设人才。投入3,535万元,9个村屯1.48万人实现了安全饮水,1.2万户农户用上了沼气,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面向农业,筹集农业综合开发和农发资金5,562万元,实施山、水、田、路综合治理、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产粮食450万公斤。

积极向困难群体倾斜。在城镇,5.8万户低保家庭获得最低生活保障1.12亿元,市本级保障标准由117元提高到160元,提高了37%,县级保障标准由104元提高到145元,提高了39%。同时还获得了5,740万元的动态生活补助和冬季取暖补助。筹集1,575万元,帮助 “三无企业”职工走出困境,79户企业1.16万名退休职工获得了医疗保险,解决了求医问药的后顾之忧,一批从未享受过工伤保险的工伤残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1,645名企业遗属领取了生活费,特殊群体职工的各项难心事得到前所未有的妥善解决。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1,080万元,慈善总会、社会福利院和精神病院等社会福利事业得到积极发展。在农村,拨付农村低保资金1,263万元,3.8万名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全年的衣、食、水、电等基本生活费用得到了保障。

积极向公共利益倾斜。融资3,000万元注册资本,整合28家养猪基地,积极运作无公害养猪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促进市场的稳定供给。筹集3,262万元,向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出租车等五个行业发放石油价格补贴,努力维护居民生活水平。投入科技项目资金886万元,支持了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等项科技事业发展。筹集6,713万元,投入公检法、消防、武警等装备和设施建设,促进了平安鸡西建设。

积极向基础设施倾斜。安排城建项目和配套费资金7,424万元,改造了各县(市)、区主次干道,投入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筹集1,426万元偿还城市环路及主干道改造工程项目贷款本息,偿还供热、煤气和自来水国债转贷资金,全市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资金5,600万元,继续支持实施破产矿区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改造,改造供热面积18.78万平方米,改造供水管线13.28万延米,16.49万矿区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观。

(三)立足长远支持科学发展

积极投入重点项目。实施大项目拉动战略,拨付前期费用3,960万元,支持了鸡西民用机场、青龙山水库、宝川垃圾厂、污水处理厂和国家大型优质水稻基地建设等大项目。积极争取省财政厅确定扶持大项目7个,增强了我市经济、财政的发展后劲。

积极实施财源建设。累计投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974万元,促进了招商引资大项目载体建设。落实财政扶持及兑现奖励3,992万元,支持了企业发展、开拓国际市场和旅游事业发展。办理国有产权交易1.2亿元,积极促进了国企改革。担保贷款800万元,扶持了同方新鼎洗煤、清河泉米业、农技服务站等地方财源。

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筹集913万元,支持了沈煤盛隆、北钢、北星、佳源等企业环保工艺技改、资源综合利用、煤矿安全和升级改造等项目。筹集2,016万元,重点安排了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筹集755万元,维护生态效益林216万亩,改善了生态环境。投入785万元,煤矿安全技术措施进一步强化。

(四)突出绩效构建公共财政

以绩效为导向深化改革。推进部门综合预算改革,对非税收入对应的项目预算实施了总额控制、项目预算的管理办法,从源头入手节约了财政资金。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取消306个账户,10户试点单位实行了零余额帐户管理,集中支付改革稳步推进。政府采购规模完成1.25亿元,节约率8%。完成预、结算项目投资评审296项,审减率20.2%。完善财政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内部监督、财务总监委派等规章制度,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由于我市各项公共财政改革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省财政厅确定我市为全省“公共财政改革试点市”,这是对我市财政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也给我市今后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2007年,我市预算执行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完成了预算任务,但全市财源过于依赖煤炭产业链,结构还比较单一,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继续加大,同时,县(市)、区收入增幅不均衡,9个县(市)、区中,财政总收入增幅超过20%的有2个,处在10-20%之间的5个,不足10%的有2个,最高和最低相差20个百分点。展望2008年,在收入方面,煤炭行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和车船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个人所得税等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给我们创造了增收的机遇,也带来了减收的压力。在支出方面,全民医保、继续完善津补贴调资政策、兑现工伤残待遇、解决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标准、消化社保并轨等公共财政民生需求,预计增加支出3.5亿元,同时,偿还政府债务、偿还国有企业职工陈欠工资、维护破产矿社会职能运行等因素,还将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支出压力。

二、2008年全市预算草案

根据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财政收支形势分析,2008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共财政试点市为契机,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年”的各项措施,保重点,保大局,保民生,努力构建科学发展、结构优化、绩效导向、富有活力的和谐财政,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鸡西作出新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确定2008年预算编制原则为:一是坚持稳健增收。坚持应收尽收,积极稳妥安排财政收入,全面强化征管和督察措施,大力压缩陈欠税费;二是坚持预算收支平衡。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安排各项支出,全力保障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三是坚持保障重点支出。坚持民生至上,深入实际体察群众需要,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对人民生活和公共利益的保障作用。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我市2008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008年,全市全口径预算收入(含基金收入)安排266,380万元,扣除基金预算收入后,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0.27%。地方预算收入安排127,330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收入6,68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20,650万元,增长10.03%。

全市地方预算支出安排280,470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支出8,78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71,69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4.06%。

市本级全口径预算收入安排191,110万元,扣除基金预算收入后,增长10.25%。地方预算收入安排90,865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收入5,5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85,365万元,增长10%。

市本级地方预算支出安排150,290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支出5,9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44,390万元,增长16.42%。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上述预算收支安排,加减同省的各项结算后,当年预算收支是平衡的。但受财力所限,较多可预见的增支因素仍需依靠全市各级政府在预算超收中消化解决。

三、建设突出民生的和谐财政,确保完成2008年预算任务

(一)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倾向民生

深入推进公共财政试点市建设,坚持支出以民生为本,在保障社会各项事业正常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在财政政策和资金上实行“五个倾斜”。一是向教育倾斜。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补助标准,全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二是向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倾斜。积极扶持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再就业,做好促进再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低保等制度的衔接,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进一步做好解决企业职工债务工作。三是向医疗卫生事业倾斜。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标准,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四是向“三农”倾斜。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支持现代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开发式扶贫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向确保工资兑现和机构运转倾斜。确保党政机关运转需要和职能有效发挥,认真做好津补贴调整发放工作,确保调整后的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

(二)确保收入稳定增长,全面完成预算任务

坚持科学聚财,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完成预算任务。一是深入推进税收监控。加快政府税收监控的反应速度,加强对税收监控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各项基础工作,实行税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水平。突出做好重点税源征管,加强税收依法规范管理,加大欠税清理回收力度,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加强非税和契税收入征管。大力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费源管理,积极实施《投资项目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办法》,推进县(市)、区非税收入收缴方式改革。加强契税税源控管,实行“先税后证”信息化管理,确保契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各项财政补助资金。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支农、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国债资金、世行贷款和各种专项项目资金,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四是千方百计壮大财源。全方位服务于中煤集团大型煤化工、煤机产业等大项目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和非煤产业快速发展。把产业链招商、大项目建设作为县(市)、区财源建设的重中之重,确保县(市)、区财源快速稳步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全力推进各项公共财政改革,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公共财政管理机制。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将部门预算改革在县(市)、区全面推开。规范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强化综合预算,强化非税收入对应支出的项目预算管理,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二是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推行以绩效为导向安排预算的绩效预算管理办法,以绩效目标作为项目预算安排和评价的依据,探索建立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相结合、与投资评审相结合、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三结合”创新模式,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性。三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一步强化产权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在市直单位探索建立资产调剂整合运营机制,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四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按全省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实行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政策。加快应用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扩大网上招标采购规模。推行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完善现代国库管理体系。简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提高支付效率。

各位代表,2008年任务艰巨而又光荣,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以服务民生的责任感为动力,向深挖绩效的发展观要潜力,全面完成预算任务,为推进和谐鸡西建设再做积极的贡献!

 

推荐访问:鸡西市 报告 草案 【财政报告】关于鸡西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