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泰和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时间:2023-05-29 16:36:03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2年工作回顾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泰和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泰和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泰和、魅力泰和、活力泰和的目标,深入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重点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城乡提升、和谐平安”四大工程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财政总收入13.58亿元,同比净增2.4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27亿元,同比净增1.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2.3:54.1:23.6调整为21.3:54.9:23.8,其中二产提高0.8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3%,同比提高0.6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1%,超全市平均比重8.3个百分点。泰和作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支持振兴发展范围,吉泰走廊上升为国家和省级战略,成为苏区振兴的“四化”协调示范区和我省扶持打造的重要增长带。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进县、全省通道绿化提升先进县、全省新型农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县、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应急管理先进县、全省第四届文明城市等称号。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决战园区建设,工业发展提速增效。以强攻工业百日大会战为抓手,加快产业集聚,推动工业整体实力提升。食品、建材、医药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冶金机械、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飞尚林产化工项目年内实现试投产,合力泰微电子公司完成股改工作,新界机电二期、欧亚非等项目顺利投产,被列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六大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7.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总数达6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亿元、工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2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37%,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厂房8.2万平方米。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0%,成为全省18家、全市2家重点省级工业园之一。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拉开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7.65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6平方米,城镇化率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达48.76%。大力实施35个城建重点项目攻坚,泰和大道北延、滨江大道一期、泰和大道南延一期、工农兵大道东延一期、白凤大道“白改黑”二期等路网新建、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文沿路(西段)改造扎实推进。新行政中心大楼顺利封顶,体育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西昌广场、泰和门即将全面竣工,日产5万吨自来水厂一期工程春节前实现试运行,嘉禾公园、澄江便民服务中心、泰和物流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加快圩镇“九个一”工程建设,全年实施86个乡镇规范化建设项目,圩镇面貌继续改善。稳步推进螺溪镇,吉泰走廊、大广高速和泰井高速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以及澄江桂花村、螺溪藻苑村和马市蜀口村等三个精品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沿线“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庐陵风格凸显。111个新农村建设点全面达标成型,331个清洁工程村点全面建成。

(三)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做大农业主导产业。水稻粮食、生猪肉牛、泰和乌鸡等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粮食总产达11.04亿斤,连续四年总产稳定在10亿斤以上,实现“九连丰”;泰和乌鸡、生猪、肉牛饲养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无公害蔬菜、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桑果、楠木和现代烟草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年蔬菜播种24.2万亩、水产养殖7.28万亩、桑果种植3000亩、烟草种植3100亩、高产油茶种植1.1万亩,井冈蜜柚、花卉苗木、楠木分别完成整地7000亩、4000亩和5100亩。全年引进农业项目21个,福建养宝、佳和肉牛及江西正邦等一批企业成功落户,全县省市级龙头企业达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9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马头山、村口垅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占坑、大沙塘等15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螺溪、禾市2.8万亩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全面建成,苑前、万合、苏溪等小农水高标准农田全面开工,马市防洪堤五河治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上圯防洪工程、洞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南车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加强生态建养,全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83万亩、通道绿化里程110.6公里,全面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四)着力培育市场,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进一步完善商贸物流体系,搞活商贸流通,全县新增“宇凤”、“皇脂”等4个省级著名商标。交通物流业加快发展,新增货运物流企业5家,实现交通物流税收6730万元,同比增长84.6%。旅游业发展提速,井冈山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2万人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机场。金融业快速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8.1亿元,增长14.95%,贷款余额44.5亿元,增长6%。努力扩张城乡消费需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亿元,增长18%

(五)坚持项目带动,有效投入持续扩张。加强重大项目的开发立项、资金筹措、土地供应和协调推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6亿元,同比增长34%。争资争项再创历史新高,一批重大项目纳入苏区振兴规划,争取国家、省核准备案重大项目6个,争取国家和省支持项目资金11.93亿元,同比增加8300万元,争取省级预留建设用地指标918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个,签约资金83.5亿元。全县实际利用内资25.76亿元,同比增长25.9%;实际利用外资5930万美元,同比增长10%;现汇进资2429万美元,同比增长63.3%;实现外贸出口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3台机组完成并网发电调试;吉莲高速公路泰和段、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水槎天湖山风能发电场前期工作基本结束,即将开工建设。大力促进全民创业,有效激活民资,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800户、私营企业393户。

(六)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群众生活有效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00元,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2%。全县民生投入资金超16亿元,同比增长31.3%,占财政总支出的78%。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全县新增城镇就业9168人,城镇就业率达96.5%;发放小额就业贷款1.06亿元,创历史新高。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50.3万人次,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量达2.3亿元,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深入推进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数达22.1万人,其中新农保参保率达82%,共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3386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50/.月和170/.月。全年争取上级救灾资金985万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8600多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1180套,改造棚户区住房6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20户。全面推进新一轮中央苏区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71个,完成移民扶贫搬迁168人。全面深化“四个零”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投资1300万元推进全县城乡网格化管理一期工程建设、“天网”二期工程建设和城乡重点交通安全设施改造,切实加强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保持平稳。

(七)推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泰和乌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和产品开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投入资金4109万元,实施各类校建项目56个;实验三小顺利实现秋季开学,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全民健身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获全省第六届县级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二等奖。深入推进医改工作,25所乡镇卫生院和446所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8%,基金使用率达96.7%。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开展良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2.5万份。县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县中医院、县卫生监督所整体搬迁工作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加快发展。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及293家农家书屋全面建成,“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和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扎实推进,“欢乐泰和”、“民嘴讲堂”活动有声有色。人口和计生工作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一升三降”目标全面实现。《泰和县志(1989-2008)》编纂工作圆满完成。国防动员、征兵、人防、统计、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加强,审计监察、外事侨务、邮政通信取得新进展,质监、供销、粮食、气象、档案工作迈出新步伐,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

(八)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91件,办结率达100%。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咨询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干部作风得到切实转变,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不断畅通社情民意诉求通道,认真受理答复群众来信来访2668件,畅通了信访诉求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

各位代表,2012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挑战接连不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排难而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县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驻县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泰和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不高,发展不足、结构不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加快城乡建设,扩大城市人口、繁荣城市经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还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泰和大道南延二期工程、文化科技中心、法院大楼、公安大楼等城区重点项目受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因素制约,没能如期达到年度目标要求;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政务环境还有待改善,政府行政水平、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群众和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的工作任务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央苏区振兴、打造吉泰走廊重要增长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一年。目前,我们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资本和产业加快转移的趋势,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吉泰走廊发展战略的升级,为我们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尤其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激励全县上下顽强拼搏、奋发有为,加快科学发展、进位赶超步伐。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将紧紧抓住吉泰走廊战略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将吉泰走廊建设成“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增长带要求,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集聚力量,突出重点,主动作为,为加快吉泰走廊建设,挺起吉泰走廊脊梁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央苏区振兴和吉泰走廊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按照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番”要求,坚持“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建设,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快、快中求好,为建设“实力泰和、魅力泰和、活力泰和”,实现在吉泰走廊中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上述要求,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财政总收入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引进县外资金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市确定的范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四项指标控制在省、市确定范围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速新型工业化,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瞄准打造“十亿企业、百亿产业”目标,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式发展,加快工业上规模、上能级、上水平。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食品、建材、医药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冶金机械、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食品产业重点加快食品工业园建设,延伸乌鸡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做大生力泰灵芝饮料,加快推进统一食品、一品乌鸡精项目建设;建材产业重点扶持南方水泥新增生产线,推动祥峰木艺、云天板业等项目发展壮大;医药化工产业重点加快化工产业园建设,扶持半边天药业扩大生产规模,督促飞尚林产树脂、松节油等深加工项目达产达标;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加快合力泰四期建设,扶持企业年内上市,推进普拉格科技、壹讯通、彩纳伟业等项目加快建设;冶金机械产业重点督促新界机电年产3万吨水泵铸件项目达产达标,扶持龙展鞋机全自动制鞋机生产线建设,加快锦泰金属、长炜新材料、宏源金属、远鑫资源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扶持欧亚非车业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发展,加快推进天湖山风能发电、腾胜真空、鸿鑫泰真空、海辰科技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

优化园区发展平台。以工业园区扩区调规和低丘缓坡综合利用试点县申报为契机,加快修订完善园区规划,切实加大园区征地拆迁力度,加快化工产业园和食品工业园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园区规划面积拓展到2万亩以上。以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为抓手,加快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扎实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中心大道建设工程,大力督促园区企业搞好内部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以电子科技产业园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推进园区配套商务中心建设,改善园区发展环境。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信用担保中心和县诚信担保服务公司的平台作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稳步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年内新增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推进园区节约集约用地,对园区土地实行滚动管理,切实提高园区土地使用率。实行招工稳工与招商安商并重,健全招工用工机制,有效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按照“大气、雅气、秀气”品位标准,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并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确保全县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区路网建设,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区框架,拓展城区规模。全力以赴打通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年内实现泰和大道南延二期、工农兵大道东延二期、文沿路改造等城区主干道连接工程竣工通车,滨江大道北延二期、白凤东路、盟鸥路等工程开工建设。加快龙江新区整体连片开发步伐,促进龙江新区快速成型,确保新行政中心办公大楼、泰和门、体育中心一期等项目年内全面竣工,嘉禾公园基本成型,法院审判大楼、公安业务用房等项目年内动工建设。全面启动文田、上田、南溪高速出口、泰和大桥等县城进出口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澄江便民服务中心、西昌广场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快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确保日产5万吨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启动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和105国道(文田-上田段)“二改一”、新泰和大桥建设前期工作。配合推进昌吉赣客运专线、衡茶吉铁路、西气东输三线和井冈山机场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全面竣工。

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加大对市容环卫和城市公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抓好城区陈旧破损道路和人行道改造、下水道等设施维修改造、城区道路低洼地段排涝系统改造和流动公厕新建。加大对县城三轮车、摩的等车辆控管,规范县城客运班车、货车、私家车停靠秩序,畅通城区交通。深入开展城区洁净工程,下大力气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开展卫生集中整治,改善城区卫生状况。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全面完成乡村规划,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规划全覆盖。严格落实农民建房“八个禁止”,加大对违法违规建房和用地行为的执法查处,有效遏制“两违”现象。

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以“1个省级示范镇(螺溪)、5个吉泰走廊卫星镇(澄江、沿溪、塘洲、石山、南溪)、4个县级中心镇(马市、禾市、万合、沙村)”为重点,继续深入实施“乡镇规范化两年提升”活动,加快推进圩镇街道升级改造、供水排水、园林绿化、农贸市场、垃圾处理等“九个一”建设,不断提升中心集镇辐射带动能力,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和庐陵特色的中心镇。大力实施“人口倍增计划”,放宽进城人员落户条件,在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上实行进城农民和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稳步推进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不断增强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

(三)壮大现代农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迈出更大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泰和乌鸡、生猪、肉牛三大传统产业,建设井冈蜜柚、有机蔬菜、高产油茶、花卉苗木、楠木、烟草和桑果等七大万亩基地,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1亿斤以上,蔬菜、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楠木、桑果、烟草种植面积比上年有较大增长。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启动泰和乌鸡养殖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重点推进荒山荒地、稀疏残次林地和撂荒土地的依法流转,年内流转土地2万亩以上。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和推进力度,重点抓好一品乌鸡精、正邦企业等项目的引进和帮扶工作,年内引进亿元以上农业项目5个以上,着力推进佳和肉牛养殖科技示范园和养宝生猪养殖科技示范园建设。继续扶持和泰实业、正嘉谷物、飞尚林产等2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在全县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龙头企业集团,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按照“五美四和谐”和“八不八多”总要求,突出“镇村联动、沿线连片、整村推进”思路,在强力推进115个新农村建设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条精品线、两条延伸带、两个庐陵风格圩镇、两个美丽乡村精品点”建设,即抓好马市苏溪美丽乡村示范线建设,推进大广高速延伸至万安、吉泰走廊延伸至塘洲圩镇等两条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建设,着力打造马市镇、苏溪镇等2个庐陵风格圩镇,抓好澄江桂花村、螺溪藻苑村等2个美丽乡村精品点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不断改变农村面貌。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卡口、大沙塘等15座小(二)型水库和洞口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3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并安全渡汛;实施苑前、万合、苏溪、螺溪2.7万亩农业开发、小农水、种粮大户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编制和实施,建设马市、螺溪2个集中供水工程和3个农村学校管网延供水工程。加快实施南车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上圯防洪工程和马市堤防洪工程。抓好农林水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防火、防汛、防疫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迈出更大步伐。坚持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龙头企业,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充、水平提高。

做旺商贸流通业。加快推进澄江农贸市场、文田农贸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农机市场等建设,年内开工建设广东商贸城。大力推进泰和物流园后续设施建设及对外招商工作,加快开展沿溪货运码头建设前期工作。充分利用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货运物流业,确保全年交通运输业税收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做大旅游产业。启动赣江休闲旅游带配套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开发石虎塘赣江景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完善提升蜀口洲3A级旅游景区建设;加大旅游营销,举办好第三届乡村生态旅游文化节;推动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加速融入“大井冈”旅游圈。

做活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类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小额信贷,扶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发展。促进印刷出版、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卫生保健、社会化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建设,提升城乡服务业水平。

(五)深化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全县加速发展、进位赶超提供动力活力。

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建立有利于项目推进和攻坚克难的机制,完善重点项目领导挂点、督查调度制度,健全发展环境监测机制、效能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和效能问责机制。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务卡管理新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准备。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林业专业生产合作社改革试点,加快现代集体林权建设。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力度,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冶金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方位推进开放。在巩固广东、江浙等地招商成效的同时,主攻台湾、港澳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出质量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税收贡献大的项目,确保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10个以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产业招商,实现招商全领域、全覆盖。

大力促进全民创业。落实好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放低创业门槛,拓宽创业渠道,逐步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准入障碍,有效盘活民间资本。积极吸引在外务工人员、经商人员、企业家回乡创业,年内新增中小微企业10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400户以上,返乡创业企业50家以上。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迈出更大步伐。坚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化解各类矛盾,提升群众幸福感。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不断扩大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深入推进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提高参保率。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规划建设一所高标准社会福利中心,完成水槎、苑前、上模敬老院的新建以及塘洲、冠朝、南溪敬老院的改扩建工作,启动小龙、上圯、桥头等乡镇敬老院建设,引进社会资金启动城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880套、改造农村危房600户。切实推进省市帮扶“四个一”扶贫工程,抓好中央、深山灾害区、库区扶贫和整村推进扶贫村建设,不断减少贫困人口。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强化“四术”到位率,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力度,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围绕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科技入园,着力抓好省级科技园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及教师周转房建设,启动5所乡镇中心示范性幼儿园和19所村级幼儿园建设。大力解决教师缺编问题,推行以高效课堂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启动县体育中心二期和泰和三中搬迁前期工作,年内完成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文化科技中心建设,重点做好马家洲集中营修复和浙大西迁旧址、中正大学旧址、龙头山塔维修工作,争取白口城遗址城墙保护立项,《鹊巢宫》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切实做好新农合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惠民工作,重点推进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县急救中心、县卫生监督所整体搬迁,启动龙江新区县人民医院二部建设前期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天网”三期、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试点和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深入推进“和谐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信访维稳,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突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安全、校车安全、消防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预防和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和谐安定。

(七)建设生态文明,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效结合,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共赢之路。

加强生态建养。大力开展“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重点抓好森林城市创建、森林乡村创建、通道绿化提升、城市绿道、生态富民产业工程和森林资源保护等六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确定的16处地段的绿化提升工程,实施高速公路、国省道、井冈山机场两侧的造绿补绿添绿,完善提升农村庭院、道路和村旁绿化,年内完成造林任务万亩。切实保护野生动物,在猎捕、交易、餐饮等环节加强整治和管理,维护生态平衡。

强化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监测力度,重点控制二氧化硫、粉尘、餐饮业油烟污染,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努力推进城乡水体治理,加大赣江、水库养殖的监管力度,全面取缔一类水源保护区采砂、货运装卸项目,确保赣江泰和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及垃圾压缩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关停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项目,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严把环评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坚持亲民为民,密切服务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恪守为民服务职责,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履职。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完善社会公示和听政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到听政于民。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做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坚持勤政高效,努力转变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实行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领导带头挂帅主抓、挂点帮扶,重大决策、重要工作坚持领导一线督查抓落实,现场协调解难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审批程序,实现县、乡两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互通互联,努力打造节奏更快、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政务环境。

坚持从严治政,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政府公务人员廉洁自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特别是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法案件。厉行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泰和正处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人民群众的期盼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奋发进取,为建设“三个泰和”,实现在吉泰走廊中率先崛起,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泰和县 政府工作报告 泰和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