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阿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发言稿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26 17:5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精选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6篇

第一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

两节中特课,使我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老师讲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是如何由一种思想到成为一种运动再到最后成为一种制度的。以及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在不同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探索。

概括来讲就是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要指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党领导的运动,它严格的限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方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则更像一个大熔炉、万花筒,当中既包括共产党、工人党的运动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左翼政党如: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等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组织的运动、理论。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由圣西门的学生在1831年的《环球杂志》中提出,根据词源学来看,“社会主义”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同伙的、同伴的”,倾向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最早见之于莫尔的《乌托邦》,该著作成书于1516年,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著作。该书虚构了一位航海家在乌托邦的见闻:在那里小国寡民,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从马克思唯物论的角度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所以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的产生,也有其现实条件,随着早起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资本家大发横财。而工人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却每况日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了严酷的剥削。这就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他们终日忙碌,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并且也没什么政治权利。为了改善生活状况,获取更多的权利来保障自己的利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早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阐述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所得到的有益经验,以及他们的伟大探索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巴黎公社算是最早的社会主义实践,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的实践,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展示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巴黎公社的失败主要还是由于人们的经验不足以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用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无产阶级、指导社会主义运动便十分必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到无产阶级工人的运动中去,在他们实践的基础上,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吸收之后,于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其诞生犹如夜空中的一课启明星,指引着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之后这一思想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传入日本,再经由日本传入了中国,并未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所接收。该思想对五四运动以及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于1917年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俄反动统治。在内忧外患中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马克思当时所设想的是,社会主义只能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得到实现,而像俄国这样相对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所以,俄国当时除了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还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根据本国情况,并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成功开辟了通往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七一度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社会主义大国。但由于在其后期,党内高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并且制度僵化,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使得苏联最终付出了解体这一惨重代价。苏联解体的这一教训,值得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反思。

与苏联解体同时发生的另一件重要事件是东欧剧变。欧剧变 ,又称 苏东剧变、西方社会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内因上:在经济方面,东欧袭用苏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在政治方面,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因为缺乏监督和选举,贪污腐败、践踏法律和人权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外因上:苏联在戈尔巴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同时戈尔巴乔夫采取“辛纳屈主义”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可以说,东欧剧变是东欧各国在冷战期间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一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和民主化。

苏联解体跟东欧剧变,极大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世界上现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为——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尽管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中,并且这种低潮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动荡时期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力量,近期以来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历史总是辩证的前进的,特别是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的总结,通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理论探讨,会使人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也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

以上便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所作的简要论述。下文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展开具体论述。

社会主义运动不仅仅只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应对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时,也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在对于本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多种社会主义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现今北欧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瑞士、丹麦挪威等国家,它们实行的各种政治、经济、福利制度,已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十分接近。

以色列的基布兹是一个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团体。基布兹是希伯来语“团体”的意思。以色列政府规定:基布兹是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是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没有私人财产。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基布兹的种种措施都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所应该采取的措施相一致。

时代变,“基布兹”也在变。“基布兹”从事的农业生产利润越来越少,于是转而发展工业,这是早期“基布兹”运动无法想象的事情。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未来的经济不能仅靠苹果园、养鸡场、养牛场和粮食作物等,还要发展工业。现在“基布兹”工厂什么都生产,产品从时装、食品、家具到电子设备、农机以及计算机等,种类繁多。这一变化在“基布兹”内部曾引起一场大争论。但经济的压力迫使许多“基布兹”不得不把越来越多的社员安排到工业建设上。一些人担心,为适应环境变化所作的这些调整,将使“基布兹”危险地背离最初的原则。但其他人则认为这种妥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基布兹”生存的关键所在。经济变革是“基布兹”面临的一个问题,但“基布兹”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基布兹”人口的减少,即青年一代的认同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外界交往的频繁,在富庶和繁荣中长大的“基布兹”年轻一代,受社会享乐思想影响,希望自己有小汽车,有更多的钱到国外旅游,对“基布兹”狭小的天地感到不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兴趣和渴望,有部分年轻人在服兵役或到高等学府深造后,不回到土生土长的“基布兹”,而是到大城市去工作,这一现象无疑将影响到“基布兹”的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势必要落在八零、九零后身上。如何使这一群体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好处,心甘情愿的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我们国家将要面临的又一问题。除了通过开设诸如马克思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向同学们传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建设道路外,更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使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带来的切实好处。

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条道路必将是曲折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为之奋斗,梦想终有一日会实现。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 或华夏文明 ,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扩展与提升,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五千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个是多少国家都羡慕不来的东西。美国如此强大,也才200年历史,他们没有所谓的传统文化。

中国这么久的文化历史,作为国人,我觉得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中华文化不但对韩国和日本,还对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加强道德文明建设,争做文明中国人

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是依法治国,而中国强调的是以德治国。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中国庞大的社会体系已经几千年的历史决定了很多东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打个比方,众所周知,很对国家对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很是不满,比如随地乱扔垃圾或者随地吐痰这个问题,这是所有中国人民需要反思的地方。许多国家从很久之前就对随手扔垃圾这个习惯管得特别严,比如德国,他们公共场所从来不会出现垃圾果壳,也不会有居民会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之所以会有这个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法律规定。只要有人随手乱扔垃圾,都是会罚款或者拘留的,只要你随地吐痰,影响更大,你家里的小孩都是会被学校开除的,久而久之,他们便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了。而中国呢,这些都是隶属于道德管辖的范围,我们相信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从来不会用法律条例来约束这些行为道德,然而也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肆无忌惮,养成了种种“社会病”。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因此,为彻底根除这种病灶,必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整治道德问题,重在道德建设。整治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法律与道德并重,既要严惩突破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良知的违法行径,实行“零容忍”;
更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德水平。事实证明,经济发展越是关键时期,社会转型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道德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道德的自觉,源自人的修炼。道德建设,贵在养成。只要每位将道德的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道德修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向上向善,循序渐进,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群众广泛参与。道德既表现为社会公德,又体现为公民个人道德。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需要全民共建共享。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动员、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共同打造道德高地。

中国人自古视道德为人生第一要务,认为具备了起码的道德修养,才无愧于“人”之称号。而一个时代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处于经济发展、快速融入全球的转型时代,道德更应自觉地成为社会的良心,成为时代的守护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道德文化、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淡漠、拜金主义、以权谋私、见利忘义等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案例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因此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
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
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为官者,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
为人师表者,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
经商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只要全社会都懂讲公德了,只要人人都学会修身自律,躬行实践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才能真正实现。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遵循道德建设规律。道德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建设的工程,也是一个能够使我们永久受益的工程。道德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持之以恒,持久为功,方能收到实效,方能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同时,历史又告诫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单打一"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是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建设,是一项洗涤、净化和塑造灵魂的基础性工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这既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也使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课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标准的特征愈来愈明显,热切期盼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渴望更加优质、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目前,我国东、中、西地区文化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文化待遇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上是不平等的,东部要好于中部,中部要好于西部;
在我国城乡之间,在享受文化权益上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在城市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接受文化教育、享受文化待遇上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农民工有的连基本的文化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些问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那些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制定规划,给予政策倾斜,尽快弥补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
对农村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在城市要针对不同普通人群,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让文化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

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是很多国家都羡慕不来的,然而我们身为中国人,却任由着这种我们本应引以为傲的资本逐渐没落。越来越多的人崇洋媚外,反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去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他们觉得中国文化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里面有学不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中国人却不屑去学,甚至会通过网络诋毁这些文化。我们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少,甚至学过的也已经在遗忘,因为我们过度依赖于现代科技,我们整天都在打字,而忽略了写字。我们闲暇时间读书越来越少,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使用电子产品忙于各种消遣。我们崇尚国际流行品牌服饰,却没有发现这些服装的很多元素都是引用的中国古代服饰特点,也没有发现中国的唐装汉服穿在身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走国际路线,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玻璃大楼,从来无力欣赏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各种建筑是多么壮丽辉煌……我们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很多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毕竟这是我们的资本。

道德文明的建设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我们必须要从自身抓起。中国人口基数大已经决定了道德文明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人不是没有讲道德的,外国人也不竟全是懂得道德文明的。很多公共场合,可以发现很多中国的小学生是很懂得道德文明规范的,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带动身边的家人,所以中国道德教育的基础方式是对的,懂得从娃娃抓起。以前教育的失败以及法律的不健全,导致了很多道德的败坏,但是你要相信,中国道德文明的建设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的。

近些年,可见中国发展之迅速,迅速的都有些畸形了,根本就没有遵从科学发展观,更不要说是以人为本了,所有的发展好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GDP。植被的砍伐、污气的排放、无数高楼的建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空气质量的下降,近些年不断出现的地震洪灾,很多地方出现的工厂爆炸都是对不适当发展提出的反抗。所以,发展必须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通过努力,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

  

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2 ]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3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

  

  

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4 ]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5 ]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 6 ]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534.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81.

  [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91.

  [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52.

  [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44.

  [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74

  论文在线:

  

:s://

  

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

中国特色

内容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

2、市场经济;

3、共同富裕;

4、中华文化;

5、民主政治。

第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
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第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第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六大认真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号召全党要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了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中,加深理解十六大的基本精神,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总结和新的理论结晶;
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新成果;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具有内在统一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

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

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角度深化了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六、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第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
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任务。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扎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新型民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人民政治要求的根本特征。经走过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苦探索。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实践来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的方面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的任务政策,民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成的民主管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特别是某些利益群体的政治需求越来越突出,这就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保持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因此,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十六大报告重申“有法可依,有发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注意法制原则,强调“适应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号召我们扎实工作,“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提出“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证,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的具体要求。然而,我们也不许清醒的看到,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我们仍然面临着司法腐败,犯罪猖獗等严重问题,我们离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要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司法民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权力监督等方面扎实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证。

第三、深化各项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攻坚阶段,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巨大进展而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向深度推进。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只有理顺了党的领导方式,才能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高度而有效,才能规范党的作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党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断增强执政的基础。其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再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法高效为基本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推行电子政务为现代化手段。

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中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报告,明确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方针和政策,并将此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有机组成部分。报告系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理论特点编辑

时代性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不同社思想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解放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思想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实体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民族性

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它都要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化民成俗”的东西,成为人们生下来就濡染其间的一种精神家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

科学性

习近平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民主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继承优良的民主传统和作风,增强民主意识,同封建主义、文化专制主义残余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贯彻“三不主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东西,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体系,是这一文化民主性的重要表现。

群众性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创造性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深化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分配制度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这些方面邓小平同志多有论述。早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中,他就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关系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方向和成败的根本问题。1985年,他针对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及时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这是因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而“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这样,也就很难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就是说,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并非无关紧要的事情,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项事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无足轻重的。1986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窍、贿赂横行的世界。”

经济建设无疑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但中心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心和非中心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没有非中心,也就无所谓中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经济是否变质的问题。由此可见,经济上单纯量的增长,并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本身还有质的方面的标准,这就是保证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避免“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所以,邓小平指出:“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全体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和法制建设,也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法制建设要求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而“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重视文化建设,意味着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之高低,首先体现于人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把人民团结起来,夺取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说,根据历史经验,“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所以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总而言之,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就是建立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十五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文化建设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也指出,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由于这些影响,加之外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渗透和旧社会封建主义等剥削阶级思想遗毒,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等等。中纪委向十五大的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制、法制和政策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消极腐败现象容易乘机滋长。”

第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有两个,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要坚持用这个共同理想来动员和团结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要把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当我们运用现实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完成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的任务时,就会使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逐步地从一种可能转变成现实。

为此,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2)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

(3)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实现现代化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更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关系到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引导人们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一定要消除愚昧,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第五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

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朱鸿亮;唐华

作者机构: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00;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来源: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ISSN:1008-3154

年:2003

卷:000

期:002

页码:96-97

页数:2

中图分类:D033.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十六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近二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表述改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变引人注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中"不断探索"这一特征慎重而恰当的表述,而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和道路已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继往开来、全面推进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最新表述无疑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历程的高屋建瓴的全新概括.

第六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论文



姓名:张雅
学号:15203036
专业:预防兽医
导师:张改平
时间:
2015年1月4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中国
政治与经济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有利于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化解消极腐败存量,遏制消极腐败增量。政府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实际上是把“互联网+”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了一起,这就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反腐倡廉;经济新政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直上演着有声有色似话剧般的故事,它指引着人们向着崇高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奋然前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但他们奔向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还是一直鼓舞着他们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我们感动的人生。在列宁的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最终成为了现实,列宁领导我们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形态、模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古老的认识观。在许多人眼中,它被赞为“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上,承认自己是“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并承认我们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的说法。从过渡到社会主义开始直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程,就是不断的通过去进行革命割裂,进而吸取积极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长期处于顽固僵化的思想状态,改革的成效其实并不大,经济上的困难最终引发了政治上的危机甚至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失去了它最初应有的活力。从建国开始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中国已经跃居全球经济中重量级大国,其中取得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时又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由此之后我国的经济就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我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意义举足轻重。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成功的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觉醒,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年内乱虽然给我们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它却引起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全面反思,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组织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这样,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养料,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探索实践的历史经验。反思苏联经济体的崩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忽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跃居到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如日中天。历史证明了我们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普适价值,又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离不开对当代世界文明的吸

收和借鉴,但这不是简单的移植过来,而是一种超越、一种创新、一种开拓!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征程昭示我们: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历史同时也告诉我们,符合历史发展的新生事物向来都是不可战胜的,它总要代替旧的事物,前进的新道路势不可挡。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党的十八大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是共产党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经得住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坚守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二、中国政治发展现状与反腐败
上层建筑的核心基础是政治意识形态。当前中国政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而这些威胁最终的指向就是对现在的政治制度的批判。本质上反映的其实是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道路使民众的认同度严重下降。在涉及中华民族兴衰这一政治问题上,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任何固步自封,浅尝辄止,以退为进等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战略都是没有出路的。唯有拿出追本溯源、勇往直前的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闯出一条光明的政治之路,也最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网络舆论正在影响中国。有时候,甚至一个很小的事件积蓄的能量使得现实政治进行被迫的实质性变迁[1]。最近,大家茶余饭后都在津津乐道的一件事,莫过于又有哪位高官落马。“组织和引导公众参与反腐,在一定程度可以弥补专业反腐力量的不足[2]。一直以来让统治阶级头痛的问题无非是腐败问题。“绝对的领导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统治高层之所以将权力下放,目的是更好地管理国家,而权力获得者却往往误解了这层意思,他们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比如说唐、汉、清,总共也不过两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些朝代的衰落中,统治腐败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能够造就人,环境同时也能改变人,当我们置身于官场中腐败的大环境下,我们就很难保持崇高的理想,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倘若要想成为那样的人,是需要很大的定力与勇气的。相对于缓慢的改良过程,革命的过程回令人感到痛苦,它带来的创伤大都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愈合。然而我们也知道,越大的牺牲与冒险也有可能获得越大的收益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如此,她用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中国进行了比较彻底地与封建主义的割裂,进而建立起了具有理论先进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讲,我们是具有制度优越性的,我们应该因此感到幸运,与其他国度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既体现在我们所坚持的道路上,又体现在我们所坚持的理论体系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状与新经济政策
经过几代中国人民的艰难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曾经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害的我们,深深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于是我们决不会再走像西方侵略者那样霸权扩张的老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发展,也不是你赢我输的发展,对世界也决不是挑战和威胁,而是你帮我我帮你的发展。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将越来越自信,越干越有劲。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更在于实干。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3]。即将过去的2015年,世界经济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复苏势头很弱,明显不如以前。前不久,克强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还苦苦叮咛我们要在经济上下足功夫,不要

推荐访问: