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汶川地震感悟7篇

时间:2022-08-08 09: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汶川地震感悟7篇

汶川地震感悟篇1

  时间过得真快,每年的5月12号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汶川,转眼间又到了这个特别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超强地震!整个县城夷为废墟,整个中国都给震动了!

  我记得当时才20多岁正在上海打工的第三年,当时还是个懵懂的小伙子,转眼间14年过去了,已经变成了大叔,时间抹去了大地的伤痛,却抹不掉人们心里的疼,当时大半个中国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也包括上海!

  当年的惨状直到今天还历历在目,想起了当时温家宝总理满含热泪说的那句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也许只有经历了大灾大乱的人才能深刻地诠释什么叫温暖,一时间全中国都动员起来,捐款捐物,做志愿者…… 所有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奔赴汶川!那时候大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今生今世永不忘怀!致敬汶川人民,致敬中国军人!致敬所有帮助过汶川建设的人民!

  你们是最棒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如今盛世如你所愿!

  14年过去了,今日的汶川已是车水马龙,一片生机向荣的画面,我想这也是你们想见到的吧,愿逝者安息生者自强!

汶川地震感悟篇2

  一转眼,汶川地震过去已经有14年了,14年的风风雨雨,14年的艰难险阻,14年的尘世浮沉,换做是别的事物,或许我早已忘记。

  但时至今日,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发生的场景依旧像一幕幕清晰的画面映照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正上初三,中考的压力迫使我们一个个都如绷紧的弓弦停不下来,一心一意用在功课上,大家都以为那一天会和平时一样背书、上课、看书、做题度过。

  但天倾地覆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大家的认知,教室里摇摇晃晃的吊灯与颤颤巍巍的桌椅都显示了地震的到来,但因为那时候惊慌失措的我们对于地震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最后还是因为我们的英语老师的提醒方才急忙忙疏散逃生。

  这还只是远离震源中心的我们的直接感受,通过后期在电视、网络、手机上的新闻报道了解到了震源中心汶川的实地场景,遍地的瓦砾,倾斜的楼体,崩塌的建筑物残留,那一张张触目心惊的图片横贯脑海。

  伴随着主持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灾区现场的场景是多么的惨绝人寰,罹难者的遗体被尽数掩埋,能辨认遇难者身份的家属自然悲痛莫名,那些生死不明行踪未定的遇难者家属更是呼天抢地痛不欲生,那段时间,全国都被死亡的白色覆盖。

  那天之前,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地震,那天之后,全国人都知道了地震是什么。

  救灾活动刻不容缓,国家机器这个庞然大物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预案,在第一时间、第一时刻、第一人的姿态出现在救灾现场。

  灾难发生后,国家立即组织搜救队,驻地武警、消防、公安等公职人员全部动员参加灾后救援,民众也自发组织捐款捐物,更有甚者直接前往救援现场自发救援。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五个农名工兄弟在收到消息后,星夜赶往灾区参加救援活动,他们或许没有太高的学识,但这种捐躯赴国难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精神是所有人的典范,他们只是救灾人员的一个缩影。

  救援的队伍也绝对不止这么一个,还有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参与了这次救援活动,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只是默默地为救灾活动出资出力,他们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对国民的关心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国难当头,我们没有被天灾击垮,反而更加迸发了国人自信心与凝聚力,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救灾需要的物资设备很多,单靠国家临时抽调根本满足不了广大灾区民众的需求,为了尽早救出被困群众,尽快安抚灾区人民饱受伤害的内心,国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捐资捐物。

  国人们纷纷慷慨解囊,面对天灾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为灾区民众带去了生存下去的必需物资。

  据统计,面对灾后重建工作,中央财政总计安排了超过3000亿元的灾后重建基金,倾全国之力从各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一场动员范围最广、投入物资之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灾后重建工作在灾区迅速展开。

  根据2008年6月18日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文件要求,全国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区3年。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重建方案确定后一星期内,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建队伍全数到齐,设计、规划以及施工队陆续到达,这些援建队伍里有来自建设北京奥运会体育馆的主力,上海世博园修建的精英,还有唐山大地震后参与重建的优质企业。

  逝者已矣,物是人非之后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依然存在,大家只是将它深深藏于心底。汶川地震震倒的是建筑物,震不倒的却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在灾后短短的两三年里,援建队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重建家园的任务。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灾区人民充分利用援建活动带来的工作机会,依靠勤劳肯干、踏实努力的工作态度不仅恢复了震前的经济生产水平,在随后的几年里还将当地的GDP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14年生死两茫茫,汶川地震已然过去了14年。

  14年前,我是一名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14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然迈上了工作岗位。有过那种从死神魔爪逃生的经历的大家想必更加明白,生命不能虚度,经历过汶川地震的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

  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好好活,更要将已故亲属的那份精彩活出来,以此祭奠那些在灾难中丧生的罹难者。

汶川地震感悟篇3

  一转眼,汶川地震过去已经有X年了,X年的风风雨雨,X年的艰难险阻,X年的尘世浮沉,换做是别的事物,或许我早已忘记。

  但时至今日,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发生的场景依旧像一幕幕清晰的画面映照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正上初三,中考的压力迫使我们一个个都如绷紧的弓弦停不下来,一心一意用在功课上,大家都以为那一天会和平时一样背书、上课、看书、做题度过。

  但天倾地覆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大家的认知,教室里摇摇晃晃的吊灯与颤颤巍巍的桌椅都显示了地震的到来,但因为那时候惊慌失措的我们对于地震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最后还是因为我们的英语老师的提醒方才急忙忙疏散逃生。

  这还只是远离震源中心的我们的直接感受,通过后期在电视、网络、手机上的新闻报道了解到了震源中心汶川的实地场景,遍地的瓦砾,倾斜的楼体,崩塌的建筑物残留,那一张张触目心惊的图片横贯脑海。

  伴随着主持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灾区现场的场景是多么的惨绝人寰,罹难者的遗体被尽数掩埋,能辨认遇难者身份的家属自然悲痛莫名,那些生死不明行踪未定的遇难者家属更是呼天抢地痛不欲生,那段时间,全国都被死亡的白色覆盖。

  那天之前,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地震,那天之后,全国人都知道了地震是什么。

  救灾活动刻不容缓,国家机器这个庞然大物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预案,在第一时间、第一时刻、第一人的姿态出现在救灾现场。

  灾难发生后,国家立即组织搜救队,驻地武警、消防、公安等公职人员全部动员参加灾后救援,民众也自发组织捐款捐物,更有甚者直接前往救援现场自发救援。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五个农名工兄弟在收到消息后,星夜赶往灾区参加救援活动,他们或许没有太高的学识,但这种捐躯赴国难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精神是所有人的典范,他们只是救灾人员的一个缩影。

  救援的队伍也绝对不止这么一个,还有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参与了这次救援活动,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只是默默地为救灾活动出资出力,他们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对国民的关心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国难当头,我们没有被天灾击垮,反而更加迸发了国人自信心与凝聚力,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救灾需要的物资设备很多,单靠国家临时抽调根本满足不了广大灾区民众的需求,为了尽早救出被困群众,尽快安抚灾区人民饱受伤害的内心,国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捐资捐物。

  国人们纷纷慷慨解囊,面对天灾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为灾区民众带去了生存下去的必需物资。

  据统计,面对灾后重建工作,中央财政总计安排了超过3000亿元的灾后重建基金,倾全国之力从各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一场动员范围最广、投入物资之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灾后重建工作在灾区迅速展开。

  根据2008年6月18日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文件要求,全国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区3年。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重建方案确定后一星期内,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建队伍全数到齐,设计、规划以及施工队陆续到达,这些援建队伍里有来自建设北京奥运会体育馆的主力,上海世博园修建的精英,还有唐山大地震后参与重建的优质企业。

  逝者已矣,物是人非之后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依然存在,大家只是将它深深藏于心底。汶川地震震倒的是建筑物,震不倒的却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在灾后短短的两三年里,援建队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重建家园的任务。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灾区人民充分利用援建活动带来的工作机会,依靠勤劳肯干、踏实努力的工作态度不仅恢复了震前的经济生产水平,在随后的几年里还将当地的GDP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X年生死两茫茫,汶川地震已然过去了X年。

  X年前,我是一名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X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然迈上了工作岗位。有过那种从死神魔爪逃生的经历的大家想必更加明白,生命不能虚度,经历过汶川地震的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

  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好好活,更要将已故亲属的那份精彩活出来,以此祭奠那些在灾难中丧生的罹难者。

汶川地震感悟篇4

  灾区的人们,我们也许并不确切的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曾经的生活状态,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在某个时空上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生活的热望与梦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许多生命尚未充分展开便直接面向死亡,让许多也许普通至极的生活理想从此归于死寂,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物伤其类,何况生命如此成批成批的倒下,在废墟中被掩埋,在黑夜和暴雨里挣扎。灾区同胞的痛苦,需要被听见,需要生者用尽一切力量去拯救正在受苦受难的灾区同胞。

  有许多人在灾区奋力营救,或者正在奔赴救灾一线的路上,而有更多人也许无法去往灾区,冲向废墟,用脚感知大地的创痛,用手扒开掩盖在身体上的砖石尘土。但我们有心,灾区同胞的生死下落、性命攸关,会触动每个人心灵中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心灵,可以超越一切时空阻隔,宛如在场,感同身受。

  我们的眼里充满泪水,我们的心灵充盈悲痛,让我们携起手,让温度相互传递,以的悲悯为灾区同胞祈福。我们并不只有心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我们可以伸出手臂,献出红色的血液;我们可以解开包囊,捐出灾区急需的物资。忙碌者请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行走者请暂时停下赶路的脚步,为灾区同胞默悼、致哀。我们还可以点燃蜡烛,奉上鲜花,去照亮层层废墟下、阖上双眼的另一个国度的夜。

  灾区不是一座孤岛,灾区同胞不是自然宿命的牺牲者,让我们做一切能力所及的事情去护佑和温暖,让我们以的悲悯为灾区同胞祈福。

  我们信息共享,我们相互温暖,我们无所畏惧。

汶川地震感悟篇5

  我出生在2008年5月13日,还记得在我五岁生日那天妈妈对我说:“飞飞,你知道吗?在你出生的前一天,我国的四川省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很多人因此而失去了生命,所以你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那时我还小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如今已过去了十四年,直到上个星期我看了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那是一场八级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塌,高楼大厦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还来不及反应什么就已经被瓦砾埋了,救援人员在废墟里发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死去,但她跪在地上用身体护在她孩子上面,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孩子,孩子被救出时,人们发现这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怀里有一个手机。手机里写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如果你还活着,你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纪录片里还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可是看到这里,我却泪如雨下。大灾大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这一刻,我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是啊,妈妈说得对,难道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吗?看完纪录片,我擦干脸上的泪水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给了我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汶川地震感悟篇6

  5月12日是全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同时这个日子也承载着中国人民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刹那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数万名同胞在此不幸遇难。如今,14年过去了,震区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曾经那段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程,却让人永远铭记。那以人为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也一直延续至今,鼓舞着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中不断前进。

  这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历史,我们党从深重苦难中诞生,在风险挑战中成长壮大,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离不开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犹记得,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科学决策,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第一时间启动灾后重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汶川奇迹”。也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受灾群众从绝望中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走向新生,迈向发展振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初心不改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自觉做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这力量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人心齐,泰山移”。打赢四川汶川“5·12”地震抗震救灾这场硬仗,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亦或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心系灾情。那时,无数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逆行”奔赴灾区开展抢救;那时,19个省市“一对一”援建重灾县,30多万援建大军、近百万志愿者自发参与灾区重建,他们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所畏惧、无私奉献,形成了强大合力,这场抗震救灾遭遇战才取得了全面胜利。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伟大团结精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凝聚起同心同向的磅礴力量。

  这力量是灾区人民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顽强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汶川地震是对中华民族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也是对汶川人民坚强决心和顽强毅力的一次考验。如今,14年过去了,现在的汶川,只见绵延的山峦重新披上了绿装,小镇上新村拔地而起,街边群众笑容幸福温暖、学校里读书声清朗响亮......浴火重生的汶川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汶川的崛起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数亿中国人民的守望相助,更离不开灾区人民那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砥砺向前的无畏精神。灾难是可怕的、痛苦的,但亦能使我们愈挫愈勇、愈战愈强。党员干部要汲取汶川地震中灾区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挑战中勇挑重担、敢于攻坚,以钉钉子精神,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汶川地震感悟篇7

  今天是5月12日,提起这个日子,我们不免会想到08年那场汶川大地震。也就是因为这场地震,次年起,今天被称为“减灾防灾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8.0级大地震在汶川发生了,震中是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导致近7万人遇难,1.8万人失踪。一刹那间许多家庭破碎,芸芸众生定格在那一瞬间。这次地震造成了8千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它被誉为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性最大的一场地震。

  时光荏苒,14年过去了。目前,新的汶川早已在伤痛中苏醒,它奋勇前行,重新生长。

  今天是汶川地震14周年,让我们共同缅怀逝者,祝福“新生”,铭记那些让我们再次奋起前行的力量。再次感受那些灾难中留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不论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会传递出无比坚强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抵御寒冷,治愈伤痛,给予希望,使我们重见阳光!

推荐访问:汶川 地震 感悟 汶川地震的感悟 汶川地震人生感悟 汶川地震心得体会 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 读汶川地震感悟心得 汶川大地震感悟的感想 关于汶川地震的感受 汶川大地震的感想 关于汶川地震的感想 对汶川地震的感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